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医203: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杏林独者 2018-08-07

丧尽礼,外在的礼仪要做足。

祭尽诚,内心的诚敬不可减。

事死者,缅怀祖宗恩德。

如事生,精神至今长存。

有一个军队,将军骁勇善战,南征北讨,立下汗马功劳,所向披靡,少人能及。

将军的儿子接替了将军的位置,准备出去打仗,将军便谆谆告诫儿子说,这些都是我的老兵部下,都是我的手足,你要好好对待,即使打胜仗了,也不值得快乐。

这将军的孩子听不懂老爸的话,在出兵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确实凭着强大的战斗力,攻克下了叛军。


谁都知道伤敌以前,自损八百,结果自己的部下也伤亡不少,将军的儿子以为胜利了,摘下战斗果实,就摆庆功宴很开心,准备班师回朝,凯旋归来。

有些老兵摇摇头,说,这下麻烦了,我们的军心散了。

不久遭到叛军重新偷袭,一下子溃不成军,狼狈而归。

回来后将军的儿子还一头雾水,不知错在哪里。

将军语重心长地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慎。刚读兵法时,我就告诉你,用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决不是为了攻占城池,而且在战斗中必定有死伤,有死伤就有哀痛。

你如果把胜利的快乐建立在众将士生命的痛苦之上,大家必定不是滋味,所以用兵后,第一件事,无论成败,首先要安抚伤者,祭祀亡灵。

这将军的儿子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每次打完仗,无论胜败都没有好脸色。

这样父亲在军队里头,威望非常高。因为每个阵亡的将士,都得到安抚,得到祭祀,甚至回来后,还安抚死者家属。

有一分诚敬就有一分力量,有十分诚敬就有十分力量。


你想想你对阵亡的士兵,如同草芥,诚敬之心完全没有,那就麻烦了。

古人说,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这样也难怪军心涣散,虽胜犹败。

大家不要看表面上的丧礼跟祭祀的诚敬,一定要看到深层次的道理跟意义。

所以《论语》讲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又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份恭敬的精神,是一股凝聚力,所以看人就看他对待这些大事时的态度。

如果吊儿郎当,无动于衷,你就知道这人不足以观,这人虽然才华横溢,很聪明,那都是小聪明,不值一提。


如果如面佛天,如临师保,你就知道这人不可小瞧,这人即使地位低,看起来有些愚鲁俗气,但因为有这些精神,却能让人震撼,不敢小看。

现在这个社会,物质高度发达,人们不缺衣少食,教育广泛普及,人们也不愁没书读,没学上,在这么好的社会里,可以说是有人类以来最好的社会。

连耕田种地,还不用交公粮,还有补贴,孩子上学不用交钱,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成材,反而成为社会的负担呢?

你去看这些不成材的人,他们心中没有一个能念祖宗的好,你叫他谈谈祖宗有哪些英明神武,值得一提的事迹,他准是哑口无言,因为这些东西装不进他的心。

因为他的心已经成为欲望的奴隶,所以才会在丧礼期间,仍然打扑克牌,赌钱,还听歌享乐吃夜宵。

在祭祀的时候还谈天论地,一点都不严肃诚敬,甚至在大大的祭祀场面还拿着手机在下面玩来玩去,大家想想这样的孩子跟人们能有出息吗?

如果你在课堂上不够恭敬,老师在上面讲,你在下面开小差,玩手机,都是差劣的表现,更何况在如此严肃的祭祀场面,连一点诚敬都没有。


在一个乡村里,有个孝子他办了很大的公司,每天都很忙,交际很多。

在他父母过世的时候,那段时间,他辞掉一切业务,把手机都关掉,人家想找都找不到他。

他沉痛地哀悼父母双亲,对待已经过世的父母亲,就像对待生前一样恭敬。周围人不禁竖起大拇指,这样恭敬的人,做成这么大的事业,原来靠的不是运气。

你想想连手机都关掉,根本没心去管那些俗务,而那些还惦记着玩了的人们,他们的脸应该惭愧得无地自容。

大家知道吗?为什么古代有文化的宗族,还有比较大的姓氏,他们都有各自的族谱,比如孔氏族谱,陈氏族谱,刘氏族谱,还有曾氏族谱,孟氏族谱等。

这些族谱上面记载什么呢?记载的都是列祖列宗里头,对社会国家,乃至人类有巨大贡献的人物,记载这些人物干什么呢?

