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你身边的四种人不可不防,遇上了千万绕道而行!

 尤里蒙提 2018-08-08

李耳,道家的鼻祖,后人称之为老子。老子认为,成大事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需要洞悉人心、慧眼识人的本领。人生在世,如果能辨清善恶忠奸,认清不同的人,防患于未然,想必能鹏程万里,少去许多麻烦。

有四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你身边有这四种人,不可不防。

一、口不把风的人

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释义: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口不把风、乱嚼舌根的人,说话、做事不经过大脑思考,一般他们爱勾心斗角,说三道四。与这类人一起共事,会让人十分痛苦,什么事都不能与他们交流,什么话都不能说给他们听,很容易因为你说错了某句话,而因为他们的传播变了味,以至于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与这类人交往过密,很可能因为对方的口无遮拦,而且分不清轻重缓急,泄露你重要的信息或者不想让别人知道的隐私。

二、欲求不满的人

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释义:罪莫大于放纵欲望,祸莫大于不知足,错莫大于贪婪。所以知足才会有长久的富足。

老子认为,自古成大事者,是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并顺其自然、知足常乐的智者。在人的一生中,如果任随自己的欲望行事,那么这个人就会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从而做出损害别人利益的行为。试想,如果你的身边有这么一个人,贪婪成性,欲求不满,他们以利益为中心,你还对他有任何的指望吗?

三、品行不端的人

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释义:拥大道没有亲疏,永远伴随着德善之人。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上天对善恶不分亲疏,但是会眷顾善良的人。同样的道理,品行不端、劣迹斑斑的人,往往会受到惩罚。这类人不分善恶美丑,行为举止令人作呕,臭名远扬。与之为伍,会沾染上不好的东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坏容易学好难。就算你能出淤泥而不染,与他们混在一起,在别人眼里,还能落下个什么样的名声?还是离这种人越远越好。

四、狂妄自大的人

老子曰: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释义: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就是有毛病。

老子认为当一个人身居高位、有权有势之后,内心难免膨胀,产生骄傲自负的情绪。很多人从高处坠落,就是过度地张扬导致。在富贵时,还能保持谦逊有礼的,是道德高尚的真君子。反之,有些人,不管是身在富裕和贫穷之中,都一副趾高气扬的姿态,令人反感。这类人狂妄自大,自以为是,他们轻视不如自己的人,还会仇视,厌恶比自己优秀人,甚至嗤之以鼻。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平凡的世界,永远没有自以为是的资本。

以上这四种人,遇上了千万绕道而行,让你少奋斗二十年!你身边有这四种人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