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古镇 | 乐山西坝

 廿氏春秋 2018-08-08

清流湍急,发源于峰顶山北坡的沫溪河,迂回曲折,穿峡过岭,从西向东在西坝处汇入岷江。这条溪河,滋润了沿途两岸大片土地,也给古时大渡河和岷江两河间山地乡人来往提供了舟船方便。西坝,正是沫溪河与岷江相汇处围出的一块平坝,此处码头场则承接了本埠与外埠商货的集散功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自古就为市集要地。


 

西坝一地,先秦时为古蜀国所辖,秦灭蜀后,为蜀郡南安县辖,汉时为犍为郡南安县辖。历朝历代,辖属关系多有变更。元至大四年(1311年),此地归四川行省嘉定府犍为县辖。明时设西坝铺,清初置西坝场,后改设为西溶乡。民国初,置西溶镇,为上川南道犍为县辖,后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第五区。1952年,西溶镇划归邻旁的桥滩,即乐山专区五通桥市,五通桥市后改名为五通桥区。1994年,西溶镇更名为西坝镇。



 

早在汉代,西坝一带就是人居聚集地。这里出土的东汉崖墓中的陶棺,以及其他陶瓷器物,表明了这里在汉代时就是窑器生产地。五代以来,一直到宋元时期,当地的黑釉瓷更是名声远扬,规模生产并广销至各地县乡,旧窑址中遗留下来的鼎、樽、罐、瓶、钵、炉、壶、碗、盏、杯、盘、盒,以及冥器等各类器物,品种繁多。大量的生产供应,必定有大量的消费需求,西坝历史上的繁荣由此可证。



 

明末清初,战乱扰川,西坝一地也未能幸免于难。民生凋敝,田地荒芜,数里之内难见人烟,民国《犍为县志》记载:犍为县“明季原额人丁五千六百六十三丁,内除逃绝女口,折去五百二十六丁,实在仅五千一百三十七丁,其间因乱骤减之故,可见一斑。”清初,湖广、广东、江西等多省移民先后迁至西坝落业。外省移民在西坝场的振兴与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坝老场,位于踏顶山下的一块平坝区里,当地人称之为“上坝”。“上坝”是与“下坝”对应的,“下坝”则是指老场外岷江与沫溪河相夹的一块平坝区。清晚民国时期,当时的西溶镇渐渐扩大,将“上坝”与“下坝”连为一体。依山傍水,土地肥沃,西坝一带适宜水稻、油菜、生姜、花生、烟叶,以及各类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是理想的人居之所。



 

明清时期,西坝西部山区里的煤炭漕运及其周边地方盐茶产品转运,都依靠沫溪河与外部来往,沫溪河与岷江交汇口的西坝码头场渐成重要的商埠和民居集中地。贸易兴盛,人口剧增,随之镇上大兴土木,成片的青瓦土木民居平地而起。鳞次栉比的民居间还夹杂着很多公共建筑。时至清末,西坝场内外分布着有圆通寺、正觉寺、魁星阁(魁山庙)、禹王宫、南华宫、文武宫、川主庙等多个宫观寺庙,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一带为著名的儒释道之宗教胜地,香火旺盛,笃信者众。至民国初期,场上建有文明街、大正街、清正街、兴发街、兴隆街、兴顺街、顺河街等多条青石铺砌的街道,形成了茧市、米粮市、炭市、草帘市等多个乡村集市。



 

民国时期,西坝场的繁荣达到高峰,其繁荣与一江之隔的桥滩和竹根滩(即今五通桥)有关。岷江流经这里河道变窄,水流湍急,且因季节变化而涨落无常,历史上两岸来往多在上下游远处,绕道且费时费工,因此,西坝处设渡就显得尤其重要。清晚至民国时期,西坝共有4个码头,分别是沫溪河口的沫溪渡、岷江上的西坝渡、沙嘴渡和铁蛇渡。桥滩及其周边盐化资源丰富,凿井煮盐的历史可上朔至秦汉时期,清朝时更形成了全国有名的盐业生产和集散地,到了民国时期,盐业发展达到鼎盛。当时,沫溪河上游的踏水场山里有凤来煤矿,所产煤炭通过窄轨铁路运至天仙桥,再从天仙桥处上船顺沫溪河运至西坝岷江码头。桥滩、竹根滩、牛华一带的盐灶所用煤炭,大多从该码头运过去。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民生保障必需品,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1941年,国内多地沦陷,国民政府遂将盐务总局设在五通桥,总理全国盐务。盐业带动了相关产业,一时里,各地来人纷纷涌进五通桥,自然一河之隔的西坝场也应接不暇,商业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当时,西坝岷江边还有建有一座煤焦油提炼厂,系战时内迁工业厂。该厂日处理原煤近20吨,煤炭的高消耗量也进一步提升了此地煤炭运输能力和码头集散能力。




