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人在婚姻中受尽折磨却无法逃离?| 隐忍家暴

 月满西楼057 2018-08-08
京师心理

大学堂

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中,女主青豆最好的朋友结婚后一直幸福美满。直到有一天好友自杀,青豆才得知人前的美满都是假象,好友的丈夫对好友的肢体暴力以及经济控制才是光鲜表壳下丑恶的现实。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松子命运坎坷,经历的每一个男友几乎都对她实施了暴力,可是令人揪心的毒打结束后,松子却毫无怨言,继续默默付出、深爱着这些男人。

前不久大热的影片《神秘巨星》中,也多次出现主角爸爸对妈妈的暴力,每当主角愤怒不满,企图反抗父亲的时候,妈妈却总是反过来劝解她,并表现出对爸爸的服从。幸运的是,最后,作为一个母亲,她决定捍卫女儿的梦想,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丈夫,和女儿开始了新生活。

影视和文学作品,纵然不是完全真实的生活。但前几天学堂君看到的新闻着实让学堂君觉得现实远比小说更加魔幻——男子连捅女友六十多刀后,女友仍然无条件谅解了他,并且双方还承诺出狱后一起白头偕老。


一项持续两年半的研究对遭受另一半虐待的女性进行了追踪,结果发现,有43%受到伴侣家庭暴力的女性离开了原来的伴侣,选择一个人过(20%),或是建立新的没有虐待的亲密关系(23%);23%则继续与他们的伴侣一起生活,但成功地结束受虐生活至少一年;然而,三分之一的人仍处于遭受虐待的亲密关系中,要么作为受害者(25%),要么既是受害者又是施虐者(8%)[1]。

受到家暴的女性,不管她能否离开施暴的丈夫,在精神上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这其中就包括自我认知混乱、情绪问题、人际退缩,甚至暴力伤害他人(尤其是施暴者或子女)、自杀等其他极端行为[2][3]。

在面对来自他人这样沉重的伤害时,我们预期的正常反应应该是逃离和自保。为什么对这些女性来说,拿起法律和武器、动用亲朋的力量结束这种病态的亲密关系是如此的艰难,反而选择隐忍和自我欺骗来逃避呢?

“小时候我爸我妈就是这样的”

研究表明,一再隐忍丈夫家暴的女性受虐者,可能有过与家暴相关的经历[4]。

目睹过家暴的孩子,在自己建立家庭后,更可能将家暴视为理所当然。具体来说,幼年目睹过家暴的女性更可能隐忍家暴,而男性则更可能实施家暴。家庭暴力中选择隐忍很多女性受害者都目睹过父母之间发生的家庭暴力[3]。在儿童时期目睹的家庭暴力,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成年后对亲密伴侣使用暴力的态度以及道德推理[5][6]。

“都这样了,「好好活着」有什么意思”

经历了一遍遍的反抗失败后,不仅没有换来安宁,反而得到了更多的拳脚 —— 那反抗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多次挫折和失败之后,面对问题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女性受虐者,最终闭上了嘴巴。这是由于家暴的反复发生使得妇女的心理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认为家暴总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之前的一些反抗没有效果。使得被虐妇女更加的畏缩和无助,感到自己无法反抗丈夫的暴力行为,最终斗志被消磨殆尽,更无法逃脱丈夫对他们的精神控制。

习得性无助甚至让有一部分女性具有了间接自毁的行为倾向。与直接的自残自虐等行为不同,间接性自毁倾向是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主要表现为采取或放弃特定行动,增加自身的遭遇危险的风险,或者忽视自己的安全或健康[7]。

更可怕的是,这种间接性自毁与遭受家暴之间有相互的促进作用。她们的间接性自毁倾向使她们在面对家暴时,采取更悲观的态度,对自身受到的伤害也表现得更麻木。而受到家暴又会加重她们对自己的厌恶和蔑视,加剧她们的自毁型倾向[8]。

“我不知道怎么能逃脱”

受到家暴的妇女可谓画地为牢。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持续的虐待之间形成的恶性循环将她们牢牢困住,并日益无力摆脱。寻求法律和他人的帮助是必需的,但首先,要走出自己跟施害者一起画下的樊笼,实现精神上的自我拯救。那么,受到家暴的女性如何在精神上进行自救呢?

1. 提高自尊

低自尊的女性认为自己无力甚至没有资格反抗,从而更容易激发有虐待倾向的人的虐待行为,形成了一个家暴的恶性循环。

而对于遭受家暴的女性来说,丈夫会常常有意无意中给他们灌输“我是廉价的”这种信息,使她们自尊水平降低,陷入自我怀疑中,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成功反抗丈夫,自己只值得被别人这样对待。

自尊与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有关。要想提升自尊水平,最重要的是树立信心,去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找到自己自尊的支点。身处家暴旋涡的女性不要因为身处困境,就将受到的痛苦都归因于自己,自轻自贱,沉溺在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之中[9]。应该认识到,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应该为这一切负责的永远是施暴者。

2. 降低依赖性

在传统模式中,男性在两性关系中总是居于主导地位。哪怕到了平等民主的观念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仍有一部分女性在这种陈旧的观念下挣扎。受虐的女性常常过于依附于自己的丈夫,她们将自己视作丈夫的附属品,生活都以丈夫为重心。自己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和社会资源,甚至精神也不是独立的,使得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对自己的定位也越来越低。她们习惯于服从和依赖丈夫,以至于受到家暴时,他们无法马上采取正确的渠道寻求帮助,而是以一种接受宿命安排的态度,对丈夫的虐待逆来顺受。

