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黄金家族看来,语言文字的极端灵活性能使他们骑在马背上征服天下,所以在别人看来,语言文字的统一一直是个大问题,但在黄金家族看来也可能一直不是问题。从历史和当时的情况来看似乎的确如此。在太宗建德英文皇帝穆赤坚汗窝阔台、定宗建平康孝皇帝库玉克汗贵由、宪宗桓肃成孝皇帝蒙哥时期,鉴于蒙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加之征服速度太快,对大帝国各地的文字基本要求是“属地化”,即被征服地区的文牍,原则上用本地文字书写。于是,从成吉思合罕黄金家族大蒙古帝国建立直至元皇朝灭亡,在大帝国境内通行的文字达数种之多,远远超过了在今天联合国通行的五种工作语言!不同的语言文字长期并存,使得成吉思合罕黄金家族大蒙古帝国不同于中国任何一个其他大一统朝代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也成为成吉思合罕黄金家族大蒙古帝国迅速衰败的原因之一。
回鹘式蒙古文
不要简单地把当时蒙古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和其智商进行类比。事实证明其中的不少人不仅好学而且学有所成,当时的蒙古人中同时精通和掌握几种语言、文字似乎并不是难事,如在漠南汪古部赵王治下的天德军丰州(其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以东的白塔村)即通行着六种文字,各级达鲁花赤在地方治理中往往多语种并用、众文字并行。大帝国从太祖成吉思合罕帖木真到世祖薛禅汗忽必烈的近一个世纪的统治时间里,不少黄金家族贵胄和蒙古高级贵族子弟精通汉文、畏兀儿文、契丹文、女真文、党项文,甚至掌握古波斯文、古叙利亚文、古亚美尼亚文、这放在今天都有些不可想象。
我们注意到,畏兀儿文字对大帝国早期历史及各方面的影响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帖木真在西征的进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比较文明和发达的族群就是畏兀儿人,这个当时以信仰佛教为主的民族,对蒙古人表现出了其他民族少有的顺从和服赝,并以其聪明才智为黄金家族的征服和统治尽心竭力,因而大帝国一直对畏兀儿人友善有加——帖木真及其后裔很长时间把先期最早臣服的畏兀儿人和契丹人视作被自己保护的对象,成吉思合罕还曾将自己宠爱的女儿高昌公主——也立安敦,嫁给了畏兀儿的首领——亦都护·巴而朮·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为我国古代高昌回鹘、畏兀儿等突厥语系部落首领的称号,汉语意为“幸福之主”或“神圣陛下”;的斤,又作“剔吉”,是蒙古语“汗之子弟”的意思,因为成吉思合罕认巴而朮·阿而忒为其仅次于朮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的第五个儿子,是有此称谓,以后遂成为畏兀儿部落酋长的世袭称号——博主注),在征服了波斯和花剌子模等地方后,当地的数百名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区民政官员(蒙古语为“达鲁花赤”,汉语意为“断事官”)也多数由畏兀儿人担任。蒙古部落帖木真汗二十二年(1204),帖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后,命被俘获的畏兀儿人塔塔统阿掌金印,并令其“教太子、诸王以畏兀儿字书国言”,此为蒙古人使用本民族文字(亦称“畏兀儿字书”,即回鹘式蒙古文)之始。在呼罗珊和伊拉克被征服后,太宗穆赤坚汗窝阔台任命塔塔统阿在那里代行行政长官的职权。
---万分感谢我的好友@黄金家族微博 所赐惠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