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远离张学友

 漫步月球路 2018-08-08





在中国犯罪嫌疑人的江湖里,有一个地方绝对不能去:张学友演唱会。


7月8号,在洛阳张学友演唱会上,又一个嫌疑人被抓了。

 

其实五月份的时候,洛阳的警察叔叔们一听说歌神即将到来,就已经磨刀霍霍:

 


这也难怪,歌神的演唱会上在之前就帮忙抓了好多人:

 

4月7日南昌,55日赣州,520日嘉兴,69日金华、76日呼和浩特,先后六名罪犯落网。

 

洛阳演唱会,警察在演唱会附近执勤,发现了一辆可疑车辆,上前盘查的时候,司机提供的身份证居然还不是他本人。

 

后来才知道:他冒用他人身份,从武汉无证驾驶到洛阳,就为了听歌神唱歌,整整563公里。

 

七杀!

 

我很理解这些人,正如妖怪也是有妈妈的,罪犯也是要听歌的。

 

有人听张学友,是听那一段少年情怀;

 

有人听张学友,是听自己的初恋情结;

 

有人听张学友,是听辛酸的中年心事。

 

有人年少听不懂张学友,听懂了已是狱中人。


传说在中国的逃犯江湖之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请远离张学友。否则,一杀一个准。


张学友,成为了一个特殊人群的“暗号”。


其实,歌神也早已是我们所有人的交流“暗号”。

 

写张学友,思路很多,在这篇文章里,我想挑歌神一生最具里程碑式意义的几首歌,谈谈他这半生,也谈谈我们很多人的这三十年。


 


01

 

华语乐坛里面,有张学友是幸运的。

 

能够在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华人歌手,也只有张学友了。

 

1984年12月,张学友正式成为一名歌手。从那时起,他的记录就绚烂得不得了:


1985年,首张专辑《Smile》,销量大破二十万;

1986年,26岁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开个场,惊艳了全香港;

1995年,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开个场,醉了整个世界;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50人之一;

演唱34年,个人演唱会总场次、观看总人数、总票房在华人歌手中排第一;

……

 

奠定他的江湖地位的,其实最开始是一首歌——《吻别》。

 

1993年,张学友发行专辑《吻别》,亚洲销量第一、全球销量第二,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比他也只少了几万张销量,最终销量达到了惊人的2500万张。

 

这个记录,至今没有另一张华语专辑破得了。

 

张学友拿到了世界级的蒙特卡洛音乐大奖,华人中也是第一个。

 

颁奖典礼上,他在迈克尔杰克逊、席琳迪翁等巨星面前演出,不落下风。

 

典礼完结以后,张学友正在门口等车,迈克尔杰克逊的车过来了。他看见张学友,摇下车窗,对着他微笑,还竖起“NO.1的手势。

 

张学友很惊喜,双手紧握奖杯,做了个抱拳的姿势,非常中国。

 

他的老东家、跨国唱片公司宝丽金的高层都说:“张学友每迈进一小步,都是亚洲乐坛迈进的一大步。“

 

张学友被封为“歌神“,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但这些称号,在张学友看来都云淡风轻:“什么歌神,我只是爱唱歌的神经病而已。”

 

别人看他是歌神,他却永远都只把自己当普通人。


 


02


《大地恩情》,是张学友34年歌手生涯中,公开演唱的第一首歌。

 

1984年,张学友参加了香港十八区业余歌手大赛,站在台上颤颤巍巍地唱出了《大地恩情》。

 

“河水弯又弯,冷然说忧患。

别我乡里时,眼泪一串湿衣衫。“

 

歌词很沧桑,主题很乡土,张学友唱法还很稚嫩,穿得也还很土。

 

之所以去比赛,纯粹是为了练练胆子。之所以选择这首歌,纯粹是因为它很短,可以赶快唱完,赶紧下台。

 

他很享受唱歌的过程:“只有唱歌的时候,我才是我自己。”

 

当时张学友在贸易发展局当普通职员。上班看得最多的,是大妈们在抠指甲;做得最多的,是打电话。

 

“每个电话只说三句话:

