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脉冲星——转动的中子星

 汐钰文艺范 2018-08-08

“脉冲星之母”乔瑟琳·贝尔

  如何寻找中子星呢?有科学家指出在蟹状星云中有一颗中子星。他们的猜想推理如下:在恒星的核燃料耗尽后,恒星中心部分坍缩引起超新星爆发时,向中心坍缩的质量超过1.4个太阳质量,而又小于2.0个太阳质量时,自由电子的压力不能抵抗强大引力而继续坍缩,导致原子核破裂,电子和质子作用变成中子,形成中子的海洋,最后因为中子所产生的压力可抵抗引力而使坍缩停止,从而形成稳定的中子星。

  重大的天机总是不期而遇。1967年夏天,机会终于给了有心人,回报了天文学家们耐心的等待。那时,英国剑桥大学女博士研究生乔瑟琳·贝尔女士和其导师休伊斯教授搜索天空的射电闪烁信号。贝尔注意到一系列的周期流量变化,呈现出大约1.33秒间隔,且有极其稳定的脉冲。后经过一系列认证程序,这便是检测到第一颗脉冲星(即转动的中子星)的记录。这一发现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是天文观测第一次获得这样崇高的荣誉。

  1967年,脉冲星被认证为转动的中子星,其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四个重要天文学发现之一。接下来,天文学家将目光投向中子星的“母亲”。其前身星到底是什么?中子星诞生后,其附近的遗迹是什么样子?难道1054年的“客星”与中子星存在必然联系吗?1968年,美国天文学家使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其305米口径是当时世界最大——不出预料,他们在蟹状星云中发现了一颗脉冲星(编号PSRB0531 21),即Crab脉冲星。这一事件振奋人心,它解答了天文学家的长期困惑——客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自此,客星与脉冲星的前世今生谜底告破,那颗1054年的“客星”是一颗“吉星”,不是“克星”。它为人类认识恒星演化终结,提供了第一手参考样本。

  星期文库

  天眼识天机之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