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起眼的中部省会,怎么突然崛起了?

 茂林之家 2018-08-08

■文|市井财经 Andy

中国网友给城市起绰号喜欢叫“X都”,北京叫帝都,上海叫魔都,广州叫妖都,南京叫旧都,而合肥这样的内陆小省会居然摊上了霸都的称号。

霸都来自2011年的一篇网帖,作者将中国各大城市拟人为武林高手,共同参加中国城市发展大会的武林大会,而合肥则是 “千年霸都太合天”,是一个靠着腹黑坚韧又忍辱负重最终成功逆袭的凤凰男。该帖虽然未能完结,也一时风靡网络,成为阅读转发无数的神帖,霸都江湖名号也在网络中慢慢传开。

随着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中部崛起计划”,中部各省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中部各省会城市之间也不免被拿来比较,于是口水仗里也开始出现合肥网友的身影。

“合一省之力,肥霸都一城”也成了之后部分网友对省内集中资源打造合肥的发展方针的吐槽。皖南的安徽人怨之尤甚,一提及合肥就义愤填膺,大声谴责。当地甚至流传着合肥阻碍皖江沿线修建高铁的不经传闻。就这样又过去了好几年。

当年初2017年各城市GDP排名出炉时,人们才发现合肥赫然以7213.5亿元居省会城市的第9位,超越了老牌省会城市济南,而那些喜欢抱怨他的皖南小兄弟们早就被抛在脑后。霸都已然肥矣!

No. 1 合肥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13亿元,净增939亿元,实际增长率8.8%,名义增长率15%。

No. 2 芜湖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65.52亿元,净增366亿元,实际增长率8.9%,名义增长率13.6%。

No. 3 马鞍山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20亿元,净增244亿元,实际增长率9%,名义增长率16.4%。

2017年安徽省内GDP排名前三城市

一,计划经济时代——安徽省会,上海建设

1949年前,合肥从未有过任何在省内显赫的地位。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成立。在同期人口25万的芜湖、人口12万的安庆、人口10万的蚌埠和人口7万的合肥 (数据为1935年民国统计),省政府选择合肥更多的出于领袖的建议——毛主席说“合肥好,居皖之中,可为省会”。

在中国,尤其是行政命令主导的计划经济时代,获得省会地位加持的合肥立刻身价倍增,成为了国家主导下工业化的宠儿。民国时期,合肥几乎没有工业基础,而且不通铁路,一年工业产值才 80 多万元。1952年合肥被确定为省会, 1953年第一次五年计划刚开始,合肥就开启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投资兴建、扩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工业企业,如矿山机器厂、安徽第一家电子企业——合肥无线电厂、安徽第一纺织印染厂等。

而最彻底的改变,则是上海企业的大批内迁。1954年从上海先后迁入56家私营和公私合营企业与合肥自建的企业搭配,合肥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到1957年,合肥工业终于迎来了年产值“亿元时代”,年底,合肥工业企业发展到378家,工业总产值达16685万元,比1949年增长16.92倍。初步形成合肥机械工业、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的雏形,并使合肥开始由消费城市转变为具备生产能力的城市。1958年至1965年,合肥工业在起伏中前进,被确定为建成以机械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城市,1958年重工业投资比1957年增加21倍,重工业企业数比1957年增加129%。

合肥的高歌猛进实在有赖于省委省政府优先安排。

以安徽印染厂为例,它的前身是上海美光染织厂。这座始建于1938年的私营小型染织厂,50年代实行了公私合营并迁往安徽。

民国时期美光染织厂霸气的广告

一开始上海美光染织厂打算迁到芜湖,与芜湖纺织厂配套,后来有关部门又决定改迁蚌埠,蚌埠市委还委派公方代表到上海负责内迁工作,并于1955年成立了蚌埠印染厂筹建处。但就在这时,安徽省委又决定将上海美光染织厂改迁到合肥,与安纺一厂配套建设。

合肥面粉厂是当时江淮地区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它的前身是上海华丰和记面粉厂,于 1954 年 9 月内迁合肥。她也是 ' 第一家上海内迁合肥的企业 '。而老合肥人印象深刻的好华食品厂,也是上海多家食品企业联合组建的,好华食品中1964 年 8 月投资 23 万元兴建了一座 500 吨位的冷库。这是当时全省最大的一座冷库,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还在使用。

合肥金笔厂的前身系上海私营金马金笔厂,1954 年 7 月 1 日公私合营后于 1955 年 8 月由上海迁到合肥,在那时,合肥金笔厂生产的“新农村”、“铃兰”牌钢笔,可是闻名世界,被誉为“安徽一宝”。

宋业国是合肥第一波工业化的亲历者,1970年他进入了合肥皮鞋厂工作,他原本是合肥老城东门外的村民,上海内迁的工厂扎堆在东门外形成了一篇工业区,他也“被工业化和城市化”。

上海工人师傅们的到来,给当时闭塞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相对落后的合肥人带来了大都市生活新气象,也给工厂区周边乃至整个合肥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大量的配套设施兴建起来,学校,商店和各色各样的娱乐设施出现在东门外。宋业国毕业于合肥十中,十中坐落在工厂区内,也是为了解决上海内迁工人子弟上学新建的,上海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都是讲上海话,他们和父母一样穿着白衬衣、花裙子,按照上海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生活在合肥这块陌生的土地上。