‘你现在还在卖那些货吗?‘

‘有没有换地址?‘

‘我是贸易发展局的,有什么问题打我们电话。‘“

 

非常琐碎、非常无聊。支撑他的,是每个月三千块的薪水。


张学友出身清贫,父亲常年到中东跑船,有没有命回来都难说。他在家里很皮,一个星期能被妈妈打个三四次。

 

中学快毕业的时候,有一次又被妈妈打。他抓住妈妈扫过来的拖把,母子俩一人一边,打起拉锯战。

 

妈妈一巴掌打过去,跟儿子说:“你都长这么大了,妈妈以后再也打不动你了。你也该去挣钱养家了。“



张学友不喜欢读书,也不是女生眼中长得高大帅气的白马王子。


但他发现只要他一唱歌,周围的同学就会围过来,唱完了还会给他鼓掌、买零食,从此他很喜欢唱歌,越唱越好。


中学毕业以后,他从来没想过把唱歌当职业,而是安安分分地找了份朝九晚五的普通文员工作。

 

我很理解他:没有人因为觉得自己有一点天分,就放弃原本可以安定的生活。所谓歌神,一开始也很平凡,没有梦想,得过且过。

 

哪怕是参加了歌唱大赛、拿了冠军、签了全球知名的大公司宝丽金,张学友也不敢辞了那份朝九晚五的工作。

 

因为他害怕。全家人的生计都在他手上,全职做歌手,万一不红了呢?万一失声了呢?万一没有人喜欢听你唱歌了呢?

 

收入分分钟连普通文员都不如。

 

很多时候,看一个人能不能成事儿,都要看他会不会怕。

 

会害怕的人,才会有一股劲儿。不断跟害怕的东西斗,不断突破自己的心量。

 

张学友,就是这么一个人。

 

张学友早期参加选秀



03


这首歌不算是名曲,但对张学友有特殊意义。

 

张学友签了宝丽金以后,还不敢全职做歌手。

 

他只好一点一点练,在香港,也没什么人教得了他。所有技巧,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等到他出了第一张专辑《Smile》、第二张《AMOUR 遥远的他》,一张卖了20万,一张卖了30万,一夜之间红透香港。

 

没过多久,他就在红馆开演唱会:第一次是跟五个新歌手一起开,第二次是两个,第三次,1986年,他26岁,终于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开一台演唱会。

 

之后,他接到第一笔唱酬——整整三十万。他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钱,开心得想飞。买了人生第一套房,辞了从来都不敢辞的工——

 

那一刻他才确信:原来我也可以靠唱歌活着。

 

这感觉真好。

 

但是命运峰回路转。他原本以为自己会顺风顺水,没想到第三张专辑一出,销量才十万;第四张专辑,八九万;第五张专辑更惨,才两万。

 

市场挺好的,他的唱功越发精进,人也开始红了,怎么突然就卖不动了呢?他分析不出原因。

 

他说:“完蛋了。开始心慌,慌得不得了。”



“旧信旧梦”中有句歌词:“骤变的风,微寒在送。”


那是他当时的心境。

 

想来想去想不懂,干脆不想了,酗酒、买醉、逃避,什么都来。

 

少年得志,又一朝失势,没有一个年轻人承受得了。他开始出现种种负面新闻:

 

88年10月,在梅艳芳的生日会上,他醉酒撒泼,把蛋糕扔到朋友脸上,朋友当场和他翻脸决裂;

 

还曾经含着一口酒,当面喷了一位公司高层,最后呼呼睡去,什么事情都记不起来。

 

第二天醒了,又去喝酒。

 

香港人喜欢跟红顶白,乐意看这个年轻人“折堕”。有一次他去露天演唱会演出,前面一位歌手博尽喝彩,后面张学友上来,大家立马嘘他下台。

 

还不止,在演唱会上、走在街上他都会被人骂。对于吃粉丝饭的娱乐圈人来说,这绝对是致命的。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他才摆脱了职业生涯的恶性循环。

 

两三年以后,他从低谷中走出来,为自己写下了这首“旧信旧梦”,纪念那个人:

 

