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369蓝田书院 2018-08-07


自古以来人们十分重视对筋的锻炼,伸筋拔骨一直是中国传统武学的不传之秘。衡量一个人健康与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身体的柔软程度。决定身体是否柔软的就是“筋”,它就像一个丝瓜瓤子一样包裹着身体。比如瑜伽中各种动作姿势的本质,其实就是拉筋,将这个丝瓜瓤子拉松了、拉开了,身体的体质自然就会有质的飞跃。



筋是我们身体的生命线。但可惜是,随着人体的逐渐衰老,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筋缩的后果表面看是身长变短、腰驼,背弓,腿僵,实际上可包括颈紧痛、腰强直痛、背紧痛、腿痛及麻痹、手脚肘膝的活动不顺等。


对付筋缩的最好办法就是拉筋。古医有云:“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这种说法是否真有科学道理?为此我们一起来看,“筋”字的原意是什么?它与长寿究竟有何关联?



“筋弱则懈,筋壮则强,筋和则康”。

——《易筋经》


人的皮、肉、筋、骨、脉统称为“五体”,其中筋尤为重要。以字明义,“筋”在汉字里的组成就让人拍案叫绝。竹字头是显示竹枝的左右上下之延伸,象征着人体的经络。凡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几乎无处无筋;筋字的左下角是个月部首,月部首代表人体的组织器官,你可用月字旁组成脑、肝、胆、脾等数十个部位;力泛指精力、气力,从月发出的力,古医谓之“从月从力,肉之力也”。可见筋健则体健,体健则为长寿之基底。


“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黄帝内经》


气血以流,指的是经络疏通、气血流畅的健康状态。人体内部的气和血是一体的。气无定形,它以血为载体,同时又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所以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保持经络通畅是“气血以流”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所谓:通则健,滞则病;松则通,紧则滞;慢则松,快则紧;静则松,动则紧。以动致静,静中寓动,动静融合,筋脉柔顺,经络通利,气血畅达,则身体康健。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黄帝内经》


人体内的气血通畅,就不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因此,拉筋法具有很好的缓急止痛的作用,可有效地防治头痛、颈椎病、腰痛等各种病痛。同时,拉筋法还具有健脑、补肾和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在伸拉肩、背及腿部韧带时,能疏通督脉和膀胱经的气血。而督脉和脑、肾脏的关系非常密切,故拉筋法具有改善脑疲劳、治疗头昏头痛、眩晕健忘、耳鸣耳聋等作用。此外,膀胱经是人体内最大的排毒系统,也是抵御风寒之邪侵袭的重要屏障。膀胱经的气血若能顺畅地运行,风寒之邪就难以侵入人体,人体内的毒素也会很快的排除,从而可预防或辅助治疗肥胖症、便秘、色斑、感冒等病症。



拉筋法简单易行,在办公室或家里都能随意操作。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刚开始拉筋时一定会出现疼痛的症状。若在拉筋时出现抽筋的现象,说明拉伸的力度过大,则以后在拉筋时应用力小一些。


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就是个由软变硬的过程,其实拉筋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变软,以保持健康。


当万物渐渐褪去色彩

生命渐渐萧条的时候

仍应以坚韧支撑着憔悴

始于总角

福享古稀


小纪老师


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

坚持“医武不分家”的传统中医理念

弘扬“医武养生,文武之道一也”的精神


关注公众号【小纪老师

学习更多医武结合,养生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