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之孩子身体没病没病却全身疼痛

 度麦心理 2018-08-07

本文参加了【护苗 • 成长】有奖征文活动

 最近,网上有条新闻对所有不和睦的夫妻都有着警示作用:一对夫妻总是吵架,没办法只好约定每周五共同陪伴孩子。然而,7岁的孩子每到他们共同陪伴的时候就会肚子疼。到医院检查的结果却出乎他们的意料,因为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没有病,只是用这种方式提醒他们停止争吵而已。

作为度麦学苑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看了这条新闻,我想到了那些因童年阴影而无法生活在阳光下的来访者。小时候,他们或者是因为父母的争吵甚至家暴而充满恐惧,或者是因为父母的忽略而找不到自我,或者是因为父母的控制而胆小懦弱,或者是因为父母的打骂而畏畏缩缩。看着他们眼里停不下的泪水,听着他们嘴里或是愤怒或是压抑的呐喊,我对他们过去经受的折磨和痛苦感同身受。虽然他们可以通过改变和成长走出曾经的童年阴影,但是,曾经受过的伤害却成为心灵上永远无法消除的疤痕。

 

 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在家庭教育这条道路上,可以说没有所谓的标准,也没有所谓的范本,更没有所谓的成功经验。每一对父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让自己越来越懂得教育的真谛,才能真正给予孩子需要的关注和爱,以及陪伴。

如果你愿意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如果你愿意在孩子未来的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你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就要懂得“中庸之道”——恰到好处地“管”,以身作则地“教”:

1、给予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做到关注而不过度,陪伴而不控制;

2、引导孩子建立应有的规则感和是非观念,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3、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平等相待;

4、提醒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学会尊重他人;

5、远离暴力的教育,真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6、赏罚分明,帮助孩子不断地修正错误;

7、积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坚持和努力;

8、警惕孩子好高骛远,提醒孩子关注当下的行动……

 

 中国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过”与“不及”都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障碍。身为父母,只有把握好爱和教育的“度”,你的孩子才会如同歌中所唱,变得和别人“不一样”,而你也会因此收获和谐的夫妻关系和更好的自己,实现与孩子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