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Zhanggx 2018-08-07

黄宾虹有这样一批画作,他一生中勾画了大量此类作品,但此前却一直没有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但作者贺文龙认为,此类画稿对黄宾虹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画稿是理解黄宾虹画学、黄宾虹晚年变法的一个重要楔入点。黄宾虹曾说:“观古名画。必钩其丘壑轮廓。至于设色皴法。不甚留意。有索观者。强而出之。见者辄避去不复谈,而鄙人不自暇逸也。”

这些画稿便是黄宾虹大量存世的“勾古画稿”。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拟古山水册

所谓“勾古画稿”,就是黄宾虹在观画读画的过程中,将古画的山水轮廓用很简炼的线条,逸笔草草地勾勒下来,而不留意其设色和皴法。是用他所说“太极笔法”勾勒而成。这种画法体现出了黄宾虹对中国画史的“通史性”检讨,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画“回归原点”把握和反思。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关注百墨艺术,分享书画之美!

用笔程序图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作品”,和他的临古、仿古作品相比,从幅式上看,这些勾古作品是“微缩”的,比原作都小多了,在纵横比例上也不严格遵从原作,甚至还有“合幅式”,即将两幅画合为一幅。此类画作更像画稿,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速临”、“缩临”作品。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黄宾虹 临王维山水

黄宾虹的这些勾古画稿有相当多的是完成于1925至1948年这二十多年间。而这二十多年中的后十年,是黄宾虹去北平鉴定故宫藏画,因战争滞留北平的十年,从黄宾虹的艺术进程分期来说,这二十多年——特别是这二十几年中的后十年,是他面壁求破的十年。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临曹知白山水

浙江博物馆所编的《画之大者》将1925—1948后定为黄宾虹艺术历程的中期,所收这个时期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勾古画稿和写生稿,而完整的作品则占少数。这也提示出在九秩变法前,黄宾虹是如何以这种特殊的勾古画法参悟传统,思考画史,求脱求变的。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临赵孟頫山水

1945年11月16日,黄宾虹在致傅雷的信中说:

拙笔所存旧作以法北宋为多,黝黑而繁,近习欧画者颇多喜之。然中国画仍当以元人为极则。惟明人太刚,清代太柔,皆因未从北宋筑基也。此后有纯线条之拙笔一种,当奉教。窍以为可成个人面目,尚未敢信。多收藏古画者亦许可。

这里虽没有谈到“勾古画法”,但是从“纯线条之拙笔一种”的说法中,我们可以推测,其面目应该是和勾古画稿同类的。最为重要的是他认为这种画法“可成个人面目”。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临大小米山水

1948年他又在致朱岘英的信中说:

近悟于古迹与游山写稿,融会一片,自立面目,渐觉成就可期,然全以笔墨用功为要。此中正轨,寰宇中认识之者已不乏人,共勉力可也。

从黄宾虹对傅雷和朱岘英说的话中都透出一个消息,那就是黄宾虹认为可以从“勾古画法”自立个人面目的。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写生稿 武夷山写生

我们知道,八十多岁的黄宾虹其实才真正着手建构自己的画风,简单地说,他晚年变法有两个重要的直接来源,那就是勾古画稿和写生稿,这个黄宾虹自己已讲得很清楚了。人画的俱老的黄宾虹终于在九十岁前后完成了他的“法古人,师造化”,成就了他的破茧成蝶,九秩变法。而我们从上面黄老的话又可知,他的写生稿也是以勾古画法画成的。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黄宾虹 栖霞岭下 1953年(年九十)

那么,黄宾虹成熟期自成面目的画风与勾古画法有怎样的联系。我们认为他晚年作品是以勾勒立定骨格,以点皴达到“浑厚华滋”,他将这几个最基本的绘画形式元素发挥到了极高水平。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临马远溪山渔父

黄宾虹的勾古画法中运用的绘画形式元素就仅仅是点和线。他在《画法简言》的“太极图”中除了强调太极图中一勾一勒和中间的“S”形线这三根线,还于太极图中的“点”也有阐发,他在释语中说:“一小点,有锋有腰有笔根。”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画法简言》

其实,黄宾虹正是以此为起点建立他的绘画笔法体系的;他也曾以此为标准,对明清以来画史作了深入检讨。比如批评他董其昌及其流弊:“山水自华亭开兼皴带染之风……以兼皴带染法一变文、沈之旧,因合古人勾勒、渲染二者,囫囵为之,四王、吴、恽,尤仍其意,于骨格笔法,稍稍就弱,后世承其学风,变皴为擦,非沦晦暗,即入轻薄,古法失坠,盖失已久矣。”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临萧云从山水

黄宾虹在1946年的一段话很能道出他作画一些“机密”,他说:

学唐画千遍而成,此王宰‘五日一水,十日一石’皆由点积成,看是渲染,其实全是笔尖点,就此是画家真诀,今已不传。明以后画多薄弱,失其法也。学宋画亦一二百遍,元画数十遍。若吴道子‘三百里嘉陵山水一日而成’即是第一遍白描。画家重粉本,粉本即白描,西画名为速写。

简单地说,黄宾虹画画,先以类似勾古画法笔法打稿,然后再以他说的“有锋、有腰、有笔根”的点子加皴,层层而加,以致密厚。他没有从董其昌的“兼皴带染”及其后学“变皴为擦”发展下去,而是回归到具有“原点”意义的“点”和“一勾一勒”。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黄宾虹 鸣黄山弦泉图(年八十又八)

我想,要理解黄宾虹的晚年变法,一定要理解这种“勾勒”和“点皴”的画理内涵。另外,黄宾虹画的“浑厚华滋”、“密”、“黑”、“厚”还与他对宋人画背阴山、夜山的感悟有关的,这一点他曾多次论述。

黄宾虹临古画稿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临范宽山水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临刘松年山水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临黄公望山水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临吴镇山水

黄宾虹写生画稿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蜀合川写生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山水写生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山水写生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山水写生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山水写生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青城写生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黄山写生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黄山写生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衡州写生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衡州写生

一幅画中仅有点与线?!黄宾虹存世勾古画稿揭示小窍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