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如何做加法?学会这招,我已经是拍照达人了 | 摄途

 沈宝生 2018-08-07

这一期,我们通过一座桥,来分析一下如何在摄影作品中做加法。

夏日里,能在海岛边渡假、消暑,的确是一件非常惬意、逍遥的事情。

清晨,趁着太阳还没有升得太高,赶紧去看一眼海岛上很有特色的网红桥,一座长成蓝色的、环岛依山而建、而且颜值很高的大桥。


站在大桥上,面朝大海,海风拂面,顿时春暖花开(感觉好怪,在这炎炎夏日里……好象季节不对!汗颜中……,别误会,这汗是太阳公公亲出来的……)

既然来了,一定是要拍两张照的。虽然时间上有点晚,光线有些强了。


面对大桥,左侧是山,右侧是海,紧靠在栏杆边上,尽量让机位靠右,想法是表现大桥的弯延,但是不太理想,问题在于,路面过多,毕竟我不想让大家误会我想表现的是这条路。


大桥在画面中作为引导线,把视线引入画面,但画面深处却没有更多的元素来支撑画面的表达。

继续前行……虽然走在桥上,但感觉身体已经被泡在海里


来到大桥弯度处,远处出现了另一座山和云雾。这两个元素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内容,大桥的弯延感更有视觉冲击力,路面作为引导线,让视线有了着眼点,同时也表述出大桥的高度。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路面在画面中的面积还是过大,而且路面上没有其它元素的出现,还是使画面显得空旷。由于机位太左,画面中并没有出现海面,这个元素的缺失,使画面在表达中,缺少了环境的交代。

再朝前走走吧……

快到大桥尽头的时候,合适的机位出现了。

大桥的弯延感虽然没有之前的夸张,视觉冲击力比之前的稍弱,但是大桥在画面中作为线条,在画面中更有延续性,视线会从左侧的桥体出发,经过桥尽头的亭子,再顺着山体上的线条,看到远处的云雾,然后把视线拉回到大海,再回到桥体上。视线会不断在画面中循环。

画面中从简单的大桥、山开始,不断地增加画面元素,使画面的表达更加的完善。


本期去拍小课堂:

仔细观察场景中的元素,如果元素不足以表达你思想的时候,就要在画面中做加法。拍摄时,不断的否定自己,会让作品更加经得起推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