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验案2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验风水水肿案

 雷附一号 2018-08-09

洪某,女,9岁,笔者外甥女(堂姐女儿),2015年3月3日,首诊:其父母诉2015年2月15日发现其女出现颜面浮肿,终日几乎无小便,随后就诊于当地厦门第五医院肾内科,确诊“急性链球菌性肾小球肾炎”,后检查“尿潜血3 、尿蛋白3 ”,住院期间经“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后,全身浮肿消退,但尿量只能维持在750ml左右,遂与3月2日出院。辰下:面色青黄,眼袋干瘪,纳差,便溏,小便少,舌尖红,苔薄白,脉浮细稍数。

思为风寒邪气郁闭于表,虽有化热之势,表证尤在,仍当解表,拟麻黄连翘赤豆汤加减:

生麻黄6g,杏仁9g,连翘12g

赤小豆10g,仙鹤草15g,淡竹叶6g

茯苓10g,薏苡仁15g,桑白皮6g。

3帖,水煎服,日一剂。少盐饮食,禁食海鲜、腌制品、豆制品。嘱其服药后,予下方巩固:

黄芪10g,白术10g,防风6g

仙鹤草10g,茯苓10g,党参10g

生山药20g,白扁豆10g,炙甘草6g。

5帖,水煎服。

按:第一诊根据病情描述现虽无明显水肿,但仍旧小便量少,是何问题?再据面色青黄及纳差便溏,素体脾胃虚弱;再三舌尖红,脉浮细稍数,说明表证不解化热之势并阴气已伤。据上诉三点综合考虑,证属表证不解化热、脾胃虚弱、阴气受损。治之分表里缓急,当先治其表后治其里,治表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加淡竹叶、薏苡仁、茯苓导热利水通小便。再议玉屏风加味益气健脾胃以巩固。

2015年3月15日,电话来诉:第一方服后,小便量每日基本维持在1500ml左右,其后巩固方只服用了3帖,家属因小孩不愿服用,遂停服,同时进食海鲜野味后,近二日发现眼睑开始水肿,其后小便量减少。考虑复发,舌质稍红,苔薄白腻。仍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6g,杏仁9g,茯苓12g

银花9g,连翘12g,竹叶6g

桑白皮9g,生甘草4个,生姜3片。

3帖,水煎趁热服,微出汗。日一剂,分2次服。

其后下午6点来电,全身出汗后,小便解7次,总量1000ml以上。嘱咐3帖服药后,回电话给我。

2015年3月19日,回访,药后基本正常,饮食大小便正常。予益气健脾方巩固:

仙鹤草15g,黄芪10g,党参10g

茯苓15g,白术10g,稻香陈10g

炒谷麦芽各15g,炒山楂10g。

5帖,水煎服,日一贴。后多次随访,未再复发,体重增加数斤,脸色转红润。

按:初诊之后,诸症除,后饮食未禁忌再发,仍旧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之,三帖诸症除,再以四君子汤加减巩固,则诸症除,体重增加,脸色转佳。此类风水水肿病者,当遵循张仲景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治疗宜越婢汤、麻杏苡甘汤、防己黄芪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治之,同时需要忌口辛辣、油腻、腥臭、发物等,如体虚者,后期当调理巩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