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古镇 | 龙泉洛带

 徐平的书屋 2023-04-23 发布于四川

洛带镇,地处成都东外约25公里的三峨山之丘陵地带。“洛带”之称,早于唐末时的文献中已有记载。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学者杜光庭著述的《神仙感遇记》中记有:“牟羽宾者,成都洛带人也”。据此可推知唐代时已有洛带之地名。宋元时期,洛带设镇,属于成都府灵泉县,明代时改属简州(今简阳)辖。自唐以来,洛带一直是“东山”一带的大场。据传,当地制作的“甑子”曾远近闻名,清晚时乡场被称为“甑子场”,不过,其正式的名字为“镇子场”。民国时期,洛带镇为简阳县之大镇,镇子场置安镇保。1950年,简阳设立洛带乡,区乡政府驻在洛带场上的江西会馆里。1976年,洛带乡从简阳县划出改属成都龙泉,1985年改设为镇。

关于洛带之名的来历,多有故事传说。民国《简阳县志》中有记载:“相传武侯洛带于此,因名”。“洛”字,从“水”从“各”,意表交汇之河流。“洛带”,即相扣的条带。汉代时,鲜卑人腰束郭洛带,带扣装饰精美,显得富贵华丽,后郭洛带传入中原为汉人所好。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殚精竭力,重于成都周边乡地生产发展,以保障军需和民生,此时东山一带,草场丰富,适于马匹蓄养,皮革制作渐渐成为当地产业。“武侯洛带于此”,应非虚传。

成都经洛带,去简阳以至重庆方向的“东路”,是古时重要的快捷商道。民国《简阳县志》载:洛带“镇外即分栋山,周袤数百里,其路最险乃捷径也。”洛带承担了“东路”货物载运与集散、商旅停歇与休整,以及乡村农贸市场的功能。据地理之利,加之这里温和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自古洛带就是人居聚集地。上个世纪50年代东山灌溉工程施工中,以及近年来公路干道施工中,洛带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发掘出土了数十座汉代以来的历代古墓葬。众多的出土文物,也表明了这一带曾经有过的繁盛。洛带及东山一带,也是古时兵家必争之成都东部防御要地。宋元和明清时期,大量的文献中记录了洛带一地的风土人情。

明末清初,因战乱与灾害而荒芜的四川,迎来了大批来此拓土垦荒、插占落业的移民。湖广、广东、福建、江西、陕西等多省的移民,十亲九眷,拖家带口,迁徙于四川各地乡村。移民们同力协契,奋发进取,励精图治,为四川经济的复苏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来自闽粤与湘赣地区的客家人,恪守家规族训,团结乡里,重德修身,耕读传家,在巴蜀地区各移民聚集地长期保留和传承着其坚韧耐劳的精神和固有的风俗习惯。洛带,就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人聚集地。

客家人,祖居中原,因战争与社会动荡等原因,曾先后多次大规模南迁。最早的迁徙始于西晋,持续长达170多年,后又分别于唐、南宋、明、清等时期辗转迁徙至南方各地。“客家人”之称相应于“原住民”,迁徙并定居于闽粤湘赣等地的这些祖籍中原的汉人及其后裔被称作也自称为客家人。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移居南方的客家人又响应号召,纷纷举家外迁入川,形成新居地的“客家人”。从众多留存下来的移民家谱中可以看到,洛带人的移民先祖中很多为来自粤赣地区的客家人。如客家张氏,祖居广东龙川,其先祖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迁至四川;客家刘氏,祖居广东兴宁,其先祖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迁至四川;客家万氏,祖居广东长乐(今五华),其先祖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迁至四川;客家杨氏,祖居江西龙泉(今遂川),其先祖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迁至四川。

洛带旧时俗名“甑子场”中的“甑子”,是一个值得考究的古老词汇。“曾”、和“都是中国先秦时期就广泛使用的蒸食器具。“”字和”字带有“瓦”旁,表明早期为陶质器具。的上半部就是“”,用以盛放食物,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甑和的发明,说明了我们祖先于先秦时期就在烧烤和烹煮方法之外,会利用蒸汽加工食物了。后来,甑由陶质演变成为青铜质,又逐渐改变成木质。显然,木质甑子,使用更轻便,制作更简单,成本更低廉,更易于被普通百姓所使用。甑子,后来成为四川,以及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湖南、贵州等盛产水稻的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蒸制米饭用的炊具。这些地方,恰好是明清时期填川移民的迁入与迁出地,有理由给出猜想,四川一地所使用的“甑子”,或许包含了移民迁徙和多地域文化融合的历史信息。各地甑子场之地名,例如洛带甑子场、乐山甑子场、潼南甑子场等,几乎不例外地出现在明清时期,这大概也能佐证这种说法。

清中期至民国时期,是洛带街场建设发展的鼎盛时期。来自外省各地的移民,先后建起了各省同乡会馆——广东会馆(南华宫)、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禹王宫)、山陕会馆(秦晋宫)。至清末,形成了“一街数巷”的镇场街道格局,古街巷包括上街与下街、北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巷、柴市巷、马槽堰巷和糠市巷等。“一街”指主街,即上街和下街,为东西向。早期各街巷路道都是石板铺设,进出镇场的各道口还设有栅子门。清代与民国时期修建的各色民居建筑,高低错落,比邻联排于街道两边。众多建筑物中,最为显眼的就是几大移民会馆。