因此,从观念上意识到自己是独立自主、与他人平等的个体,是降低女性对丈夫依赖性的第一步。这种观点的转变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在生活中践行这种观点,却很不容易。这要求女性把自己放到与丈夫平等的位置上,去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

可以想见,这对于正在遭受持续家暴的女性来说并非易事,但受害女性要想摆脱家暴这个噩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3.珍视自己

最后,尽管我们不愿承认,但有些人不离开暴力伴侣的原因,是她们自己本身对被抛弃这件事焦虑很高,让她们不想离开。

更糟糕的是这样的女性容易被占有和控制欲强的男性所吸引。男性侵犯式的嫉妒和监视使焦虑的伴侣感到安心,这种依恋类型的女性在过去受到的心理或生理虐待越多,越偏爱施虐的男性。如果这类妇女能够看到生命的宝贵,珍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才可能认识到伴侣对自己的行为是残酷而不公的。

珍视自己,就是要认识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个体,而不是可以任人轻视的对象。然后学会像爱父母,爱丈夫,爱子女,爱爱豆一样去爱自己。生活中多少人对自己所爱的人懂得去呵护、鼓励、付出,却对自己格外苛刻?殊不知,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怎能真心爱人,又怎能收获他人的尊重和敬爱呢?

受虐女性做出离开的决定很复杂,受到很多直接或间接因素的影响,肯定不像旁观者想象得那么简单。比如有些暴力伴侣在部分时间内,显得可爱而又体贴,使妇女认为间歇的暴力可能只是对方对亲密关系抱怨的偶尔宣泄而已;考虑到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任何投入都会化为乌有,离开的代价在妇女眼中可能会显得很高;妇女的经济状况在这方面也显得尤为重要,不够独立宽裕的经济状况除了如上所述会使妇女对丈夫产生过分地依赖以外,离开家庭的经济支出也可能太过繁重而使妇女无法克服[1]。

“你的身后不是空无一人”

拥有反抗的勇气确实很艰难。但是,即便短期的隐忍看起来更有好处,求助、离开等也是十分必要的。家暴受害女性从身心笼罩阴影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去的过程中对专业及非专业心理援助的需求也同样应该受到重视[10][11]。

当你发现身边有人正在或曾经经历家暴的折磨,你可以做的有:

1、 在态度上表现出对受害者的支持,不要再传播一些会对受害者增加心理负担的言论和风言风语。

2、 在受害者愿意的情况下,全面地询问了解家庭暴力受害女性遭受的暴力伤害并与他们讨论解决方法。

3、 建议她们接受心理咨询,告知她们现在较为成熟的接受心理咨询的形式有: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个体面询和家庭咨询以及团体咨询,并帮助她们了解相关信息。

家庭暴力是一个常不被重视,但危害性极大的社会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去关注家暴受害者女性的心理健康,相信随着法律、社会救助体系及社会舆论的进步,家暴受害女性作为一个特殊团体的权益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保障。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拥有挣脱束缚的勇气。



学堂君

耳熟能详的规劝就是“家暴只有0和无穷”。


有时候,学堂君也能理解那些去原凉、去容忍的家暴受害者,也不会轻易地劝别人分开或者离婚。毕竟人生都是自己的,那个人能带来的快乐和痛苦的比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最重要的是希望,受害者,在你明白你是痛苦更多、失望更重的时候,你能果断地选择离开。就像学堂君喜欢的阚清子,失望攒够了就分手,一样的果断。


参考文献:

[1]Rowland S.Miller,Daniel Perlman.Intimate Relationship(5th edition),375-377.

[2]范德章.(2005).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2 (4).

[3]张素娴.(2014). 家暴受害女性心理问题及其干预研究述评.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6(4),44-48;

[4]Pietri, M (Pietri, M.)[ 1 ] ; Bonnet, A (Bonnet, A.)[ 2 ].(2017).Analysis of early representations and personality among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 european review of applied psychology-revue europeenne de psychologie appliquee. 67,199-206.

[5]Backos AK.(2009). Indicators of PTSD in Draw-A- Person and kinetic family drawing with mother and children exposed to domestic violence. The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9(1).

[6]Hughs AR. (2002)The long-term effects of witnessing parental violence: an investigation of early adult male behavior, attitudes and moral reasoning.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12.

[7]Konstantinos Tsirigotis 1 , Wojciech Gruszczyński 2 , Marta Tsirigotis-Maniecka 3(2014).Indirect self-destructiveness and psychological gender.Psychiatr. 48(4): 759–771

[8]Tsirigotis, Konstantinos.(2018). Indirect Self-Destructiveness in Women who Experience Domestic Violence.The Psychiatric Quarerly. 2.

[9]张林. (2006). 自尊:结构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柏国平,陈满秀,王程燕.(1998). 112 例家庭暴力虐待案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3 ,180-181.

[11]张素娴.(2014). 家暴受害女性心理问题及其干预研究述评.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6(4),44-48.




作者 | Addsalt

编辑 | J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