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心勃勃”的产业集聚——台湾宜兰县全域工业旅游启示

 非凡空间书馆 2018-08-08

宜兰,位于台湾省东北角,东临太平洋,三面环山,城区位于中间的兰阳平原,属于“北北基宜”(台北市、新北市、吉隆县、宜兰县)都市圈中的一员。与台北直线距离50公里左右,北宜高速公路至台北40分钟车程。


一、宜兰——台湾的“心灵之乡”


宜兰不管是地理或是人文、历史,各方面均可称为是台湾的缩影。雅致的景观、洁净的环境还有质朴的民风、传统的艺术,使得宜兰留下了台湾人的“心灵之乡”的名号。

由于大地的脉动和海浪、季风等侵蚀搬运作用,宜兰形成了台湾其他地方少有的独特景观,同时也成就了在地文化的特殊性,是体验台湾文化古早原味与自然田园风光最适宜的一处旅游亮点,有人说,到宜兰旅行,就是体验台湾旧生活的点滴:宜兰拥有全省唯一的戏剧馆——台湾戏剧馆,其中著名的歌仔戏,是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类型;拥有台湾最大、最多的公园,如罗东运动公园;也是传统艺术中心所在,饱含台湾传统历史、艺术……。此外,宜兰经济结构在台湾也颇具代表性,被称为台湾经济结构的缩影,基本上是纳入台湾整个经济结构转换框架的。

然而这样一个台湾不可或缺的提供丰富观光休闲体验、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在30年前还仅是一个交通不便、发展落后的传统农业县。在宜兰历届政府对环境和旅游的发展的重视下,成就了宜兰观光大县的形象。1995年,宜兰制定了“宜兰县观光发展整体计划”,自此宜兰市区成为文化、商业中心及观光都市。为保障旅游质量,宜兰成立诸多质量保证协会,包含衣、食、住、行、乐等层面,例如宜兰县商业旅游公会、宜兰县休闲农业发展协会以及观光工厂发展协会等。宜兰县政府除了努力于旅游观光的硬件建设上,每年还举行一连串的观光活动,四季皆有主题性大型活动,春天的绿色博览会、夏天的宜兰国际兰雨节、秋冬的冬恋宜兰温泉季及冬末的欢乐宜兰年活动等。

但整个台湾省的观光竞争非常激烈,同质性较高,宜兰以一个台湾偏远、穷困的县市,逐渐成为台湾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其成功在于,跳出旅游发展旅游。

在体验经济的时代,游客往往更强调心灵感受与现场体会,而非生理满足与物质享受。基此,宜兰建立了旅游横跨一级、二级与三级产业的价值链,生产、加工、贩售一条龙提升产品或服务的附加价值,发挥综合效益,并将创意与体验的元素融于产业体系中,形成与众不同、独具一格的产品,由此大大的提高了产业产值。

同时,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宜兰的旅游发展方向的驱动下,宜兰的旅游经济特征完全走向了以体验经济为主导,强调旅游过程中的情境、场景消费,非常重视旅游产品的创造力与创意。


二、宜兰的观光工厂——“野心勃勃”的产业集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凭借着代工模式和出口导向的政策,通过为先进地区的厂商代工建立了竞争优势,工业经济也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但台湾厂商长期依附在生产驱动的产业链中,以至于在工业浪潮过去之后,留下了一大批即将被淘汰掉的工厂。于是在时代的变迁中,台湾许多工厂力求突破营运瓶颈,效仿已在欧美、日本蔚然成风的“观光工厂”和日本的“工厂见学”,转型为保有生产制造又开放厂区观光的“观光工厂”。

宜兰作为台湾许多传统工业发源地,具有发展观光产业的先天优势。目前宜兰县内共22家观光工厂,并以打造台湾密度最大的观光大县作为目标。22家观光工厂及其产业简介如下:

