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在长江里还住着一群微笑的天使嘛?

 标准生活 2018-08-07

你知道吗

长江江豚,就是人们俗称的“江猪”

它们是生活在长江里的哺乳动物

铅灰色的身体,圆滚滚的脑袋

像是在微笑着的模样

就像一个天使般

生活在长江中



如今,它们的数量只有约一千头

它们离灭绝越来越近

可是你知道嘛

就在南京的长江中

它们轻跃的翻滚、嬉戏

无忧无虑的生活着

而这样的美景

需要大家共同的守护和关注




它们是长江里的旗舰物种

保护它们就是保护长江

保护长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长江里的微笑精灵


长江江豚,中国特有物种,继白鱀豚功能性灭绝后长江里仅存的鲸豚类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干流和部分支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目前已按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准进行保护管理。



长江江豚体型较小,成年体长约1.3-1.7米,体重约50 -70 公斤。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 


长江江豚全年均有产仔,4-5月为产仔高峰,每胎一仔。往往与母豚一起行动的其他江豚也会帮助照顾幼豚。幼豚很小的时候,母豚会让孩子趴在自己背上,呼吸时一起露出水面。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哺乳期幼豚若离开母亲,难以成活。


江豚母子,摄于南京江豚自然保护区 


由于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本是长江江豚的乐园,而现在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目前只有约一千头左右。



南京与长江江豚



很多老南京人都有在长江看到过“江猪”的记忆。其实,南京与长江江豚的渊源可谓深厚。


东晋文学家、科学家郭璞在《江赋》中就提到江豚——这是“江豚”一词最早出现的文献。郭璞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正式描述长江特有动物——白鱀豚的科学家。他的衣冠冢就在玄武湖公园。



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着一个“江豚形陶壶”,1960年在吴江出土,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由于有鸟喙形状的扁嘴,最初被命名为鸟形器。但是仔细看,除了狭长的吻突,它前额有圆形隆起的“额隆”,肥硕圆润的身躯下还有胸鳍。



而且你知道嘛?南京是全国唯一可以在城市中心看到长江江豚的城市。为更好保护长江江豚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2014年1月,南京市政府提出对江豚实施保护;当年9月,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


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西起江宁区新生洲,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邻,东至南京长江大桥,规划总面积86.9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30.2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23.66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33.01平方公里。

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