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确有专长原来考这些知识,万恩思特教育8.07中医专长练习题每日一练

 冰之洁_淡雅 2018-08-07

中医确有专长原来考这些知识,万恩思特教育8.07中医专长每日一练

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气营两燔证的首选方剂为

A.银翘散加减

B.桑菊饮加减

C.清瘟败毒饮

D.普济消毒饮

E.沙参麦冬汤

 

2.按公式计算,3岁小儿的身高应为

A.70cm

B.81cm

C.85cm

D.91cm

E.100cm

 

3.治疗胎黄湿热郁蒸证首选方是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血府逐瘀汤

D.羚角钩藤汤

E.藿朴夏苓汤

 

4.胎怯的关键病机是

A.脾肾两虚

B.肺肾两虚

C.肝肾不足

D.肺脾两虚

E.五脏不足

 

5.治疗鹅口疮虚火上浮证的首选方剂是

A.益黄散

B.知柏地黄丸

C.六味地黄丸

D.沙参麦冬汤

E.养胃增液汤

 

6.治疗贫血心脾两虚证,应首选方剂是

A.归脾汤

B.六君子汤

C.左归丸

D.右归丸

E.四物汤

 

7.有精神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肺与脾

D.脾与肝

E.肺与肝

 

8.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

A.

B.

C.

D.

E.

 

9.手足三阳经交于

A.

B.

C.头面

D.

E.

 

10.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肝、脾、肾

E.心、肺、肾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太阳与手少阴相表里

B.手阳明与手厥阴相表里

C.足太阳与足太阴相表里

D.足阳明与足少阴相表里

E.足少阳与手厥阴相表里

 

12.六淫致病,最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

 

中医确有专长原来考这些知识,如下为中医专长考试练习题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气营两燔证

证候:壮热不退,昼轻夜重,咽红目赤,唇赤干裂,烦躁不宁,或有嗜睡,肌肤斑疹,或见关节痛,或颈部臖核肿痛,手足硬肿,随后指趾端脱皮,舌质红绛,状如草莓,苔薄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瘀。

代表方剂:清瘟败毒饮。

 

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临床可用以下公式估算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

身高(cm=70+7×年龄

 

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胎黄湿热郁蒸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代表方剂:茵陈蒿汤。

 

4.【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胎怯病因病机:胎怯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病变脏腑主要在肾与脾,发病机制为先天禀赋不足,化源未充,涵养不足,肾脾两虚,五脏失养。

 

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鹅口疮虚火上浮证

证候:口腔内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著,形体瘦弱,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红,苔少,脉细或指纹紫。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剂:知柏地黄丸。

 

6.【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心脾两虚证

 

证候:面色萎黄或苍白,唇淡甲白,发黄稀疏,时有头晕目眩,心悸心慌,夜寐欠安,语声不振甚至低微,气短懒言,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红,脉细弱,指纹淡红。

治法:补脾养心,益气生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

 

7.【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精舍志,精能生髓,髓汇于脑。积精可以全神,使精神内守。精能化气生神,为神气之本;神能驭精役气,为精气之主。人的神志活动,不仅为心所主,而且与肾也密切相关。所以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推求师意》)。总之,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因此心与肾有精神互用关系。

 

8.【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9.【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10.【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手足三阴与三阳经,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如《素问。血气形志》说:"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1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寒性凝滞,寒邪伤人,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是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