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氏温灸法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8-08-07


2) 患处 脐

 涌泉(双)心俞(双) 膈俞(双) 肝俞(双)天池(双) 间使(双)

  患处

 心俞(双) 膈俞(双) 肝俞(双)

 天池(双) 间使(双) 患处

每日灸一组穴,十二天为一个疗程。必须严格按拟方穴位排列的前后顺序施灸,不得随意改动。先阳后阴的灸规,先灸背部每次25分钟,再灸胸腹部穴,每穴灸30分钟,再灸四肢穴灸25分钟(足三里(双)穴、涌泉(双)穴应各灸30分钟)。头部穴灸30分钟。

根据具体病情:第十组穴初灸15个疗程可灸上边(1)五穴,待下肢腿部气血已开始活动时即可改灸下边(2)六穴。每个疗程完之后可休息12天。也可不休息,再从第一组开始循环灸治,直到病愈为止。   

10. 温灸方中的穴位位置及找法  可参阅有关中医针灸书籍及挂图,也可以向当地中医针灸医师咨询请教,结合自学在实践中研究掌握。

  

11.几个词语的说明: 患处:中医的病位:

心血管病的患处在左乳头四周,上下左右在各一寸处的压痛点,压痛点可有一处或多处,每次灸一处30分钟(最痛点)以后可轮换施灸。

 脐:腹部肚脐眼、中医针灸学各神阙穴。每次灸30分钟。 寸:患者中指中节为一寸,全中指长为三寸。  

椎:背部中央脊柱棘突椎体最高处。找椎时患者稍低头,从颈后部往下摸第一大骨节是第七颈椎。第二大骨节为第一椎,直到尾骨尖处为第21椎。   

拟方中穴位位置及找法: 头部穴:脊背穴

 百会(督脉)两耳尖联机与头中线的交点处。

  哑门(督脉)头后部枕骨下入发际五分处。  风池(双)(足少阳胆经)头后部枕骨下两旁一寸处。  

神道(督脉)背后五椎下,凹陷处。  

 命门(督脉)背后十四椎下凹陷处。  

 上肢穴: 肩隅(双)(手阳明大肠经)上臂平举,肩关节前凹陷处。

 曲池(双))(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屈肘横纹内头处。

 神门(双)(手少阴心经)手腕横纹内头下直指小指处。  

内关(双)(手撅阴心包经)手腕横纹中点往上二寸处。   

列缺(双)(手太阴肺经)手腕上突上方一寸半处。  

尺泽(双)(手太阴肺经)上肢屈肘横纹外头处。  

少海(双)(手少阴心经)上肢屈肘横纹内头处。

 下肢穴:

环跳(双)(足少阳胆经)侧卧屈腿,股骨头高点与尾骨尖联机分三段,外一,二段交接处。   阳陵泉(双)(足少阳胆经)膝外侧中行,腓骨头下一寸处。

 足三里(双)(足阳明胃经)膝外侧膝眼下三寸处。  

 

太冲(双)(足厥阴肝经)足背部大次趾根往上二存处。

风市(双)(足少阳胆经)两腿伸直,两手垂直中指尖处。  

申脉(双)(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尖直下方凹陷处。  

昆仑(双)(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后与跟键之间处。  

三阴交(双)(足太阴脾经)两足内踝尖上三寸处。

 绝骨(双)(足少阳胆经)两足外踝上三寸处。  委中(双)(足太阳膀胱经)两膝后横纹中点处。  

照海(双)(足少阴肾经)足内踝尖下一寸处。 涌泉(双)(足少阴肾经)两足心前1/3处。    胸腹部穴:  

