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典型英雄陈汤

 tiemuzen 2018-08-08

      相比于霍去病,陈汤的名声小得多。主要原因在于陈汤的身上毛病多。虽然常言道:“瑕不掩瑜”,可毛病多了肯定会让文人们为难,不好树立高大的形象,于是陈汤原本应该赫赫的名声大打了折扣。虽然他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流芳百世,他的名字却渐渐被遗忘了。

       陈汤小时候勤奋好学,但家境贫困,以至于有时要当乞丐才没饿死。陈汤成年之前的贫困、被人鄙视,造就了他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的性格。他的一生几经沉浮,一旦有机会就会情不自禁地贪腐。
陈汤第一次进京时遇到了富平侯张勃,张勃赏识他的才华,向朝廷推荐了他。在等待朝廷任命时,陈汤之父去世了。为了好不容易等来的仕途机会,陈汤没有回去奔丧。结果被人举报,不仅因为不孝入狱,张勃也由于举荐不当被削减食邑二百户。后来陈汤又被举荐,终于当了官。经他一再要求,终于作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和校尉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当时的西域,郅支单于用武力征服了一些小国,日益做大做强。他囚禁、杀死、侮辱汉朝使节,甚至流露出取代大汉天子的野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甘延寿、陈汤带着一支人数不多的护卫军队来到了西域。通过观察分析,陈汤发现了郅支单于的弱点:他手头还没有坚固的城池,没有善用强弩的将士,而且和周边诸多小国有仇……陈汤觉得此时正是消灭郅支单于的大好时机,假如不抓住,日后等他继续发展起来,势必真正威胁到大汉。

      考虑到朝廷机构臃肿,遇事很难决断,陈汤假传圣旨,调动汉朝屯田的军队,又召集乌孙等受郅支单于压迫的小国参战。 联军迅速抵达位于如今哈萨克斯坦南部的郅支城,经过激战顺利破城,诛杀郅支单于王室一千五百一十八人。

  陈汤回到京城后,中书令石显、匡衡揪住陈汤假传圣旨的大罪,力主功过相抵,不杀头就等于给了重赏。由于元帝内心觉得陈汤功大于过,最终还是封陈汤为关内侯。成帝刘骜即位后,丞相匡衡又向成帝起奏陈汤私藏战品的事,于是陈汤被免职。几年后,在大将军王凤的奏请下,陈汤复出任从事中郎。陈汤在工作上表现出色,可最终因为受贿而再次免职成为平民,直到去世。

  陈汤的对头中,石显一生以整人为乐事。与他稍有过节的被他整;抢他风头的,他也不放过。匡衡因为“凿壁偷光”而名传千古,但做上高官后,他也嫉贤妒能,打击过不少功臣。陈汤固然贪财,石显、匡衡之贪腐,恐怕又在陈汤之上,所以他们攻击陈汤,显然属于贼喊捉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