01

藏酒酒庄


台湾宜兰民间自营的第一家以绿建筑概念为主轴的酒庄;台湾第一家农业生产+酿酒加工+ 体验休闲(知识、技能、休闲及品味绿生活) 的农村酒庄。运用台湾在地农产品和宜兰水,分别酿造出金枣酒、梅子酒、葡萄酒、五粮液等多样酒类,并引进乡村品酒文化,不定期举办各类餐酒会。酒窖内整齐排放着橡木桶和丰富多样的酒收藏品,透过专业解说及品酒活动、DIY的安排,可以让大家对东西方的酒文化能够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喜好。卖场区和品酒区各自独立。一楼可以品酒、买酒。二楼部分是藏酒山林咖啡。



02

花旗参馆


亚洲区唯一花旗参概念馆,该工厂系大地天然生物科技公司与美国许氏参业集团合作,导入该集团专业技术与原料,于宜兰设立台湾唯一的花旗参主题馆,让消费者在台湾宜兰就能购买最正宗的花旗参产品。添加人参的零嘴、坚果类、人参冰淇淋等各式伴手礼。



03

橘之乡蜜饯观光工厂


橘之乡蜜饯形象馆是全台第一家蜜饯观光工厂,里面设有咖啡馆,另外还有金枣蜜饯DIY体验活动,可以了解蜜饯的制作过程。



04

莎贝丽娜精灵印画学院


由美吉乐企业自创的MIT品牌,美吉乐成立二十余年,深厚的研发能力、技术成熟、品质精良,并拥有多国水晶透明印章及多用印台的独家专利认证;几年前因响应观光政策而成立印画文创体验馆,对外开放观光且提供印画技巧体验课程。'莎贝莉娜'缘于安徒生童话故事'拇指姑娘',借由精灵们喜爱美好、温馨纯真的形象来推广生活印画美学,非常适合亲子同乐。



05

菌宝贝博物馆


全台湾第一座以微生物为主題的博物馆,成立于2011年,由拜宁生物科技集结來自美国和台湾的顶尖微生物科学专家们设置成立。博物馆的名称是取其闽南语“真宝贝”的谐音,表达珍贵之意。馆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提供丰富周全的菌知识,希望能借由参观导览,以轻松的方式让大众对微生物有更近一步的了解。馆内有两项世界第一:拥有3500年历史的牛樟芝雕刻品,和牛樟芝子宝体培养技术。馆内也提供多项DIY活动,有女性保养品和罕见的北虫草接菌培养。



06

亚典蛋糕密码馆


欧式空间的主题装饰优雅,现场还有DIY体验区,也可试吃各式各样的蛋糕。造型最特别的就是「团圆年轮」,长长一圈又一圈的,是史上最耗时、最难做的蛋糕!馆内规划:蜂蜜蛋糕文化展示区、文化导览简报区、现场蛋糕烘焙展区區、DIY区等



07

金车宜兰威士忌酒厂


宜兰员山的「金车宜兰威士忌酒厂」,采用中央山脉与雪山山脉的清澈水源,孕育口感醇厚的金车威士忌,不仅可亲身体验KAVALAN WHISKY的制造流程,还可参观兰花园,和伯朗咖啡。



08

台湾足鞋健康知识馆


隶属于达特富科技有限公司,为让民众了解足部健康的重要性及如何选购好鞋,由经济部专案辅助成立的台湾足鞋健康知识馆,结合其研发及足部医学的专业,达到教育体验与游戏学习。馆内规划了详尽的足鞋知识流程,包括足部疾病、鞋垫材质及选鞋原则等。馆内开放观摩走廊让民众参观足鞋的制程,且全程皆有导览解说。

各式DIY活动:民众可在现场门市挑选喜爱的鞋款,馆内亦可提供量身打造的手工鞋垫和鞋子。馆内设计了一连串DIY体验供民众选择,包括足骨拼图游戏、健康鞋垫DIY、小石膏脚彩绘、个人取模石膏脚彩绘等。



