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书要改写了:这项考古发现,使中国人类史向前推进40万年

 好了明理 2018-08-07

如今地球人满为患,人类是如何从稀少变得无处不在的?这个问题充满挑战性。

历史书要改写了:这项考古发现,使中国人类史向前推进40万年

在几十万年的时光里,一小群一小群的古人类在沙质丘陵草原上四处游荡,以附近的哺乳动物为食——捕猎或者吃尸体。他们的工具是用石片做成的锋利刀刃,非常简陋。他们生活在对大型猫科动物和其他大型掠食者的恐惧之中。而且,他们彼此隔绝。除了共同生活的那25个或者50个人以外,他们可能很少遇见其他同类。

这就是稀树草原上早期人类祖先的生存状态。这种狩猎采集者在草原上游荡的经典场景既出现在生物学课本中,也出现在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但新研究显示,这幅场景不只是在非洲上演。

人类的祖先也生活在中国。

7月11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大约210万年前,古人似乎已经抵达中国西北部。这表明,古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和向东迁徙的距离比我们预想的要早得多、远得多。

之前,非洲以外最早的古人类遗骸是在格鲁吉亚Dmanisi地区一个洞穴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可追溯到185万年前。而现在新发现的这一早期人类群体比那个群体早了大约25万年,栖息地更向东5600公里。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古人类第一次离开非洲的时间,”谢菲尔德大学考古学家、论文合著者罗宾·丹尼尔(Robin Dennell)说,“我们已经证明,非洲以外的最早证据至少有210万年,比格鲁吉亚Dmanisi地区的化石早了25万年,或者说早了10,000代人。”

“这太久远了,最早的人属(我们就属于人科人属)成员可能已经走出了非洲,”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人类学教授迈克尔·佩特拉利亚(Michael Petraglia)说。他们可能是直立人,甚至是能人。能人是第一个被称为人属物种的古代灵长目动物。

佩特拉利亚强调,这一发现也改变了我们对冰河时代中国的认知。“他们把(东亚的)史前时期向前推进了40万年。这种事情可不常见,”他说,“之前,中国最古老的遗址只有160万或170万年。现在,最古老的遗址是210万年。”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考古学家、气候学家朱照宇领导。13年来,朱照宇和同事不断挖掘中国黄土高原上的一处独特遗址。这处遗址很罕见,在几百万年时间里没有受到侵蚀破坏,始终被风沙掩埋。

历史书要改写了:这项考古发现,使中国人类史向前推进40万年

虽然发现了人类存在的痕迹,但研究人员尚未在这处遗址找到早期人类化石。他们从很多层固化的沙土之下,挖出了我们祖先留下的大量早期石器。这些器物大多是薄薄的石片,此类原始刀刃通过两块被河水冲刷光滑的鹅卵石互相撞击而成。非洲的古人类在同一时期也使用了这种技巧。

根据一堆石片来推断古人类的存在,这可能受到一些研究人员的质疑。他们认为,只有找到早期人类的遗骸,比如牙齿、下颌骨或者古代DNA,才能确定古人类的存在。

历史书要改写了:这项考古发现,使中国人类史向前推进40万年

但论文作者和外部专家都表示,他们有把握断定古人类在这处遗址生活过。

“有两点可以说明问题,”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人类学和地质学教授约翰·卡普尔曼(John Kappelman)说。首先,他说那些石器“看起来是由人类制作的”,呈现出了制造和维护的痕迹。一些石片拥有近乎锯齿状的边缘,这表明制作者将这些石片与鹅卵石多次撞击,让它们更好用。他说,其他石片“似乎经过打磨或者重新打磨”,这意味着使用者处理工具试图加以改进。

其次,石片是在这个地质层中发现的最实质的特征。“在颗粒非常细的沉积序列中,这些是最大块的石头,要么是石片,要么是制造石片后剩下的部分,”卡普尔曼说。这证明那些石片出自人类之手,而不是地质作用的天然产物。

这篇论文的合著者丹尼尔持同样的看法。“地质作用无法使那些石头变成薄片,这一点非常重要。黄土高原是一个没有石头的地方,基本上全是风尘堆积物,由冬季季风吹来的尘土在过去250万年的时间里一年一年堆积而成,”他说。

