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古代轻重家解析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08-08

  《管子·轻重甲》中提到“轻重之家”。轻重之家的思想主要保留在《管子》《轻重》各篇中,以及《史记·货殖列传》、《盐铁论》和《汉书·食货志》等的有关资料中。

  首先,“轻重”的意义。《货殖列传》说:“管仲修之,设轻重九府。”唐张守节《正义》:“《管子》云‘轻重’谓钱也。”所谓轻重,就是钱的问题。钱为什么叫“轻重”呢?《货殖列传》说:粮价贱,伤本(农业);粮价贵,伤末(工商业)。保证粮价平稳,那么“农末俱利”,所以是“治国之道”。这是治理国家所必须掌握的“轻重”。我们从《管子》一书中的《轻重》各篇, 可以了解在当时的条件下,轻重家有哪些思想,“轻重”概念有哪些意义。轻重主要是经济的问题,也涉及政治、外交等其他领域,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学的问题。

  一、谷与物的比价。二、由于土地厚薄不同,政府还应该用政策来调剂余缺。三、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也很大,政府要根据年景好坏收成情况,进行调剂。四、智愚造成贫富差别扩大,政府应当进行调节。五、物的多少与聚散,也会影响价格的贵贱,政府有作为,“贵贱可调”。六、根据能力安排工作,获取相应的报酬。七、君民的轻重在于得到多少民众的拥护。八、物价是变动的,轻重的标准不能固定,这是“衡无数”。

  其次,轻重原理的运用。在《管子》的《轻重》各篇中,讲了“轻重”的许多理论,更多的是讲“轻重”原理的运用。这些运用,是否合理,有待分析评论。

  例一:用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管子·轻重乙》载:齐桓公问如何才能提高粮食价格。管子根据“贵贱可调”和“聚则重”的理论,建议下令各级官员要储藏粮食。“令卿诸侯藏千钟,令大夫藏五百钟,列大夫藏百钟,富商蓄贾藏五十钟。”官大的储存多,官小的储存少,商人也必须储存。大家都“聚”粮食,这样,粮食的价格就提高了,农业的利益就大了。为国家储备了粮食,又增加了农民的利益。这是用政府的“令”来干预经济,提高粮食价格,使社会重视农业。

  例二:以经济手段颠覆外国。《管子·轻重戊》:桓公要收服鲁梁一个小国。问管子有什么办法。管子提出,鲁梁民俗为綈,綈是一种织物。桓公带头穿綈,大小官员也都跟着穿綈,百姓也穿綈。綈必须靠鲁梁来提供。“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綈矣”。桓公同意这一建议,过几天就穿上綈服。管子就对鲁梁的商人说,你们给我置办綈,我就给你赏钱。鲁梁之君不要向人民收取赋税,财政都足够了,非常高兴,“教其民为綈”。很多车马源源不断地从鲁梁将綈运往齐国。鲁梁全国人民都去生产綈。然后,管子建议,桓公穿帛,全民都改穿帛。并且关闭与鲁梁的通使,不再交易了。过十个月,到鲁梁看,他们因为放弃农业,陷入饥荒。“鲁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綈修农谷”,三个月产不出粮食。齐国规定:“鲁梁之人籴十百,齐粜十钱,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鲁梁之君请服。”鲁梁人来买,十斗一百钱,齐国人买十斗十钱,相差十倍。十分之六的鲁梁人都入了齐国籍。鲁梁之君只好表示臣服。同样方法,使莱莒之民降齐者十分之七,“莱莒之君请服”。这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富国,利用经济颠覆其他国家的做法。这也是利用没有远见卓识的当政者的无知所进行的带有欺骗性质的活动,使对方上当。

  例三:以名利激励军士。《管子·轻重乙》:管子建议将一年所收取的租金四万二千金“请以一朝素赏军士”。桓公同意,设坛,宁戚等都立于坛上,召集军士,管子向军士宣布:“谁能陷阵破众者,赐之百金?”三问不对,有一人秉剑而前,问曰:“几何人之众也?”管子曰:“千人之众。”“千人之众,臣能陷之。”赐之百金。……管子又问:“谁能听旌旗之所指,而得执将首者,赐之千金!……其余言能外斩首者,赐之人十金。”一朝素赏,四万二千金廓然虚。桓公惕然太息曰:“吾曷以识此?”管子对曰:“君勿患!且使外为名于其内,乡为功于其亲,家为德于其妻子。若此,则士必争名报德,无北之意矣。吾举兵而攻,破其军,并其地,则非特四万二千金之利也。”……行教半岁,父教其子,兄教其弟,妻谏其夫,曰:“见其若此其厚,而不死列陈(阵),可以反于乡乎?”“桓公终举兵攻莱,战于莒,必市里,鼓旗未相望,众少未相知,而莱人大遁。故遂破其军,兼其地,而虏其将。未列地而封,未出金而赏,破莱军,并其地,禽其君,此素赏之计也。”素赏,是还没有立功就给赏。赏钱是从攻打外国的获利中得以补偿。所有侵略战争,都是有利益可图的,没有人做赔本的生意。

  第三,轻重家与儒家、法家的区别。《管子·轻重甲》:“管子曰:‘……故为人君,不能散积聚,调高下,分并财,君虽强本趣耕,发草立币而无止,民犹若不足也。’桓公问于管子曰:‘今欲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不然,则世且兼并而无止,蓄余藏羡而不息,贫贱鳏寡独老,不与得焉。散之有道,分之有数乎?’管子对曰:‘唯轻重之家为能散之耳。请以令轻重之家。’桓公曰:‘诺。’东车五乘,迎癸乙于周下原。……桓公曰:‘请问轻重之数?’癸乙曰:‘重籍其民者失其下,数欺诸侯者无权与。……唯好心为可耳。夫好心则万物通,万物通则万物运,万物运则万物贱,万物贱则万物可因。知万物之可因而不因者夺于天下,夺于天下者,国之大贼也。……故申之以号令,抗之以徐疾也。民乎其归我若流水,此轻重之数也。’”

  这一段文字明确提出“轻重之家”这个名称,同时标出轻重之家的代表人物是癸乙。管子说轻重家能散积聚,这个轻重家的代表癸乙对于散积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积聚,就是物品滞留,积压物资,囤积居奇。一旦一种物品积聚,这种物品就会涨价。只要让它流通起来,就会降价。有好心,就可以做到让物品流通,降低价格,使人民得到好处。明明知道物品可以利用而不利用,就是损害天下人民的利益。损害天下人民的利益的人就是国家的大贼。因此,当政者利用政权,推动物品流通,人民就会像流水那样涌向自己,拥护自己,投奔自己。这就是轻重家所研究的内容。这也就是利用政权引导市场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

  轻重家与儒家、法家有什么区别呢?儒家讲德治、仁政、王道,都是讲的政治道德的问题,以及由道德引出的教育与文化的问题;法家讲以法治国,以法为教,“一断于法”,讲的是政治法律问题;轻重家讲的是用法令从宏观上调剂经济、控制市场,保证各行业人民的基本利益。简单地说,儒家重视的是教育、文化与道德的问题,法家关注的是法律问题,轻重家关心的是政治经济问题。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政治所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三方面的结合,才能治理好国家,可以说是缺一不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