09

玉兔铅笔学校


玉兔文具是生产台湾第一支原子笔的老工厂,陪伴许多人成长的文具老品牌,从传统制造业,转型为兼具创意与怀旧文化的观光工厂。



10

罗董养生馆观光工厂


民国97年本着精益求精的动力,结合罗东地名故事,推出「罗董LOTON」有机豆奶。位于罗东镇火车站前精华区,占地约1500平,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展示馆、生产线参观区、休闲旅游餐厅,供应以豆奶及皮蛋入菜的风味餐饮、宜兰伴手礼,并提供豆奶缤纷乐並提供、彩绘钥匙圈、咸蛋超人、生态水世界及手工豆花、手工豆腐、公仔彩绘、爆米香等DIY体验。所有馆区都是符合环保风潮,利用农会闲置仓库整修而成,开放游客参访,并受理学校户外教学预约行程。后期还规划有农村二十四节气生活馆及地方特产馆,提供游客「吃皮蛋、喝豆奶、玩体验、乐逍遥」的多样化的吃喝玩乐的体验。



11

东和食品


东和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65年,原以国内农产品加工出口外销,但原料产量不足及品质不易控制,因而利用宜兰县苏澳港的水产来加工转型为水产品销售,在历经百折不挠的测试、改良,不停强化品质并开发新品项,短短几年內,加工技术不但独步全台量化产制,亦通过国际多项认证,怀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东和在1984年更设立冷冻食品加工厂,引进时下最新颖的冷冻设备,投入加工冷冻鱼饵及食用冷冻鱼的行列。



12

博士鸭观光工厂


鸭掌兰阳名产之一,具有百年悠久历史,也是全台家喻户晓著名之特产品,博士鸭观光工厂可以观赏到台湾养鸭史的点滴,有“土产”与“教学”兼备的欣赏

各展馆简介:

博士鸭王国-博士鸭企业简介

赏心悦目-鸭掌介绍

研发中心-工厂制程参观 

博士鸭之村-博士鸭之歌教唱及鸭相关艺品有趣呈现

博艺品-DIY教室(彩绘鸭、彩绘蛋、咸蛋制作、美食制作)

博士区-鸭知识形象区、DVD视讯中心

博士鸭百货区-产品品评



13

梦田观光米厂


宜兰县唯一一个以稻米产业为主的观光米厂。系由原宜兰县五结乡农会孝威谷仓转型而来。孝威谷仓规划为梦田观光米厂后,希望介紹大家认识平常所吃的白米饭由何处而来,带领大家认识粮食仓库、低温冷藏桶、干燥机房、碾米厂、稻谷到白米的加工过程。现场活动也包含了DIY体验碾米及DIY自制饭团等活动,并现场示范如何煮出好吃的米饭。



14

虎牌米粉产业文化馆


一家介紹米粉产业与饮食及品牌经营者文化的观光工厂。虎牌米粉是台湾唯一自动化生产的米粉工厂,从原料的精选到机器洗米、磨米、纺粿、挤粉、蒸粉、干燥等程序皆遵循古老制造流程,品质优良。虎牌米粉产业文化館以1970年品牌成立的年代來打造室內场景,取名为'那个年代',包括品牌成立宗旨与发展背景、米粉制程、机器展示、街道场景及杂货店等,皆呈現旧时代风情。馆内并提供导览及米粉DIY活动,逛累了还可享用米粉吃到饱。



15

溪和食品有限公司


民国86年,正式成立了溪和冷冻水产食品公司。民国96年因业务拓展,迁厂至利泽工业区现址,97年更在宜兰县政府工策会辅导下转型为观光工厂。希望透过不一样的空间与展示内容,邀请消费者一起来认识丰富的海洋文化,通过导览解说和亲子DIY等活动倡导民众要爱惜我们所拥有的珍贵海洋资源。



16

奇丽湾珍奶文化馆


全台首座珍珠奶茶工厂,首创“灯泡珍珠奶茶”。馆内集结了环境、教育、参观、体验与美食活动等多元化园区,设珍奶文化馆、创业走廊、饮食产品制作区、绿色蔬食景观餐厅、体验DIY教室、珍奶新茶铺、伴手礼物门市、会议中心、欢乐游戏区、生态园区、自然景观平台等。园区以绿建筑标准设计,包括保留大量绿地、使用再生能源、自然風导流、水资源再利用等,以强调与环境共生共荣的设计观并融入在地生态。