檀中(任脉)两乳头联机中点处。  

巨阕(任脉)剑突下二寸处。

 中脘(任脉)肚脐直上四寸处。  

 脐(任脉)肚脐眼,针灸学名神阕穴。

 下脘(任脉)肚脐上二寸处。

 气海(任脉)肚脐下一寸半处。  关元(任脉)肚脐下三寸处。  

曲骨(任脉)肚脐下五寸处。  

不容(双)(足阳明胃经)剑突下二寸两旁二寸处。  

天枢(双)(足阳明胃经)肚脐两旁二寸处。   期门(双)(足厥阴肝经)两乳头直下8,9肋骨结合处。  

章门(双)(足厥阴肝经)两腋直下,上肢垂直屈肘肘尖处。   

背部穴: 风门(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二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肺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三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厥阴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四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心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五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督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六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膈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七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肝俞(双)qi(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九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胆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脾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一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胃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二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三焦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三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肾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四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气海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五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大肠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六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小肠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八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膀胱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九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ZT<马氏温灸法>后记杂谈  故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疲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摘自扁鹊心书)人的生命活动,不单是有形的躯体和体液,还孕育着无形的生机,人体内的。中医称:为阳气。人体生命的动力,近似现代人的概念。的功用。对现代人的生活是一刻都离不开的。电不足时就需要充电。人的生命同样一刻都离不开阳气。阳气不足需要不断的补充。  医之用灸如做饭需薪(摘自扁鹊心书)薪字典解释为柴。引火用之柴。火若不旺,需添补柴火,补充火力。说明灸有添柴补火的作用。给人体内补火充电。  灸法用火治病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的。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后又找到了以艾为燃料制成艾绒使用也有二千多年的文字记载了。艾绒燃烧发出高热及不可见光,产生温热效应对人体组织穿透力极深,作用效果之大,无可比拟。可能是一种超短波红外辐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代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如:心脑血管病,肝脏病,肾脏病,肠胃病,呼吸疾病等,癌症,白血病,艾滋病,还有亚健康,肥胖,戒毒等,从中医、温灸、宏观动态认识论的假说观点看,其疾病的发生、发辗转归的规律特点分析都有其共性的因果关系。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郁邪阻滞,经络不畅,寒热交变,阴阳失调。  多年医疗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值得深思的事。有些病例在中西医学治疗无效一筹莫展之际,温灸参与共同攻关,难题就迎刃而解,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值得来探讨。 温灸治疗使人体内阳气开始复苏。正气增强,邪气受到冲击。正邪相争,当邪气被逼近病灶时,会作垂死挣扎,原有的疾病症候还会出现这叫气冲病灶。此时可暂时停灸前十组穴治疗,专灸第十一、第十二组穴。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灸前十组穴与十二组穴循环灸。  待正盛邪净之后,病体自会痊愈。身体终将康复。认真坚持为要。  2004年整理此稿中,我算了一笔经济帐。若用温灸治疗一例慢性病或疑难病,治疗一年需花费多少人民币(以北京地区病人为例,2004年价格为准)   温灸器6个,每个10元6个60元 邮费约40元 共计100元    清艾绒每袋8元每箱20袋160元 邮费约40元 (全年灸用两箱)共计400元   温灸药粉,每剂药8元,全年用拾剂80元,加工费100元 共计180元    杂品其他:全年合人民币 共计100元  全年消费(药、器、物)总计约780元人民币。  

 温灸产生的艾烟和气味,对人体无伤害,无毒副作用,室内治疗后,注意开窗通风或其他抽气办法,艾烟和气味即可散去。  我本人接触温灸快30年,没受到任何伤害,反而有益无损。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赤脚医生曾在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报导赤脚医生在农村老乡家中做外科手术,用艾烟熏法消毒房间,每平米地方,点燃10克艾绒,放烟熏关闭门窗,熏后杀菌可以达到手术室水平。

 

马氏温灸凡人便施,温灸医生,学习过的病人家属,经过培训合格后的温灸爱好者,只要认真,坚持,细心操作,都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关键是医者的责任心。  

