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敬畏自然,在海边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

 nathan_sha 2018-08-07

暑假到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带着从小在钢筋水泥中长大的孩子去度假,亲近自然,是很正常的选择。


但现实永远比理想要残酷,大自然是人类诞生和成长的地方,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同样是同大自然的力量相抗衡的历史。借助群体和科学的力量,我们在大自然中逐步搭建出自己的立足之地,但是在那些文明尚未能达到的地方,人类个体的力量,在面对大自然时依旧是无比渺小的。


更可怕的是,已经熟悉无所不能的现代科技的都市人们,似乎总是忘记去敬畏大自然可怕的力量。比如每次小长假,都是我国各地登山救援志愿者们最繁忙的日子 —— 因为每个假期,都有很多大学生背个包,穿个登山鞋,拿根棍子,就无知者无惧地去爬野山了。


我们昨天写了上周末的两起儿童失踪事件(点击阅读:《一天两起儿童失踪。我们统计近2个月192个失踪事件,来看看原因》),其中说到,青岛所发生的悲剧,并不仅仅是因为家长的一时疏忽,还有表现出来的对于海边旅行缺乏必要的风险认知。这其实是我们身边大部分家长都可能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将具体聊一下,在大海等自然水域所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对于大部分都市居民来说,我们的游泳技能基本是在游泳池里训练出来的。但即便你在游泳池里随便游个几百上千米,也不代表有良好的能力面对自然水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的特殊情况。


在自然水域中,和游泳池最接近的,是湖泊或水库这种静止的水域。但即便相似,在湖泊水库中溺水身亡的儿童和成人,每年也有很多。这主要是因为虽然这类水域的表面看起来和游泳池一样平静,但却有游泳池中不存在的种种危险。


  • 未知的、突然变化的深度;

  • 被水草缠住或者被各种水生动物攻击;

  • 比游泳池更低,并且变化剧烈的水温;

  • 被水底尖锐的石头划伤、陷入泥中;

  • 各种污染物、病原体、寄生虫,尤其是大雨后很多陆地上的污染物和病原体会随雨水进入湖中;

  • 水下暗流。


这些很容易吞噬我们生命的风险,都隐藏在这如镜子般美丽的水面之下。



河流相比湖泊水库的风险程度会更高,因此除了上面这些问题,以及河流更容易遭遇排污之外,还会有水流影响。并且很多河流都属于“交通要道”,上面有各种船舶穿行。


但湖泊也好、河流也好,和地球的统治者、占据地表71%面积的巨无霸帝国 —— 海洋相比,同样不是一个量级的。游泳池、河流湖泊和大海,对比起来大概就像宠物猫、猞猁(Lynx)和美洲狮(Puma),都是猫亚科的表兄弟,但要人命的能力可差太多了。



要说内陆和都市人民不知道大海的恐怖,事实也并非如此,平时大家也是看灾难片的,如果大海是下面这个样子,大部分人都会觉是应该躲远一点了。



但大片中的视觉效果现实中很难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真正容易夺取生命的,有时甚至是这样风平浪静的大海。




那在海边玩耍、游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在海滩玩耍,以及下海之前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最基本的事情是,在允许游泳的海水浴场上玩耍和游泳,即便你不准备让自己或者孩子游泳,只是玩沙玩水,同样不要在禁止下海的区域。这些地方往往海况复杂,并且没有救生人员,一旦出事就很麻烦。而即便仅仅是在沙滩或者礁石上玩耍,同样也有落水的风险。因此这一条是最基本和重要的。


