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对癌症的命名

 问乎中医 2018-08-07
人们通常所说的癌症或肿瘤是泛指一切恶性肿瘤而言。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关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在现代医学中只有100余年的历史,但从有关症状及治疗来看,祖国医学对于肿瘤的认识渊源久远—早在股墟甲骨文上就记有“瘤”的病名从《内经》开始,到其后的历代文献中,皆有关于肿瘤的记载,但对其记述不一,命名繁多,现简要归纳如下
一、瘿瘤
宋代陈无择《三因方》曰:“瘿多著于肩项,瘤则随气凝结,此等皆年数深远,寝大寝长,坚硬不可移者,名日石瘿;皮色不变,即名肉瘿,筋脉亦不可决溃。”其指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的良恶性肿瘤。“瘤则有六:骨瘤、脂瘤、肉瘤、气瘤、血瘤、脓瘤”。此大部属于良性肿瘤,如脂肪瘤、纤维瘤、平滑肌瘤及骨瘤、血管瘤等。
二、茧唇、舌菌
对茧唇的发生发展,《医宗金鉴》中指出:“初起如豆粒,渐长若蚕茧,坚硬疼痛
溃后如翻花。”对舌菌的描述,“状如鸡冠,舌本短缩,不能伸舒,妨碍饮食言语
崩裂出血不止。久久延及项颈
相当于唇舌部位肿瘤,如唇癌、舌癌。
三,失荣
《医宗金鉴》指出:“失荣症生于耳之前后及肩项,其症初起状如痰核,推之不动,坚硬如石,皮色如常,日渐长大……终为败症。”《疡科心得集》亦谓:“失荣者…生于耳后及项间,初起形如粒子,顶突根收如虚疾疡瘤之状,按之石硬无情,推之不肯移动,如钉着肌肉是也。不寒热,不疼痛,渐渐肿大,后渐隐隐疼痛,痛着肌肉,渐渐破溃,但流血水。无脓,渐渐口大肉腐,形如潮石凹进凸出,期时痛甚彻心胸烦躁。”相当于颈部之肿瘤,如恶性淋巴癌、腮腺癌及淋巴转移癌等
四、癌(岩)
《诸病源候论》曰:“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鞭如石。”陈言明《妇人良方》亦说:“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巉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血水滴沥……名曰乳岩。”此多指乳腺癌。
五、噎膈、反胃
《灵枢·上膈篇》曰:“气为上膈者食入而还出。”在《灵枢·四时气篇》中亦指出:“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景岳全书》中说:“盖反胃者,食犹能人,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膈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在《医宗金鉴》中曾指出:“贲门干粘,则纳入水谷之道路狭隘,故食不能下,为噎食也,幽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入反出,为反胃也。”多指食管及胃部之肿瘤,如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
六、积聚、暴症、伏粱
积聚始见于《灵枢·五变篇》,其后《难经》指出:“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宋代《全生指迷方》亦提出:“若腹中成形作块,按之不移,推之不动。动

辄微喘……渐渐羸瘦,久不治之,多变成虚劳。”《外台秘要》谓暴症:“腹中有物竖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疗之百日死。”《济生方说:“伏粱之状起于脐下,其大如臂,上至心下““甚则吐血,令人食少肌瘦。”皆指腹腔内肿瘤,包括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等。
七、癥瘕
诸病源候论》曰:“妇人血脉孪急,小腹里急支满,胸胁腰背相引,四肢酸痛,饮食不调,结牢恶血不除,月水不时,或月前月后,因生积聚……甚者害小便,潘潘而痛,淋漓,面黄黑成病,则不复生子。”又云:“癥者,聚结在内渐生成块段,盘牢不移动者,是癥也……若积引岁月,人即柴瘦,腹转大,遂致死。”多指妇女生殖器官的肿瘤。
八、其他
如“肠覃”、“石瘕”、“交肠”、“五十倒行经”,则包括肠道、子宫及附件肿瘤。而“肾岩”指阴茎癌,“肠风”包括直肠癌,“骨疽包括骨肿瘤,“肺痈”包括肺癌,“肺积、息贲”也与肺癌相近,“黑疔”可能指黑色素瘤,“翻花疮”、“石疔”等多指皮肤癌
根据以上文献所述,如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或翻花溃烂久不愈合,日久贫血,消瘦或进食困难,食后呕吐,以及乳房肿块,核皮相亲内溃深洞等,可知前人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与现代医学是基本相符的,并已能对不同部位的肿瘤分别予以命名。同时,前人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如对噎膈发病机理的认识,到清代已提出:“食管确系有形之物阻扼其间。”明确了形成食管狭窄的主要病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