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会烧坏大脑?对待发热,您是否也有这些误区?

 铁毛l 2018-08-07

孩子一发烧了,父母都会焦急万分,又是让孩子吃药又是上医院。更有很多家长对“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深信不疑。那么,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呢?


误区一

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


事实:儿童感觉到热的原因有很多。玩的太用力、哭的太用力,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都会使身体发热。


但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当以上原因被排除时,如果孩子仍感到发热或不舒服,则有80%的可能是真的发烧了。


以下是量体温时的发烧标准:腋窝:37.2℃及以上;口腔:37.8℃及以上;肛门、耳朵或颞动脉:38℃及以上。


误区二

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


事实:这是错误的。大脑内有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即便是后者,身体也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误区三

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宝宝生病了,不分青红皂白立马风风火火送医院,进行药物或者输液治疗。


事实:只有发烧在引起不适时才需要治疗。通常孩子的体温未达到38.5℃时,是不用进行处理的,多喝水就可以。


但如果孩子精神不佳、哭闹、脸色苍白发灰,就需要治疗。


误区四

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事实: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五

发烧对身体有害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满脸通红,再一摸孩子浑身发烫,就心急如焚,担心孩子得了什么重病,担心孩子身体因此受到伤害。


事实: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


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误区六

发烧会烧坏大脑

关于发烧最常听到的流言的就是,发高烧可能把宝宝的脑子烧坏,某某家的侄女的孩子就是这样把脑子烧坏了。

事实:发烧合并感染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但是,发烧超过40℃是危险的,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里)


误区七

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


家中孩子得过热性惊厥的家长常常会感到自责,认为是自己对宝宝的发烧降温不及时才造成宝宝惊厥的。


事实: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


不过,即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家长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以防误吸造成窒息。


误区八

热性惊厥是有害的


事实: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它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它也不会令儿童有更大风险。


但是在下次发烧时,可能会有复发倾向。如果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九

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事实: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但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病得很厉害。那么病因可能会比较严重。


小部分的重症发热会出现没有精神、服药后发热症状仍然持续不退,以及面色发灰等现象。


误区十

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


事实: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


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


如何健康降温?

1、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适于1岁以内的婴儿。


请记住,发烧是个好事情,它能帮助孩子摆脱感染。请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可在家观察,判断孩子精神状态,如果孩子还有劲玩,会跟大人互动,那说明精神还不错,可利用物理降温给宝宝退烧,体温超过38.5度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如果觉得自己心里没底,或者宝宝精神不好时,再去医院诊治。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