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名句300句27:德不孤,必有邻。

 追梦一往无前 2018-08-09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德,以有比较、合道义而存在;

否则,没有了比较、不合道义的话,

德,就从无从谈起,不可重复,无踪无影。

不德,则不可重复,需加以改正。

译句: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太孤单,

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作伴(共进)。”

 

古人常说,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都有一种倾向: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

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

正所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里所说的的类和群,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

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

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

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

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

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

例如,由于放弃一些物质利益,讲道德、讲原则的人,

往往会被人讥笑,说他们迂腐,甚至虚伪,

从而给自己带来压力重重;

我们也许就会因此反问自己:

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

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虚伪?

 

答案是否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

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

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

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正义总得到共鸣)。

 

虽然“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

是我们如何把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

然而,从我们今天来理解,“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

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

我们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也许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

但是,“德不孤,必有邻”,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

身边的人可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

而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人们,

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之后,

一定会给我们送来遥远的帮助和祝福,

使我们得到安慰与温馨!

 

本句来自《里仁》。

“里”就是“自处其中”,脚跟站得稳的地方就叫“里”。

“里仁”,是我们作人的立足点处于仁道。

所以“德不孤,必有邻。”

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近身的人。

《大学》里的修、齐、治、平的意思也相近。

 

清朝有一个幽默故事:

提到有一个人很清廉,告老回乡,

一天,在门前看到一个乡下人卖鱼,

问价以后,摸摸口袋,没钱而没买成。

回家后和太太提起,太太说你何不写一张条子给他?

老头问,写什么条子可以买到鱼?

太太说你写上“清官”两字,他会把鱼相送。

太太幽他一默,这个老头子被逗得发出阵阵笑声。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

如果寂寞能当成一种享受,绝对不会感到孤苦伶仃,

一定会有你的朋友,有与你同行的人!

 

作者:追梦一往无前

201612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