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 方剂是单味药向多味药使用发展的结果。“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前辈总结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医组方理论,概括为“君、臣、佐、使”理论。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臣药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是针对兼病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3种意义:一是佐助药,是加强君、臣药的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是减轻或消除君、臣药峻烈之性或毒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是根据病情需要,在方中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是引经药和调和药。 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若病情比较复杂,亦可用至二三味。君药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而且互相牵制,影响疗效。臣药可多于君药,佐药常常多于臣药,而使药则一二味足矣。 总之,在一首方剂中,君药是不可缺少的,而臣、佐、使是否均需具备,以及其药味的多少,则应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以及所选药物的作用来决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