广东会馆,位于上街即老街东部,修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光绪年间有增修。会馆为两进合院形式,主体建筑由山门、戏台、前中后三殿及两边厢房与庑廊组成。歇山式重檐屋顶,檐角高挑,琉璃筒瓦覆盖,金碧辉煌,建筑里外满是石雕与木雕装饰,曲波式封火墙高大厚重,整体建筑气势宏伟。广东会馆门柱上有一幅对联:“系衍曹溪,恩流洛水;宗传梅岭,泽荫巴山。”江西会馆,位于上下街交汇处江西巷口,修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会馆为两进合院形式,主体建筑由坊门、戏台、前中后三殿与左右厢房组成。不同于其他会馆,江西会馆里有两个戏台,其中一个戏台位于后院之中。江西会馆建筑十分考究,墙垣高大,徽派建筑特点明显,雕梁画栋,装饰精美。湖广会馆,位于下街口,邻近江西会馆,修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末该会馆毁于火灾,民国二年(1913年)重修,其主体建筑包括坊楼、戏台、中后殿、两侧厢房与庑廊、东西套院及后院。相对于广东会馆和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带有清晚民国时期建筑特点,朴实稳重中略显洋气。湖广会馆中有一幅对联:“传子即传贤,天下为公,心同尧舜;治民先治水,山川永奠,泽重湖湘。”山陕会馆,为陕西与山西籍移民所建,经不住岁月消磨,早已没有了踪影。

民居建筑中,最为阔气的是“巫氏大夫第”,即洛带巫氏祖居。巫氏祖居位于下街口湖广会馆对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巫氏先祖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从广东长乐迁入四川,第二代后人巫作江随其叔父在洛带经营酒业,巫家经商有道,财源日丰,渐成洛带资藉豪富。巫作江发家后,广行善举,博施济众,为洛带镇场建设与乡学开办做出显著贡献。有鉴于此,清政府诰赠他为“奉直大夫”。家族显赫,名德重望,据称,洛带巫氏族人中曾先后产生多名大夫(清时五品以上高级文官)、两名儒林郎(文散官名,清从六品)。巫氏祖居为复式合院形式,曾有大小房屋200余间,包括商铺、正房、厢房、厅堂等,建筑宏大,装饰精巧,实为客家民居建筑之典范。此外,镇上的“刘公馆”、“郑家祠”等也是客家民居建筑中工造精致之作。

燃灯寺,为洛带镇上最为古老的建筑,原址位于镇东三峨山上,早为隋开皇时期修建的“信相祠”。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被御赐“瑞应禅院”之名,香火曾盛极一时。红墙碧瓦,石阶曲道上的瑞应寺很是显眼,大门外曾刻有楹联:“万里河山收半壁;满林风雨护三峨。”历经兴废更替,明末时该寺已凋敝残破。清初移民的到来,礼佛之风再次兴起。清中期,当地信众集资捐款对该寺进行了恢复和修缮,并供奉燃灯佛于其中,“燃灯寺”之名从此沿用了下来。燃灯佛,又称锭光佛、普光佛,为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地位尊贵。1981年,燃灯寺搬迁至场北现址。

洛带公园,是甑子场里一处富有幽情雅趣的地方。该公园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当时的洛带团总、镇长刘惠安引领众人集资所修建。园内绿木成荫、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甚是疏朗雅致,从凤仪巷和柴市坝都可以进入公园内。园内曾设有“女茶社”,该茶社是当地妇女休闲品茗的地方,不纳男宾,旧时客家规矩与礼节于此可见一斑。园内曾建有青瓦四合小院“凌翠楼”,设为图书馆供乡人免费阅览。节日里,各剧社也在公园里搭台唱戏,场面十分热闹。柴市坝农贸市场,是四乡八里集中赶场的地方。逢场天里,从柴市坝到公园的路段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很多人会涌进公园里喝茶、聊天、听戏。直到现在,洛带公园仍是甑子场里老人们常来常往之地。每天,都有很多老人,青衫素褂,在这里喝茶、打牌,客家乡音,低声细语,乡风乡情十分浓厚。

洛带公园旁为洛带小学。该小学的前身为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三乐书屋”,“三乐”,语出《孟子》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当地乡贤义士资助下,该书屋建筑颇有规模,清同治元年(1862年),“三乐书屋”更名为“凤梧书院”,设为简州官办学堂。民国时期,该书院又先后易名为“洛带镇学校”、“简阳县简易师范训练班”,上世纪中期,又改名为“简阳县第十四区中心小学”。清晚时期里,先后有为数众多的学子从这里修读出来考取功名。客家移民一直保持着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兴教办学,蔚然成风,洛带镇各村曾经设立的私学就有10所之多,例如巫氏祠堂里就设有私塾,供同乡族人子弟就读。

早年,洛带还会定期举行各种民间活动,如童子会、文昌会、盂兰盆会、鲁班会等,逢年过节,还会有很多客家民俗活动。每年七月的“水龙节”,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宝胜村刘氏家族的先祖为清初从江西赣州府安远县南水乡迁来此地的客家人,刘家“舞龙”之习俗即是从江西原居地带入洛带的。“刘家龙”现已成为洛带的文化符号。保留较为完整的古街古建,以及特有的客家文化,将是洛带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