“字句当中,能明白你,

念挂当天,抱拥。

极奢望,能再遇,在雨中。

却乱说,没有空。”

 

这个人,就是他一生唯一爱过的女人——罗美薇。

 



04



第一次见到罗美薇,是在拍电影的时候。

 

罗美薇是影坛新秀,姿色能和张曼玉匹敌,演技也一直在线,前途无量。

 

要拍合照,因为不熟,他们相互分得很开。摄影师叫他们互相望对方一眼,他们还很尴尬。

 

“再看一眼嘛,像一对情侣一样。”

 

他们才又看了对方一眼,这一眼,终于对上了。

 

那一刻开始,他们都认定了对方:他不帅,但唱歌好听;她很美,人也蛮好的。

 

两个人都是当红炸子鸡,却一点也不避讳,大大方方公开恋情。

 

大家都觉得张学友应该是玩玩的,哪有那么早就认定一个人的。

 

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张学友不把自己定义为偶像派,拿实力来说话,从来不制造绯闻,爱上罗美薇那就只有这一个。



在他事业最低谷的时候,他脾气暴躁、神憎鬼厌,罗美薇不介意:“我喜欢听你唱歌,你一定能行。”

 

张学友天天喝得不省人事,罗美薇想了一个办法:她突然收拾所有东西,离开了他的家。第二天在报纸上公开宣布和他分手。

 

要我还是要酒,你两个选一个吧。

 

本来这只是个激将法,但张学友只顾着心痛,酒却喝得越来越多。

 

罗美薇也很担心,托人带话给他:如果他戒酒,她考虑回到他身边。

 

张学友这才醒悟了:“我很不喜欢做一个什么都控制不了的人。”他立马宣布戒酒,并且珍重承诺:40岁以前,我滴酒不沾。

 

追回罗美薇之后,1991年,他凭着一首“每天爱你多一些”重回歌坛,1993年凭着“吻别”登上歌唱事业的巅峰。

 

1996年,两人伦敦登记结婚。他什么也没准备好,只给她一条橡皮筋圈成的戒指,既没花也没单膝跪地,就这样把她牵走。

 

结婚那天是2月15日,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是214,他回答说:“14号是情人节,15号结婚,意味着我们已经跨过情人这一关,要迈进更高的境界了。”

 

好朋友林夕给他写了一首歌,作为新婚礼物:“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最回肠荡气之时,用你的名字和我姓氏,

成就这故事。

从此以后,无忧无求,

故事平淡但当中有你,

已经足够。”

 

歌神的人生不求跌宕,歌神的爱情只求平淡。


能守住平淡的,才是真传奇。


 


05



结婚以前,张学友只爱一个女人。结婚以后,他爱了三个女人。

 

一个是他老婆,另外两个,是他两个女儿。

 

他给大女儿写了一首歌:《摇瑶》。因为女儿叫张瑶华,他经常推着摇篮把她摇来摇去,所以歌名就叫《摇瑶》。

 

张学友宠女儿,是全香港人都知道的。香港报纸曾经做过一个评选:全港最好的爸爸,你觉得是哪个?

 

李嘉诚、梁家辉这些公认教育子女有方的人,都排在后面。排第一的,是张学友。

 

女儿出生,把屎把尿的是他;女儿上下学,开专车接送的也是他。小女儿出生的时候,他给女儿换尿布,换的比家里的佣人还麻溜。

 

再忙他也不会假手于人,因为这可是自己女儿的成长啊。

 

他原本想过对女儿要严格一点,但一看到女儿撒娇,他就心软。每次从外面回到家,女儿就把衣服、袜子脱得到处都是,他负责收拾。

 

结果女儿都亲他,比亲妈妈还多。

 

原本打算最起码教会女儿一些生活本领,比如洗衣服、比如煎鸡蛋,很简单的事。结果女儿直到读大学,还一样都不会。

 

吴君如曾经问过他:“你会对女儿做性教育吗?”

