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无数的皇帝兢兢业业为百姓们操劳。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历史上勤奋刻苦的皇帝,有哪几位呢? 崇祯皇帝 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也是一位十分勤奋的皇帝了。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大明王朝的江山已经是千疮百孔。他下定决心励精图治,挽救大明王朝,先是肃清阉党,后又在农民起义军以及后金之间苦苦周旋。崇祯帝继位的十七年,真的是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天天为国事操劳。 尽管崇祯皇帝费劲千辛万苦,仍旧是没能够挽救大明王朝,还落了个遗臭万年的名声。这只能说明大明王朝气数已尽,真的是可惜啊! 朱元璋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出身于贫苦家庭,所以非常珍惜用生命打下的江山。他建立明朝以后,十分忧心大臣们会欺上瞒下,因此事事必亲为。朱元璋会亲自批阅大臣们的每一份奏折,甚至是没有时间吃饭。据《明实录》中的记载,朱元璋每天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起来批阅奏折。而且晚上也睡得不好,经常在睡梦中还思考国家大事。 可笑的是,朱元璋忙的连生孩子的时间也没有。幸运的是,朱元璋在位时间长,否则是不是就没有人继承大明王朝了呢?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十四岁剿除鳌拜,二十多岁平定三藩,四十岁时剿灭噶尔丹,后又收复台湾,击退沙俄。康熙皇帝的一生可谓是功勋卓绝,这与康熙皇帝的勤奋是脱不开关系的。康熙继位时,满清正是内忧外患之际,内有鳌拜等权臣把持朝政以及三藩势力嚣张跋扈,外有蒙古等部落虎视眈眈。康熙皇帝在孝庄太后的支持之下把控了朝政,把清王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皇帝一生勤奋好学,对于天文、农学、工程技术、自然、地理、医学等方面的知识皆有涉猎。康熙精通多种民族的语言,他的博学多才令许多人是自叹不如。 雍正皇帝 雍正帝是历史上公认的“勤奋皇帝”,也是一位好皇帝。虽然雍正皇帝治国才能远不及康熙皇帝,但是他一生勤勤恳恳,一心造福百姓。雍正皇帝继承皇位时,清王朝的国库只剩下三百万两存银;而他驾崩时,国库中有五千多万两白银。由此可见,雍正皇帝为清王朝的统治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雍正皇帝在位的十三年间,兢兢业业的工作,每天都在忙着批阅奏折。雍正帝十分细心,连奏折中的错别字都要一一圈出,这样的一位皇帝真的是值得去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