如果要游泳就需要换上合适的装备,比如合身的泳装,游泳镜,以及重要的一点,一个亮色,方便被人看到的游泳帽。


涂上防水防晒霜,充分补充水分和能量,夏天海边紫外线强烈,因此需要防晒和补水防止中暑,如果要下海的话,则要保证之前有正常进食补充能量。


不要饮酒,喝酒会损伤判断力,减慢你的反应,即便是之前只计划在海滩玩,也容易造成各种风险。此外摄入酒精会导致更容易散发热量,在水中更容易失去体温,这也是危险的。


了解当地的水文情况,包括是否有海沟、暗流、涨落潮的时间,风向等等。昨天的文章介绍了为什么退潮的时间不宜下水,同样的,如果有从陆地吹向海面的强风,也不适合下水游泳,尤其是那些带着充气救生圈或者坐在充气筏上的孩子,更容易被吹向深海。


即便只准备让孩子在沙滩上玩耍,也让他们穿上救生衣


当然还有这两天大家应该都已经记住的一点: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不能分心



如果你或者和孩子准备下海游泳,还需要知道这些:


再强调一次,只在有救生员监督的允许下海游泳的海水浴场游泳。


不要独自下海,要和家人或者朋友结伴,这样一旦出现事故,可以有人帮你寻求救援。


如上面所提示的,如果是在有吹向海面强风的天气,不要在海上玩各种充气设备。


避开海面船舶、帆板、摩托等出没的区域。


尽量不要在远离岸边的区域游泳,在海水中游泳损失体力远比在游泳池大,不要过度信任自己的游泳能力,先从短距离的游泳开始适应。


海水很多时候会比游泳池的水更冷,并且会有温度变化,因此如果发现感觉冷,不适,就要尽快上岸。


此外,今天一些公众号开始介绍关于“离岸流 Rip Current”的概念,这的确是海边需要注意的一种水流现象。在水下形成了一个小的“裂口”,从而产生强烈离岸水流,通过裂口将人推向海面远方。这是海边出现溺水意外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现实中的样子是这样的:


遇到离岸流不要紧张,我们翻译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关于离岸流中逃生方法的注意事项图,建议大家收藏传播一下。



此外,如果在海滩上出现意外,也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要提醒大家:


如果找不到孩子了,要马上先看海里。最危险的情况就是孩子溺水,而这也是最紧急的,需要立刻查找 —— 提前几秒钟找到,往往就可能避免死亡或残疾。


如果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比如抽筋、被退潮或者离岸流、强风推向远方,先别着急,如果有漂浮物,先马上抱住,然后尽量吸引岸上的人的注意力前来救援,保持冷静。


如果出现被水母蜇伤后呼吸困难,需要马上就医。


如果你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自己入水救援,而是马上呼救,寻找救生员,或者拨打急救电话号码。别将自己也陷入险境。


此外,平时有机会,可以去参加红十字会或者医院组织的心肺复苏等急救课程,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紧急情况。


祝大家平安。



最后放几个昨天文章中关于海边安全问题的经验留言,也希望在海边生活或者有相关经验的同学今天可以留言说明一下,让我们都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降低风险。



 



更多与灾害急救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急救”来查找。


  • 史上最2的官方急救教学视频,一起哼着Disco来救人

  • 拯救数万人生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暑假一开始,这张错误溺水急救图就又疯转了

  • 儿童地铁出行安全的10个Tips

  • 宝宝的切割伤和擦伤如何处理

  • 儿童烧烫伤的紧急处理及预防

  • 防触电!游泳安全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 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何自救

  • 防范灾难、家中应该储备什么

  • 孩子吞下口香糖会怎样

  • 干性溺水,二次溺水,那些不平常的溺水问题

  • 食品干燥剂为何会爆炸伤害儿童

  • 别再传播抗震活命三角区了,老实钻桌子才是保命关键



参考资料:

https://research.

https:///open-water-safety

https://www./travel/news-and-advice/how-stay-safe-sea-swimming-lifeguard-tips-rip-currents-inflatables-tides-a7863361.html

http://www./get-help/how-to-prepare-for-emergencies/types-of-emergencies/water-safety/swim-safety

https://www./travel/advice/Open-water-swimming-how-to-stay-safe/

http://www.fire./lifeguard/rip-current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