在这一期间,安徽省与合肥市的领导人还颇有远见地收留了流离失所的中国科技大学,重建了安徽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这是未来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凭借着计划经济时代打下的工业基础,合肥在省内的经济地位已经不可撼动。在改革开放的当年,合肥市区人口已70万左右,同期的蚌埠和芜湖只有50万和40万的级别,根本与合肥不是一个量级。以目前可以查询到的最早的1990年安徽省内各市GDP数据而言,自1990年-2017年,合肥的GDP总量一直牢牢占据省内第一,不同的是在2005年之前与第二的差距并不夸张,而2005后合肥GDP已经是第二位的两倍还多。

二,制造业与交通带来的变革

2005年是合肥城市命运的又一个转折点,这一年4月初,43岁的孙金龙出任合肥市委书记。

考察2005-15年的省会城市的经济增长,合肥以959%的增速位居省会城市第一。与省内其他城市的差距也快速拉开。

孙金龙的第一个法宝是大拆大建,投资基础设施。这也是中国众多城市绕不开的发展路径。同时这也是令很多城市色变的字眼,围绕着拆违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而合肥面临的任务更是艰巨。

据合肥当地媒体报道,合肥当时的城市建成区不过2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也不过200万,各类违法建筑的统计结果是1750万平方米,折算下来,人均将近9个平方。而在合肥却在不到一年时间,共拆除 120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

在拆的基础上,同时搞基础设施“大建设”,拆违之后的三年里,累计投入370.53亿元,集中完成653项城建工程,建成道路631.33公里、桥梁73座,铺设污水管网926公里。还新规划了面积达190平方公里滨湖区,每年投入大量资金。

据传孙金龙晚上一有空就骑上自行车到工地转悠,不带任何工作人员。有一天晚上,他来到市中心芜湖路的上发现工地冷冷清清,立即打电话给建委主任,故意问:“晚上工地在不在施工?”主任答道:“我们正在挑灯夜战!”孙说“我现在就在芜湖路,怎么没有看到一台机器在施工?” 

孙金龙的第二个法宝是工业立市,招商引资。

回到在2005年,那时的合肥全市工业产值才800多亿,知名企业更是寥寥。这一年12 月,在全市组织了453支招商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孙金龙让自己的秘书担任市委办公厅招商小组组长。一年后,第一批小分队引进落户项目982个,到位资金66亿元。之后,又陆续派出2批850个小分队,并在20多个城市设立驻点招商代表处。

在招商投资的同时,合肥市政府也对包括工业在内的进行高额投资。2005年,合肥投资增速37%,总额达到500亿。2006 年增速67%,总额达到825亿。

在合肥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财政为投资企业买单部分规费政策成为亮点,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基于此,合肥承接了长三角转移出来的一部分制造业。

制造业成为合肥的支柱产业。家电、装备制造、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合肥四个产值超过千亿的行业。早在2011年,合肥超越青岛、顺德,成为全国家电最大的生产基地,如今,全国每生产四台冰箱和洗衣机,其中就有一台是合肥制造。

在这四个行业中,合肥都有国内一流的企业巨头。家电行业有荣事达美菱;装备制造业有拥有安徽叉车、日立建机。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业有京东方,联宝。汽车行业有长安、江淮。这些企业中,有70%是通过招商引资引来的,提供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固定资产投资的60%、地方税收增量的50%。

孙金龙任第三个法宝在于改变了合肥对外交通条件:合肥在高铁争夺战中大获全胜,从铁路盲肠一举变成米字形的交通枢纽。

在高铁时代之前,合肥的尴尬地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全国普通铁路的整体设置,合肥与外界的主要铁路联系是一条沟通京九线和京沪线的一条支线,没有任何一条全国性铁路从城市通过,这在中国中东部省会中是唯一一个。

合肥抓住了高铁时代的机遇,合肥先后修通了合宁、合武、合蚌、合福等几条高铁,让合肥成为高铁版图中的交通中枢,形成了米字型的高铁网络,这让合肥到北京、上海的距离缩短为四个小时和两个多小时。到2020年,合肥将建成全国最发达的铁路枢纽之一。

合肥GDP 6274亿元,赫然列居全国省会第十。合肥奋斗多年,终圆梦挤进前十,霸都名号,也慢慢变成了现实。

三.房价过山车

就在2016年合肥人为高铁枢纽的地位兴奋不已时,合肥的房价又冲上云霄,让有房的合肥人又惊又喜,没房的合肥人又怕又愁。根据国家统计局当年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房价排名,合肥位列第一,年度涨幅为48.4%。在胡润全球房价指数中,合肥房价涨幅位列第一。合肥的新城区滨湖新区房价更是突破两万。作为安徽省内唯一一个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合肥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这些刚需置业者的增多以及投资客的加入,致使合肥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窗口期。

在此之前合肥一直是房价洼地,在邻近城市南京2008年房价每平方米过万的时候,合肥房价还在3000~5000元/平方米之间徘徊,直到2015年合肥房价才突破万元。而此刻合肥经济经济发展的势头已经显露无疑,隐然是崛起中的大都市。由此,合肥受到了炒房客的青眯,2016年房价的暴涨,多半是“炒房团”带来的大量热钱推动。

“枪打出头鸟”,合肥楼市的火爆和快速上涨很快引来了“限购”新政。进入17年,合肥房价一直下跌,据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合肥全年成交量大幅下滑,降幅达56%,这其实仅仅是回调到了2016年限购时的水平,合肥房价涨幅也从2016年的全球第1位下滑到了全球第13位。

过去,合肥本地的名牌高校毕业生主要流向经济发达的外省。今年秋天,96年出生的胡建即将在南京某211大学开始研究生生涯。“刚来大学的时候想留在南京,那个时候感觉南京比合肥好太多,但现在回去看合肥地铁高铁也有了,什么东西也不太缺,而房价又比南京便宜,回去也未尝不可啊。”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