该拟方的具体适应症: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率失常,风心病,肺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溢血及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脑栓塞等的温灸治疗,本拟方都适用。  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人体生命健康以阳气为本。灸可扶阳,阳生阴长,阴阳者生命之本。坚持温灸就如补火充电,可强身健体,医治病痛,扶正去邪,能保健康长寿。

 

马氏温灸法-----选穴规律

少群先生的临床选穴规律及经验大致可规纳为以下几点:

1)须记熟十四经的穴位主治  

施灸时先明确病在何脏腑经络,主选本经穴、未经募、背命穴、阿是穴及患处;酌选邻经穴(任、督二脉及心、肝、肾经所治颇广,宜着重研究)。

2)应用八会穴

腑会中脘,随病灸此穴,各种慢性病症多有腑气呆滞,亦宜先灸此穴(配足三里)以通腑气,则生化有源,脏腑的瘀滞病物可以化解、排泄。

脏会章门,脏病,徵瘕痞块,不能食而热者灸此穴。

筋会阳陵泉,凡筋病,烦满囊缩,诸般同气灸此穴。

髓会绝骨(悬钟),骨行疫痛甚,按之不可,名曰付髓病,灸此穴。脑为髓海,头热足寒者也宜灸此空。

血会隔俞,诸血症,身斑斑如绵纹者灸此穴。

骨会大杼,凡脊椎不利,虚劳发热等症灸此穴。

脉会太渊,凡心痛、脉数、脉涩、无脉症等灸此穴。

3)冲、带脉、阳跷、阴跷脉、阳维、阴维脉病皆取本脉所有经交会穴:

冲脉起源于小腹内(胞中),从气冲部(腹股沟动脉处)沿腹旁足少阴经上行,至胸中而散;上合任脉,分布唇口及头而五官;下同足少阳经行股内侧、掴中、深入胫骨旁、内踝后,渗灌足三阴,前出于足背及穴趾间;背后上循脊里,通于足太阳;腹前起于关元,通于任脉。

冲脉病可见月经不调、崩漏、不育、气逆上冲心等症,宜酌灸腹部肾经穴、气冲、阴交、公孙等。

带脉起于胁下,围绕腰腹一周。足少阴经别与足太阳经别会合,上行至肾,当14椎(第2腰椎)处出属于带脉。

带脉病见下肢蒌软不用、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脐腹及腰脊痛、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宜灸章门、带脉、维道及足临泣等穴(足临泣通带脉,为八脉八穴之一)。

阳跷脉从足太阳经分出,起于跟中,从外踝(中脉)上行(仆参、跗阳),经髋部(居峁)、肩部(懦俞、巨骨、肩隅)、面部(地仓、巨峁、承泣),至目内眦(晴明),上行人风池,在项中两筋间(风府)入脑。

阳跷发病阴缓而阳急(指惊痫、瘫痪等症出现下肢肢伸紧张、足外翻)。宜灸中脉、风池、酌用仆参、跗阳、居缪等穴。

阴跷脉从足少阴经分出,起于然谷之后(照海),上内踝之上(交信),直上沿大腿内侧进入阴部,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人鼻旁,属目内眦,合于阳跷面上行。

阴跷病则阳缓而阴急(指惊痫、瘫痪等症出现下肢屈肌紧张、足内翻等)。宜灸照海、交信等穴。

清古云:痫病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少群先生认为,此病无论昼发、夜发,一般照海、申脉均有压痛,故宜全灸。

阳维脉从金门上阳交,会懦会、天缪、肩井、本冲、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诸穴。

阳维者维于阳,失之则溶溶不能自收持、苦寒热、惊而失志、善忘、恍惚。宜酌灸上述穴及外关穴。

阴维脉起于筑宾穴,上行经冲门、府舍、大横、腹衰、期门、天突、廉泉诸穴。

阴维者维于阴,病则苦心痛,宜酌灸上述行经穴及内关穴。

 