17

蜡艺彩绘馆


蜡艺是台湾唯一全制程的蜡笔生产工厂,馆内将蜡笔的制程缩小化,可在安全的环境中看到蜡笔生产及自己动手制作蜡笔,更可以在大壁面、皮肤上使用专用的特殊蜡笔画画,安全又好玩。



18

一米特创艺美食馆


位于苏澳、矗立在青山绿野中、拥有冷泉与户外景观的好环境,一个拥有美食、人文、休闲、景观的全方位休闲园区。除米的相关产品(麻糬等)的DIY课程,为配合多元教学需求,特別针对办理校外教学的师生们,推出系列主题教案与有趣的校外DIY活动。以在地米食生活为主轴,老师们依学生年龄设计丰富DIY体验课程,让大家欣赏苏澳风光之余,吸收到米食文化的相关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19

宜兰饼发明馆


「宜兰饼」全世界最薄的饼,厚度仅有0.1cm,轻薄如纸、薄可透光,香脆可口,吃后令人爱不释手,带着浓浓乡情的名字,却大家竖起大拇指,是游客们一定要体验的教学课程。2009年10月10日正式开幕!创始人刘镫徽师傅有感现代年轻人渐渐遗忘传统糕饼,所以想要透过一个舒适空间来教导孩子。结合宜兰在地特色、占地1600坪、共四层楼的「宜兰饼糕饼发明馆」于焉诞生



20

安永心食馆


以海洋、鱼、人文为元素,由崇越集团耗资十亿打造,全台首座结合「食品安全」与「环保节能」的观光工厂。馆内运用大量科技互动游戏,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认识海洋饮食教育。并以透明产线展示安永心食馆对于产品制造的高标准要求。在微型工厂可以设计专属自己的商品包装,烘焙坊自助式iPad教学搭配现场专人指导。自助式用餐环境舒适,是亲子家庭的最佳选择!安永心食馆結合科技X美食X玩乐趣的多重享受!



21

益得畑の菓


首创全台湾第一支三星葱蛋卷,3D图墙延续地面悬崖,壮观场面加上缤纷色彩,强烈的视觉感受,整洁干净的DIY手作教室,体验的是互动里的活泼欢乐,还有舒适宽敞的咖啡区。



22

中福酒厂


采颉宜兰之好山、好水、好环境,同时,坚持采用台湾本土食材,以卫生、安全、品质为标的,运用最新科技并采用传统酝酿法,酿制出口感独特、甘醇美味之酒品。展示制酒相关知识文化,陈列各式酒品,并搭配导览相关活动,内化教育,拓展行销。中福是宜兰第一家取得制酒许可的酒厂,一路走来秉持着在地、纯酿、无食用酒精的三大原则,并以环保减碳再利用的概念,为制酒开创新方向。


以上22家观光工厂基本上属于消费型企业,食品占据大部分,根据具体产业方向不同细分一下,大致可以分为烘焙型5家(亚典、益得、奇丽湾、一米特、宜兰饼)、养生型3家(花旗参、足鞋、罗董)、生物科技型1家(菌宝贝)、文创型3家(蜡艺、铅笔、印画)以及酒厂3家(藏酒、金车、中福)、特产4家(橘之乡、梦田、博士鸭、虎牌米粉)、水产3家(溪和、东和、安永心)7类。

综合来看,这22家观光工厂的共同点在于各个观光工厂的模式基本均为:公司/产业文化展示+制程参观+DIY、手工学习/课程、品尝+售卖行销(伴手礼)。

但根据侧重点不同,运营方式有一些差异,分析以后可以划分为三类:

①制程展览型,也可以称为知识型,以呈现产品制程为主,强调制作流程的透明化,包括企业文化、产品生产、器械展出、DIY体验等,是以知识科普、企业文化教育为目的,例如宜兰饼、虎牌米粉、玉兔铅笔、蜡艺;

②第二类可称为卖场型,以介绍、体验、销售产品为主,通过一些活动使顾客了解并认同企业产品,刺激购买意愿,比如花旗参、菌宝贝等;

