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轻风无意 2018-08-09

我身边的三原人不少,有我的领导,有我的老师,有我的同事,有我的朋友。老一代的对吃不太关注,工作和事业是他们的全部。年轻一点的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做什么的,对吃还是很讲究的。比如,我有个同事,对猪蹄很有研究,三原和周边包括邻县,哪家的好吃,他知道,烤、卤、炖什么的,平时还爱小喝两口,是个很有情趣的人。还有个朋友,是个媒体人,叫高岩,他不怕写真名。也是个会吃,而且吃出文化,吃出名堂之人。对三原当地的美食那真是如数家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没办法,谁让三原是咱“关西壮县”呢。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去过三原多次,以前不是奔着吃去的,主要是看文物古迹。城隍庙,古龙桥,唐园,文峰木塔,孟店民宅都是一直感兴趣的地方。后来又发现一处更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地坑窑。三原县北部的黄土台塬上有不少村庄过去的民居是地坑窑,非常密集和壮观。现存的一些窑洞被一些村民和民间组织保护并开发,很有特色。我曾在地坑窑里吃过一顿饭,非常舒服。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孟店民宅)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城隍庙)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唐园)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古龙桥)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文峰木塔)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地坑窖)

有人问我三原的味道是什么?我想了想,没整明白,因为太复杂了。非要说一下,我觉得三原的味道就是饮食中包含了浓郁的文化,这个文化有商业文化,也有农业文化。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三原地处黄土高原与泾渭平原的交接地带,既是北通延、榆的咽喉,又是扼守西安的门户;历史上境内以生产优质小麦著称。清代贺瑞艨编的《三原新县志》即有“雁陂、丰原小麦,称之独重,盖其土性然也”的记述。民国时期,棉花种植相当普遍,沿海城市在三原火车站设“打包厂”,广为收购。三原农业的发达是因为技术不断创新的助力。两千年前已使用青铜器、铁器。郑国渠横贯东西,“且溉且粪,长我禾黍”,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水利、施肥与丰收关系的认识。隋唐时,当政者倡导种桑养蚕,经济作物栽培技术提高。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说到商业,三原是“丝绸之路”东端的重要城镇。明清时县城已成为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清代张象魏编的《三原县志》称“昏晓贸易,市况颇盛”。近代历史学家刘安国在其《陕西交通挈要》中写道,“三原实为东南与西北之枢纽,此均由历史文化与商业之交流而赋予此座古城以空前之繁荣”、“三原多数之布店、京货店、粟店、药店等,均呈活泼气象,实可视为渭北商业之中心”。县内鲁桥、陂西、西阳各集镇,以及闻名关中的腊八古会,均有较大贸易活动,与周围各省、县货物交流数额庞大。明清时期,境内手工业生产已有相当规模,皮革、染织、铁木业、食品制作均有较高技术。经济实惠的名特产品,如印染土布、黄铜水烟袋、各类糕点、菜肴等皆享有盛誉。故民国时期,商业规模在全省名列前茅。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农业和商业的发达必定让三原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明代修建南北二城,南城街区店铺栉比,多为各类商号占据,与居民巷道功能各异;所谓“市肆之间无居第,居第之所不贸易”。北城则为官仕、平民居宅。南北二城有石龙桥相连,楼橹相望,固若金汤。城隍庙、古龙桥、孟店民宅等古建,代表明清建筑工艺的成就。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重点要说一下三原的美食。西安人对三原非常熟悉,最熟悉的就是三原小吃。什么金线油塔,疙瘩面,珍珠饺子,蓼花糖,猪蹄,泡泡油糕,蒸饺等等,每一样全是知名美食。还有一样,好多人没太注意,当地有一种油茶,与众不同。形状是固体的,像一个大碗,牛油厚厚一层,每次切成小块煮,西安买不到,超市常见的都是粉状的,远远不及这种传统油茶香浓,以后去三原可以尝尝。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有小吃必有大菜和宴席,三原“关西壮县”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本县民众逢年过节和红白事也是要待客的,宴席一般为六碗四盘,普通人家是一碗四盘(俗称一顶四柱或四品一柱);下酒菜多为九个小菜碟。这一顶四柱或四品一柱是什么呢?当地老一辈的人说不外乎猪牛羊,鸡鸭鱼,还有时令蔬菜。过事的时候主要看厨师的手艺了。像肘子肉,这就是宴席上的一道主菜。最神奇的是三原人非常爱吃鱿鱼,而且非常会做,与当地的传统菜巧妙搭配就成了一道三原特色的陕菜,就是鱿鱼氽丸子汤,汤很清,丸子像小汤圆一样,入口是嫩嫩的,汤里还放了很多鱿鱼,非常鲜。如大荔一样,一个内陆城市,居然把海鲜做到极致,而且一吃就是上千年,就是文化传承的体现啊。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走在三原的街巷之中,名店一个个闪现,赵家千层油饼,老黄家,万宝楼,诚净和等等,这都是去三原必吃的地方。其他各类陕菜店和小吃面点店三百多家,一天吃一家,一年都不重样。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秋天已来,秋雨已至,天冷了,该滋补一下了,补营养,也补文化,先去个三原吧,吃好了才有心劲去思考人生大事。

朱立挺专栏|三原味道

朱立挺简介

朱立挺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俗研究学者、教授,陕菜网董事,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陕菜协会副会长、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三秦文化研究会事务理事、陕西省民俗协会会员、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文化顾问。

“陕菜网”微信平台由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刘陆训、刘瑞、金凌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服务,如有侵权行为,必将追究责任。转载请联系“陕菜网”公众平台

关键词搜索陕菜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