马氏温灸法治疗心脏病常规灸穴

次数1次........穴数1.位置主心骨下脐上中间............施灸时间灸30分钟

穴名中脘.足三里.2....两外膝眼下三寸.........灸30分钟.2次

穴名期门........2qi...乳头直下2肋凹陷处取穴..灸30分钟

 

穴名太冲........2..足大次趾结合部之前凹陷中..灸25分钟3次

穴名下脘.......1...脐上二寸..................灸30分钟

穴名气海.......1....脐下一寸半...............灸30分钟

穴名天枢.......2....脐两旁二寸...........灸30分钟.4次

穴名关元......1.....脐下三寸...........灸30分钟

穴名曲骨.......1...脐下五寸(横骨上沿)...灸30分钟

穴名三阴交.....2...两足内踝骨上三寸.....灸25分钟.5次

穴名心俞......2...背后五椎下两旁一寸半..灸25分钟

穴名神门.....2....手掌上腕横纹内头凹陷处..灸25分钟.6次

穴名膈腧.....2.....背后七椎下两旁一寸半...灸25分钟

穴名膻中......1...两乳头当中............灸30分钟

穴名巨阙.....1..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灸30分钟.7次

穴名厥阴俞...2..背后四椎下两旁一寸半.......灸25分钟

穴名少海.....2..胳膊伸直中间横纹内头,少阴经合穴..灸25分钟8次

穴名天池....2..乳头外去一寸...........灸25分钟

穴名间使....2..腕横纹上三寸,手厥阴心包经经穴..灸25分钟.9次

穴名肾俞...2..背后十四椎下两旁一寸半(脐对面)..灸30分钟

穴名照海...2..足内踝正下凹陷处灸25分钟

    每日加灸神阙30分钟

 

近视眼终于有救了---马氏温灸法

不过近视的朋友们也不要气馁,因为在《马氏温灸法》就有一章是讲到用艾灸来—— 马氏温灸法取穴 ——

灸序...穴名及穴数...........每穴施灸量

治疗近视的,只要肯坚持,就能够治好哦!就算没有近视的亲们,也可以经常灸疗这些穴位来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发生。

 

 

1日.中脘(单穴)足三里(双穴)灸30分钟

 

2日.期门(双穴)太冲(双穴)各灸30分钟

各灸25分钟

 

3日.肝俞(双穴)章门(双穴)各灸25分钟

各灸30分钟

 

4日筋缩(单穴)命门(单穴)曲泉(双穴)灸30分钟.灸30分钟.各灸25分钟

 

5日瞳子髎(双穴)丘墟(双穴)各灸25分钟

各灸25分钟

6日光临泣(双穴)光明(双穴)各灸25分钟

各灸25分钟

7日巨髎(双穴)合谷(双穴)各灸25分钟

各灸25分钟

8日颈四椎旁(双穴)中渚(双穴)各灸25分钟

各灸25分钟

 

9日风池(双穴)上星(单穴)印堂(单穴)各灸25分钟.灸25分钟.灸25分钟

10日肾俞(双穴)照海(双穴)各灸25分钟

各灸25分钟

注:

1)远视、散光,青光眼、白内障,结膜、虹膜,角膜炎等病均可按此法灸治。

2)以上穴循环灸至愈,每日灸脐30分钟。

 

案例:

 

1)病史及症状:杨××,女性。其自幼患近视,十几岁时曾去医院检查,两眼近视达400~500度。现不戴眼镜时,距离2m以外的物体不能看清楚。

 

2)治疗——自按马少群早年写的资料温灸研究与实验上所载灸法灸治:

1日,中脘,足三里各灸30分钟;

 2日,期门30分钟,太冲25分钟;

3日,肝俞25分钟,命门30分钟,丘墟20分钟;

4日,风池、合谷各25分钟。以上4日穴循环灸,每月灸脐30分钟。连灸3个月,视力显著好转,以前照镜子从未看见自己左眼旁有一黑痣,现已看清,远望能看清200米以外建筑物上的门、窗等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