③第三类为综合型,这一类别涵盖的内容较全面,是知识+技能+休闲的组合,偏休闲游乐的方向,例如藏酒酒庄、博士鸭等。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按照核心产品+衍生产品+配套服务的逻辑,核心产品即为企业本身的产品,衍生产品则围绕核心产品展开,诸如一米特的麻糬、花旗参的冰淇淋、罗董豆奶的手工豆花等,在这些观光工厂中最常见和重要的配套服务就是导览解说,部分食品工厂还有餐饮服务。

在互动体验方面,DIY手工制作是最普遍的方式,各种DIY、简单的产品制作学习、趣味的课程开发等寓教于乐,同时也是最好的产品宣传,最能够让游客浸入产业文化的方式:DIY制酒;DIY商品包装、制饼;制作蜡艺、铅笔等等。再辅以游戏、教学课程、品尝等形式,共同构成深度体验体系。

那么这些观光工厂何以脱颖而出?比较总结后得出几点主要因素:

1、产业有基础、有特色;这些观光工厂多数都有“某某第一”的名号在,例如:全台第一座微生物主題博物馆、唯一全制程的蜡笔生产工厂、首创全台第一支三星葱蛋卷、宜兰第一家取得制酒许可的酒厂等等,有强大和牢靠的产业基础,在加以特色点缀,成为观光工厂的核心所在。

2、文创衍生有创意;这一点对于产(工)业来说,可发挥的空间很大,但是要突出产业亮点同时考虑合理性、市场的接受程度等多重因素,也非易事。罗董LOTON有机豆奶、三星葱蛋卷、灯泡珍珠奶茶、人参冰淇淋……这些新奇的组合和新的技术手段是这些观光工厂的巨大吸引力。

3、体验与寓教于乐;观光工厂不能也不仅是停留在“观光”的层面,即便是从盈利的角度来看,也只有让参访者深入产业本身,产业才能焕发光彩,企业得到最大的收益。以三星葱为例,据台湾政治大学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某项研究的计算,一级生产青葱是1倍的产值,二级加工葱油饼则为25倍,而三级服务业的葱油饼DIY体验为37.5的产值,旅游导览加DIY的体验则高达50的产值。宜兰从初级产业的葱种植发展到体验经济,以同样的土地资产创造了更高倍率的产值。


三、总结与思考


发展观光工厂模式,是向传统工业注入新活力的可行发展方向,台湾发展观光工厂的十几年来,产业观光为台湾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截止2016年,全台湾共133家“观光工厂”,2016年度游客人次达2210万人次,厂商总营收46亿元新台币。从这些案例中,大陆地区可以提取不少发展经验,为现代传统旧工厂的转型提供良好的导向。

1、互动式体验激活工业旅游。观光工厂不是产品的卖场,而是产业的秀场,是通过塑造多维感官体验来抓住顾客的注意力,结合“传统再造”、“体验经济”、“艺文展览”等元素,再加上寓教于乐的活动,改变其消费行为的“表演舞台”。

游客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从现场卫生安全、人员行为等小细节等看见企业管理的态度与专业,也能从参与体验中看到产业吸引自己的闪光点,在氛围的感染下,非常容易形成与产业的文化共鸣和企业的思维认同,这个时候产品的售卖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了。

2、文化创意丰富工业旅游。台湾观光工厂从地方品牌建立与发展的角度切入,运用诉说品牌故事的方式,向更多消费者呈现台湾当地的美好的人与事物,展现出公司的经营价值以及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怀,提高了消费品的附加价值,用原创故事为消费者创造值得回忆的感受已成为主流。

再加上良好的文化产品、创意,让消费者亲近品牌,熟悉产品的同时也能让产品售卖行销变得不那么让人抵触,有利于增强游客消费动力,增加销售收入。

3、政府支持。宜兰的观光工厂规模的铺开、壮大,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和观光工厂发展协会的成立,多数的观光工厂的发展都强调政府的辅导和帮助。可见政府在工业旅游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一是有了政策支持,越来越多传统企业才能更好地投入这一工业旅游潮流,转变各地观光工厂产业规模小、产出水平低、经营模式创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政策引导和限制,不至使得工业旅游或者说观光工厂流于俗套、盲目跟风、大量粗制滥造的情况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