 

西坝场老街里的旧民居,以平房为多,少数带有低矮的阁楼。夹杂其间的偶见个别高墙阔院,遗留下来的老砖旧木,显示出其历史的久远。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有过多次翻修和扩建,如今的西坝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桂花树街、岷溪街两旁可看到不少高大的和新式的建筑,一些民居也改造成了漂亮的洋楼。与此同时,仍能见到一些街巷保持着旧时的模样,大河街、民主街、翻身街,各类清代与民国建筑在世易时移后依然还有很多留存。木板槅门、前屋后院,雕花的窗棂,虚掩的“腰门儿(半截门)”,这些建筑制式与红砂石板街道一起突显出其古风古韵。




 

在当地人的记忆里,“赖公馆”和“陆砖房”为西坝场最豪华的两处建筑。四周有围墙的“赖公馆”位于场镇一巷子中,建于民国中期,公馆大门为西式门楼式样,进门为庭院和水池,里面为带有回廊的三层式坡屋顶洋楼,柱栏窗棂各处无不透显西洋元素,各类雕饰精美雅致。主楼后面有一天井,另有多间平房排列其后。据说,“赖公馆”的主人赖殿坤曾服役于军中,后辞官回乡,在西坝场经商开厂多年后成为当地富豪。故人已去,但透过洋气十足的“赖公馆”,似能让人感知民国时期西坝乡地之追逐时尚,敢为人先的风气和潮流。“陆砖房”为清代中晚期所建的、带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四进式传统合院。整个建筑包括门楼、前厅、厢房、正屋、后屋、侧房等,院内有多个天井。之所以被称为“砖房”,盖因其院墙为青砖所砌。经年历时,“赖公馆”和“陆砖房”损毁殆尽,但其曾经的华贵,已经能证明西坝往日的隆兴。



 

老街里有多个茶馆,当然都是老房旧屋,只是有的保持原状,有的略加装饰。茶馆门前用竹竿撑着篷布遮阳,竹椅和方桌,外裹着厚厚的包浆,摆在屋里屋外,遇在赶场天,更是占据半条街巷。茶客自然多是本地居民或赶场来的乡民,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牌,或听听票友的清音和高腔,或到旁边的理发店里剃头刮面,那都真是一个美美的享受。赶场中换点闲钱,老夫老妻,或邀上三两相好,去小饭馆里喝上几杯米酒,其乐更不待说。老街里还有一个篾器摊市,地上摆满了各种竹制器具,全手工活儿精细制作,给人乡风乡情之印记更加深刻。现古镇上居住的多为老人,等闲家户,朴实安分。巷弄庭堂、床几桌椅、坛罐筲筐、锄镰镐锹,还有那鸡窝燕巢、土灶石缸,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习惯。西坝的故事,由此而生,也因有这些老人旧物而更加有滋有味,更加精彩。





 

思古悠悠,西坝最值得书写和颂扬的当是其陶瓷制作历史。清同治《嘉定府志》中有记:“西溶三山,(犍为)县西北五十里,曰底,曰中,曰巅,土细而白,居民作陶,咸取足焉。”此地含硅瓷土蕴藏量丰,加之煤炭资源的富有,自古西坝区域沫溪河右岸坡地一带就是主要的陶瓷生产地。东汉时,这里的陶器就销往周边各乡。五代以后,本地黑釉瓷,以及“西坝窑”中的褐釉瓷、窑变釉瓷、花釉瓷等,更是享誉四方,销往省内外各地。近年来,在西坝镇庙沱村、建益村都有瓷窑遗址发现,其中包括5座南宋至元代的窑炉。


图片来源:网络

源自:巴风蜀韵,作者:徐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