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思无邪 交相辉映——兼答好事者问 文/鲁大东 话说无论怎样惊心动魄的展览,我们都会遇上其乐融融的茶话座谈会(研讨会),如果运气好,会闯入一二搅局者,假装站在艺术史制高点,频频质问当事人,故有答好事者问如下: 好事者问:何应辉和尉晓榕的书法绘画展,是一个“注定成功”的展览吗?毕竟参展两位艺术家各自拥有大批拥趸,展览中又会产生粉丝交集,这种粉丝效应往往会干扰我们对艺术家的关注方向。我们对“注定成功”的展览会有新期待吗? 答:对策展人来说,做一个“注定成功”的展览比“充满好奇”的展览更危险,因为你无需为展览者铺垫位置。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见多多的诗);你看,或者不看展览,他们就在那里,自带光环,不增不减。 然而二人终究没有做过所谓“大展”,一句“嫌麻烦”是不能满足评论家和爱好者的,硬找共同理由,怕是都不愿“被定论”。艺术家愿意为一个展示的机缘,去写,去画,这或许只是他吸收古典的一个用心实验,或是他写生途中的一次静坐休憩,又或是喧闹会场里的一个即兴演奏,不是“注定成功”,而是“没有失败”。无待结实,他的园中花木穠丽;何须老笔,他的青春尚在发育。 好事者:若依此说,二人都不是主动进攻型人格,岂非所谓“被动的主角”? 答:我们今天所说的“何应辉”、“尉晓榕”,称“何老师”、“尉老师”,已经不是一个个体,或一个称谓,而是指代一个包涵文化、艺术乃至人格的多信息能量场。他们的价值观通过各种形态——风格化作品展示、媒体推广和追随者的弘扬,对时代审美趣味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作为当今艺术史密切关注的研究对象,他们的“本心”如何,是一个“子非鱼”式的伪命题,他们的头衔,也无关历史地位,我们更关注的是以他们命名的文化现象。他们正在经历的,是由“地域风格代表”向“时代风格象征”进阶的过程。何应辉从“奇”(奇趣横生)至“正”(正大气象),尉晓榕由“灵”入“神”。 好事者: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愿意暂且把他们当做四川、浙江的代表人物,把他们并置到一起展览,请举例说说他们理念的相似之处。 答:理趣。如果一定要有书面式答案,我愿意首先说是理趣。高,“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大,“含茹到人所不能含茹”;深,“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刘熙载《诗概》)新,开拓到人所不能开拓,这是何应辉弘扬的审美标准。作品中的每一笔,我们都能看到这种黄宾虹式的理念抉择,去纤取秾,去露取浑,弃薄择厚,舍松秀而加峭健,非对书画史了然于胸无此抉择。然后“内在节奏与心理律动合拍”(临帖跋语),理趣之树粲然开出奇异之花。至于尉晓榕的画,我更愿意用宋包恢《答曾子华论诗》一文概括:“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有穷智极力之所不能到者,犹造化自然之声也。” 好事者:何、尉追随者众,然学何书者难学其画,学尉画者难学其书,何也?理趣使然耶?天分使然耶? 答:这就是展览的初衷啊。何老师的画浙江展得少啊,上次浙江美术馆山水展上大家没看过瘾啊。尉老师让他多写点字啊,题字的内容我们爱看啊,最好写点长篇的啊。这样大家明里暗里都可以学习啊。 归正题:书画一理,虽然还是一个理字,若无真性情流露,其当世所讥之“技术垃圾”者乎?我们为什么总喜欢用诗的理论去比况书画?诗三百,思无邪。程颐说:“思无邪者,诚也。”何之“高大深新”,尉之“以聪明为筋肉”(范景中语),因为气正,因为思诚。 引申一句,李零在《丧家狗》中从《鲁颂·駉篇》入手,认为“思”表示的是愿望,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并列,就好像汉代用的“未央”,长思无邪,正诚的愿望长远,不朽。 此答问是为展览前言。 四川省诗书画院创作研究部专职书画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国务院政府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隶书专业委员会主任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四川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现任中国书协顾问 四川书协名誉主席 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 四川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何应辉 书法作品欣赏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行書對聯《藤紙銅瓶》60x12cmx2 行書對聯《工部米家》60x12cmx2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行書扇面《書壺中九華山石》21.5x61cm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行草手札山谷題跋 錢穆父 35x88cm ![]() 隸書對聯《久叨粗識》106x17cmx2 ![]() 篆書對聯《惠風和樂慕羲獻,天馬行空述老莊》 142x17cmx2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 草書橫幅山谷題跋《如蟲蝕木》49x149cm ![]() 草書條幅山谷題跋《此軸不必》28x139cm ![]() 草書條幅 董其昌題跋雲 33x135cm ![]() ![]() ![]() ![]() ![]() 草書 山谷語 王摩詰 47x75cm ![]() 大篆書橫幅 司雨堂34x139cm ![]() 隸書橫幅 司雨堂 33x132cm ![]() 行書橫幅 司雨堂 34.5x136cm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 行書橫幅 幽岩晚花 34x134cm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 行書橫幅 異想天開 34x134cm ![]() 行書橫幅 養鶴 34x94cm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 行書橫幅 素風 34x70cm ![]() 行書對聯《畫竹折梅》23.5x116cmx2 ![]() 行書兩條拼幅柳亞子贊於右任句 《三間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23x116cmx2 ![]() 行書對聯《百世萬家》23x117cmx2 ![]() 隸書對聯《百年一鑒》17x101cmx2 ![]() 隸書對聯《大翼長松》17x101cmx2 ![]() 草書三條屏《改臨王鐸》47x187cmx3 何应辉 国画作品欣赏 ![]() ![]() 老柏雄風圖 139x69cm ![]() 無題山水 139x44cm ![]() ![]() ![]() 《青城味江》41x32cm ![]() 山水 31x40cm ![]() 《烏江得景》38x38cm ![]() 《峽江歸棹》38x38cm ![]() 扇面《松窗讀書圖》21.5x61cm ![]() 山水《奇山曲水》32x41cm |
|
来自: 幽簧独坐 > 《当代书法家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