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吗?你的信用卡可能不用密码就能刷,此功能赶紧关闭!

 超越H 2018-08-09

不用输密码、不用签名,只要将银行卡在POS机上一放就可以完成消费。市民闫先生在周村一家连锁超市购物,在出门结账时,他把银行卡递给收银员,刚要输密码,收银员却把卡还给了他,还没等输入密码,就出来小票了,并说“已经付过款了”。



询问之后,闫先生才知道,这家超市刚刚升级了POS机,300元以下的消费,不用输密码也不用签名就能支付,这叫“小额免密免签”。



闫先生表示,之前这卡用着正常,也没出现这种情况,目前出现这个状况后让自己感觉不安全。如果这卡丢了,到时候被盗刷的金额就是自己担负了。


闫先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要求客服开通此功能,银行的工作人员给闫先生办理信用卡时也没有介绍过此功能,闫先生并不知道有此功能的存在,这项服务让闫先生有些心慌。



如果银行卡不慎遗失,捡走卡的人岂不是可以随意消费?闫先生的信用卡为何会带这种免签免密服务呢?是闫先生操作有误还是银行自动开通的?针对闫先生遇到的问题,记者拨通了农业银行信用卡专线。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小额免密服务,单笔交易金额小于三百元,就是免输密码的。这个是银联规定的。记者询问这个是自己开通还是自带开通的?工作人员回复说,是银联那边推出的,如果不想开通,可以直接关掉,只要是芯片卡都有这个功能。



原来,这是银联推出的默认服务。银联在推出这项服务时,要求银行默认开通这项功能。只要你的银行卡上有“闪付”(QuickPass)的标识,就具有这项功能。在中国境内完成300元人民币以内的交易时,只需要将银行卡靠近POS机等受理终端的感应区,即可完成支付。支付过程中,持卡人不会被要求输入密码,也无需签名。

 


中国银联官网上相关公告显示,目前,所有银联信用卡已全部支持小额免密免签功能,而且中行、建行、交行、邮储、招行、浦发、广发、光大、中信、平安、兴业、北京等银行的借记卡也都已支持这项功能。

 

对此功能,使用农行信用卡的市民王女士表示听说过有人在使用此功能,但是她感觉不安全。



那么银行办理信用卡的工作人员对此功能了解么?有没有对客户解释清楚呢?

记者来到位于联通路黄金国际北门的一家农业银行进行了解。


对于小额免签免密服务,工作人员一开始表示听说过,而后找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了咨询后给出了这样的答复:这是一种300元以下免输密码,去年开始的,有些人觉得小额的资金支出时输入密码很麻烦,但是需要自己进行开通。



尽管进行了咨询,还给出了这样的答复,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看来网点的工作人员对于此项业务并没有清楚准确的掌握,如此误导,一旦因为此功能出现资金被盗刷问题,又是一场纠纷。


对此问题,记者反馈给了农行投诉受理中心,询问是否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抱歉,有可能网点工作人员对于信用卡知识不了解,对此带来的不便表示非常抱歉

 

所以,在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即便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答复解释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对于自己的财产资金,大家需要慎之又慎,口头上的承诺和解释不要轻信,凡事最好是以书面形式才更加可信,出现问题也比较容易维权。


同时,对于闫先生所担心的因为免密免签出现被盗刷问题,农行投诉受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持卡人卡片丢失且在挂失前72小时内由于小额免密免签交易造成的资金损失,将由银联联合发卡银行根据相关条例进行赔付。

 


一旦卡片遗失,持卡人只需在72小时内向银行挂失,就可获得因“小额免签免密”服务造成的资金损失赔付服务,每位持卡人每年最高累计赔付10000元。但前提是,你知道有此项功能,如果未在72小时申请免密免签赔付,那只能进行报警处理。

 


在此,提醒使用信用卡的朋友,免密免签功能是开卡时的自带功能,如果您觉得此项服务并不安全,可以直接拨打客服电话对此功能进行关闭。

如果一旦发现账户资金发生异常

建议大家:

1、快速止付。及时通知银行、支付机构办理银行卡挂失或账户冻结,告知账户异常变动情况。向银行、支付机构询问盗刷的方式、时间、地点、交易另一方账户信息。

 

2、及时报案。及时向警方报案,告知盗刷金额、方式、时间、地点,以及交易另一方账户信息,并应按照公安机关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及时阻断诈骗分子资金转移通道。


3、留取证据。如银行卡持卡人可迅速到附近的ATM机操作银行卡,应保留好凭条,以证明卡主和银行卡均不在盗刷现场。


支付系统快速发展的今天,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我们在使用各种支付系统的过程中,应该了解支付风险,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诈骗能力,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