“古人类遗骸极为罕见,”他继续说道,“他们的骨骼很脆,不易保存,而且他们人数稀少。相比之下,一个古人类一生中能制作数千个石器。另外,化石永远无法呈现出动物最初的真正样貌。最初被记录在案的样貌总是晚于最初的真正样貌,不管是古人类还是河马。”

“作为一名考古学家,我总是奇怪地发现,一些人拒绝认可史前古器物,除非是和古人类遗骸一起被发现。人类古老历史在19世纪初的第一次确立,就是根据在法国和英国发现的石器,而不是根据骨骼化石,”丹尼尔说。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教授佩特拉利亚说,这项研究的发现是“非常有力的”。

“我觉得这项研究棒极了,”他说,“我感到非常兴奋。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早期人类走出非洲和他们何时进入亚洲的认知。”

但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也依赖于另一个判断:那些石器有210万年历史。为了得出这一结论,研究人员采用了古地磁断代法。

古地磁断代法依赖于一个简单的行星现象:地球磁场似乎每隔80万年就倒转一次。随着岩石变硬,在其结构中会记录下地球的磁场方向。例如,目前在夏威夷地表冷却的熔岩,将在今后数百万年的时间里,保留下地球磁场目前的北极朝向。研究人员提取垂直岩面的样本,记录磁极性的变化,然后把他们发现的倒转情况与在其他地方发现的、年代已确定的倒转事件进行比对。结果显示,黄土高原岩石记录的倒转情况与在其他地方发现的两次倒转相吻合,包括210万年前的一次倒转——那是在留尼汪岛上首次发现的。

关于人类的进化,在过去十年里出现了一种更具有世界主义色彩的观点。智人似乎不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级人种,也不是只在非洲的一个地方进化。智人至少与其他两个古人种同时生活在地球上,一个是占据欧亚广袤地域的尼安德特人,另一个是更加神秘的丹尼索瓦人,他们可能遍布东南亚地区。

从大约10万年前开始(遗传证据表明,当时智人已经离开了非洲),这三个古人种的栖息地有了很大重合,他们互相交流,偶尔彼此交配。如今,只有智人存活了下来,但一些现代人保留了尼安德特人或者丹尼索瓦人的DNA。

然而,朱照宇等人的新发现表明,在那时之前很久,一些早期人类就已经抵达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这比尼安德特人早了很久,早了很久很久,”佩特拉利亚说。

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多次走出非洲,但并不是每次都成功。他说:“有些群体一路抵达东亚,但我们不得不假设,这些群体规模很小,是狩猎采集者。他们可能在东亚繁衍生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存活了很长时间。一些群体可能孤立隔绝,另一些可能走向灭亡。”

这些迁徙活动甚至可能早于冰河时代最严酷的时候。大约200万年前,地球气温出现大幅波动,但侵蚀大陆的强力冰期尚未从北极南下。

每隔4万年,黄土高原可能在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之间交替变换。在冰冷干旱的间隔期,那处遗址的石器似乎也变得更为稀少,这说明在热带以外的地方,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只能达到这种程度。值得指出的是,这项新研究没有说古人类在200万年的时间里连续不断地生活在亚洲。

得克萨斯大学教授卡普尔曼对这一古人类群体的看法更为乐观。他指出,不同类型的南方古猿(这种人科动物曾在50万年的时间里和能人短暂共享非洲)存在了几百万年,似乎从未离开非洲。但随着210万年前的第一批人属化石出现,科学家突然找到了古人类存在于旧世界广袤地域的证据。

“这篇论文表明,古人类迅速扩散,很早以前就遍布旧世界,”他说,“如果是其他某个物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会感到非常惊讶。”

他只想到了一种进入新地域后立刻迅速扩散的其他哺乳动物,那就是古代马。“它们起源于北美,在大约1100万年前迁移到旧世界。然后,它们很快变得到处都是。”他说。

古人类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扩张,甚至是在他们身上出现智人的特征之前。只不过,对于这种扩张,我们掌握的证据较少:古人类是食肉动物,而马处于食物链的较低端,所以古人类的数量不像马那么多。

“如今地球人满为患,”他说,“以前可不是这样。”人类是如何从稀少变得无处不在的?这个问题充满挑战性。“他们的行为是怎样的?因为我们没有发现南方古猿走出非洲,尽管它们生活在同一时期。在人属崛起之前,我们在欧亚大陆没有找到其他古人类。”

翻译:于波

校对:李莉

编辑:漫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