有人说,光宗耀祖啊!

一旦跟别人提起自己家族,姓孔的就抬出孔子,就觉得很骄傲,姓曾的就抬出曾子,觉得很自豪,当然还有后代的孔融,曾国藩。姓范的讲范仲淹,姓林的讲林则徐。


确实,这样能够让人骄傲自豪,但骄傲自豪不能当饭吃,更不能给你有实质的帮助。那族谱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

孔子在几千年就讲到了,就四个字,见贤思齐。

你要想超过他们,而不是只受他们荫护,大家看,为什么竹林里头,长出来的小竹,他要拼命地长上去,超过大竹老竹,而不是永远当小竹在下面受大竹的荫护,你只有后劲强,超越大竹,你才能真正接受阳光,经历风吹雨打,茁壮成长。

所以大竹在那里,是让你超越的,先贤祖宗在那里是让你努力见贤思齐。

有个农家的娃子,他姓苏,这娃子家庭贫穷,但读书却顶呱呱。

他的同伴既有最好的课外书辅导书,而且还高价钱请老师到家里做家教,结果读起书来都不如他。

于是老师就很奇怪,他发现这小苏平时不仅不补课,而且读书时间很少,尽是要在家里帮忙煮饭炒菜,凭什么用这么少的时间却把学习搞得这么好,这里头没有很好的家风家教,那是不可能办到的。

于是老师便到小苏家专访,想看看小苏又是什么秘诀,看看这家长教子有什么过人之处,以好把经验传给其他人。

当老师看到小苏的爸爸在外面劈柴时,一看就知道小苏的老爸是个粗人,连普通话都讲不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文化教给小苏。

但大家想到没有,教文化,是中策,教精神,那可是上策。


结果小苏的老爸,便说,老师啊,不瞒你说,我没有什么教我家小苏的,如果说有什么能够教我家孩子的,那应该是我家的一本族谱。

逢年过节,我总会叫小苏读读族谱给我听,不懂的字就查字典,这本族谱也是我家里唯一流传下来的一部书。

这老师就不解地问,族谱跟现代文化教育好像不怎么搭得上边?

小苏的爸爸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小苏在小时候读到族谱里头的人物,比如苏东坡是千古文雄,写诗作词都顶呱呱,小苏心中就燃气一股豪情说,他也不能落后,所以我没什么教给小苏的,如果真有教给他,不过就是教他读族谱,让他有超越先人,景仰先人的抱负。

这下老师马上明白了,回去后,就教大家读百家姓,而且给孩子们各家姓氏除了哪些厉害的人物,并且布置作业,叫大家回去问爸妈或查资料,这样天真无邪的孩子,心中都有值得自豪的祖宗,都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同时都有努力超越的目标。

这样孩子的教育居然一下子上去,在考试时,整体水平都上来了,周围学校都觉得很奇怪,都想过来看看,这老师用了什么教学的秘笈,原来这老师用的是这种不教而教的办法,用这些精神的鼓励来打开孩子心胸的志气。

所以大家别小看一本族谱,那可是相当重要,有人搬家,什么东西都可以丢,唯独族谱丢不了,为什么呢?


那些列祖列祖的事迹都在上面,你如果恭敬地对待他们,那么不单体现你的孝,同时这种至诚之心,反过来还会影响你志气,提升你的品质,让你成为杰出的人物。

大家发现没有一个杰出人物是忘本的,也没有哪个是不寻根问祖,惦记祖辈们恩德的,就算是落叶也要归根,更何况是人。

所以《弟子规》这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里面的价值远远不在表面的行孝,而在你的感恩,你的见贤思齐,你的诚敬,有了这些基本的素质,你还怕在社会上不能出人头地吗?

能把这些素质教给孩子,你还怕孩子将来不能光宗耀祖吗?

我们入则孝这篇就讲到这里,大家发现没有?

古人说,小孝是孝亲,大孝是立身行道。

真正孝道做到极致,并不是简单的让父母亲过得好,而是要为往圣续绝学,为天地立心,为国家做贡献,这才能真正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以耀祖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