 

张学友回答:“会啊,她小时候我会和她一起洗澡,跟她讲男生女生的差别。”还会直接在女儿面前小便。

 

吴君如爆料,说陈可辛和女儿洗澡还要穿泳裤,不小心被女儿看到重要部位还用双腿夹住。

 

张学友大笑说:“千万别夹啦,会影响她们的认知。要让他们从小知道男女的差别。”

 

传说有种“万万没想到”,叫“万万没想到,张学友的女儿都那么大了,腿那么长了”。

 

虽然长这么大了、腿也这么长了,但女儿从未做什么出格的事。平平凡凡,安安乐乐度过一生,是一个爸爸给女儿最大的祝福。

 



06


这首歌是张学友给自己主演的电影《东成西就》的主题曲。

 

张学友对电影的贡献,可不仅仅是唱主题曲那么简单。

 

演艺圈有个说法:有两件最被低估的事,一件是梁朝伟的歌喉,一件是张学友的演技。

 

张学友的演技,是在事业低潮期被发掘出来的。

 

当时他的唱片卖得很烂,迫于生计就去狂接戏,一年接了10部。拍洪金宝的电影,一场打斗戏要拍60次,已经够他受的了。

 

他还不是最辛苦的。他亲眼看一个武师从两三米高的地方摔下来,没有护垫没有威亚,“嘭”一声就撞到了地上,爬起来也不叫苦也不叫累,继续重来再摔。

 

张学友惊呆。不要命、不惜身,也许这就是香港电影的精髓所在吧,逼得他一入行就非常拼命地练演技。

 

1988年,他拍了一部著名的黑帮片,拿到了人生第一个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那一年,他的歌唱事业扑得很厉害,乐坛的奖一个也没拿到。但偏偏命运给了他一个演技奖。

 

这部电影叫《旺角卡门》,导演是王家卫,主角是刘德华和张曼玉,张学友扮演刘德华的小弟、小混混乌蝇。


后来,他凭着这部电影贡献了一个现象级别的表情包:

 

食屎啦你!

 


一直想从张学友的人生中总结出几个鸡汤道理,但我发现好难。歌神是很平凡的,平时也不说什么励志金句。

 

当回想起这段经历,他说的话却很有借鉴意义:

 

“人生有起有落,在所难免。在人生落的时候,做点别的事情,可能你有不一样的收获。”

 


07


1996年以后,张学友正式息影了。要到好久之后才又开始拍电影。

 

他对自己定位很清楚:自己就是个唱歌的,拍电影只不过是为了生计,唱歌才是正道。

 

我没有办法评价张学友的唱功,相信大家也不会关心这种专业的事情。爱张学友的人,爱的是他那一把入心入骨的天籁。

 

张学友很看重歌迷。有一次歌迷当面质问他:这是你的签名吗?怎么一点都不像。

 

他急忙找人去问,问来问去才知道:原来是公司随便找了个人,模仿他的笔迹帮他签的。

 

他很尴尬,也很愧疚。于是他对公司说:“以后别再帮我签名,所有寄来要求签名的,我一律自己签。”

 

每一个签名,他都当做生命中最后一个签名来写,认认真真地写。只有用生命来热爱歌迷,才能换取歌迷用生命来热爱。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就是张学友有一次听了女歌迷给他讲的故事,有所触动写下来的歌 。

 

十七岁的时候,那个女孩第一次听张学友的演唱会,那个暗恋她的男孩,用了半年积蓄买的门票;

 

二十五岁的时候,男朋友爱上了别人,女孩第一次自己来听演唱会,听得心碎;

 

三十三岁的时候,她不再年轻,男朋友再一次被年轻的女孩撬走,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心累,然而终究还是听歌听到流泪;

 

四十岁的时候,来听歌的女人依然很美。

 

“小孩问她为什么流泪,

 

身边的男人早已渐渐入睡。

 

她静静听着我们的演唱会。“

 

对于张学友,不用说太多了。


如果说,逃犯们的箴言,就是“远离张学友”;


那么,普通听众如你我,我们的箴言,就是“静静听我们的演唱会”:


就像我们在静静中成长成熟,在静静中失恋失身,在静静中老眼昏花,在静静中哄孩子入睡。



国馆:一个有品有内涵的公号。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8重磅新书《图说二十四节气》正火热销售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