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8 岁双胞胎海边溺亡,8 月最让人悲痛的新闻。 网络上,叹息声、指责声、各种声音都有,一人带俩娃出去玩结果出事,当事人母亲在承受丧女之痛后,被推到舆论的最中心。 对于这件事,我们不想过度消费死者,只想给大家看一篇妈妈的自述。 她用自己的真实感受,用自己的惊魂经历,给所有的家长提个醒。 01 「养这么大多不容易啊,一下子就没了」 我是在傍晚的时候,看到的这则新闻。 我跟我妈说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妈感慨: 养这么大多不容易啊,一下子就没了。 这句感慨,相信所有亲手带过娃的人都会非常感同身受。 拿我自己来说,只是这一年多的日日夜夜,就足以让我感慨「妈妈」这个称呼的分量。 好容易将两个小肉球养成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一个没看住,就被上天毫不留情地收走了。 任何一个妈妈都扛不住着巨大的打击。 就算她有疏失,就算这疏失不可原谅,我也真的不忍指责半分。因为我们必须承认,「边看手机边看孩子」真的是随处可见的。 可这个偌大的世界,真的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吗? 02 「我差一点失去我的孩子」 我经历过一次非常真实的惊心动魄。 那是个工作日,我跟我爸我妈带着儿子看看去附近的商场玩。 吃完午饭我们走到商场门口等车来接我们。就这个短短的工夫,儿子突然指着路对面的花要去看。 我妈问我的意见,我说抱过去呗,反正车还没来。 随着我妈和看看的步伐,我这才看到花坛人行道那里,也有一对老小,看穿着不像周围居民。 老太太和看上去七八岁的小姑娘就那么站着。 我扫了一眼,视线继续回到我妈和看看那里。 大概就五秒的时间,我的余光瞥见那个老太太和谁交换了一下眼神,突然就抱起七八岁的小姑娘,一下子蹲到我妈和儿子身边。 非,常,近。 我这才看到在花坛另一侧的行车路上,停着一辆灰突突脏兮兮,所有玻璃全用黑色遮光膜贴牢的面包车。 面包车朝着花坛的门完全打开着,驾驶座上一个戴墨镜的男人,正看着花坛。 那条路上从不停车,因为两边都是花坛,另一边还被地铁入口挡牢。 和他一对视,我登时感到寒意窜上来,立马三步并两步跨到花坛上,抱起儿子就往回走。 抱看看时,我的胳膊还碰到了那个老太太的花衬衫,是的,距离就是这么近,近到她只要一拽就能拉住我的儿子,跑上那辆面包车,墨镜男一脚油门,我就会永远失去我的心肝宝贝。 但好在,我没有百无聊赖地刷手机,我也没有放空。我的视线一直牢牢盯着看看,即使他的身边有我的家人。 我妈也迅速跟着我回到商场门口,车也来了。 坐上车我的心还不踏实。我没作声,只是从后视镜里一直看着那三个人,直到我们驶出商场的地面环岛,那个老太太和小姑娘才慢慢地走向那辆面包车。 他们,果然是一伙的! 我妈也惊魂未定: 你没过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奇怪,明明我们过去前,她们就站那儿,也不看花也不干嘛,怎么我们一过去,她们就凑过来呢,还离那么近。 我说: 妈,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松警惕。不管她们是不是人贩子,至少,我觉得她们当下对我儿子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有的人说,这个商场是偏僻地段吗? 不是,是北京。每天有无数家长带着孩子来玩! 事发时,是人烟稀少时刻吗? 不是。我们时候是下午四点多。 更重要的是,那个老太太凑到我妈和看看面前时,很明显地打量了站在路对面商场门口的我和我爸,目的就是在确认我们是不是一家人,以及我们有没有放松警惕。 可怕么?真的很可怕。 我现在想起来,心都拎着。当了妈之后,你才真的看到社会阴暗面露出的獠牙,以及那又长又暗随时有可能盘旋下来的触角。 毫不夸张的说,在当下的社会,每个姑娘都是 Fighter、都是战士,单身时为自己而战,有了娃之后为娃和自己而战。男人嘛,靠谱的,才能算是战友。 03 「在中国,带大一个孩子有多难」 在那些形形色色公号推送的文章和视频里,你可以看到太多太多孩子走丢、被拐走、出意外的实录。 有时候妈妈只是低头打开包付个钱,婴儿车就因为没及时按下刹车而滑下斜坡。 有时候爸爸只是没留神看住孩子,孩子就能跑到即将驶离停车场的汽车视线死角被活活压过去。 这类社会新闻,一旦你看进去,你就会发现怎么那么多,怎么那么多: 长时间把孩子遗忘在车里导致孩子死亡的; 出门没关窗导致孩子坠楼的; 带孩子过马路自己看手机,导致孩子没跟上被撞的; 让孩子无任何保护地坐在电动车后面,转弯把孩子甩出去的; 没让孩子坐在汽车安全座椅里,与他车发生碰撞,孩子直接从窗户甩出去的…… 在中国,养大一个孩子,真的比西天取经还要惊险。 你不知道你的某次侥幸、偷懒、没留神之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你的孩子,如果时间能倒回,肯定每个家长都会再三确认细节,以求意外不要发生。 但很可惜,没人能告诉你意外何时来临,你能做的只有每天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般谨慎,如警犬般谨慎。 真的,如果我一个人带看看出门,没有什么比他更重要。 钱包手机我都毫不在意,从出门那一刻开始,我就不会放松任何警惕,直到我们平安回到家中,锁上门。 某天我跟先生争论,他觉得以我此刻的状态,很有可能宝宝长大了,我也会保护过度,直到我说: 你担得起责任么?你敢说放松一点就会没事么? 如果我在不影响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一切皆以安全为第一要素去审核周遭。 的确我一直活得比较累,但你敢说,这不是对孩子更负责任的态度么?毕竟,在他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应对复杂环境之前,我身为他的母亲,有义务去保障他最基本的安全。 直到我说这句话,先生才点头。 04 「给爸爸妈妈们的一些小建议」 我不是专家,我也没有那么多大道理,写到这儿,我只想跟你分享一些心得。这些心得应该更适用于 0~24 月龄的小朋友,毕竟再大一些的孩子,我也没带过。 如果你单独带娃出门: 1. 请一定一定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无论是手机还是钱包,都不如你的孩子重要。 如果孩子月龄太小,无法做到单独坐在后座安全座椅上,可以通过约车软件提前预约有儿童安全座椅的车(滴滴是提前两小时)。 2. 能推车就推车,比抱着安全。 就算人贩子想要抢孩子,也得把孩子从车里拽出来,如果你再系上安全带就更安全。 一定要注意停下来就一定锁死刹车,防止溜车。 实在不想推车,可以选择背带,ergobabay 的背带就适用 0 ~ 36 月龄。背带适用于去人比较多的地方,比如夜市、广场、动物园等。 3. 让另一半或家人知道你的动向。 离开家、到达要去的地方、离开要去的地方、回到家,这几个节点请务必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给家人电话或信息。 4. 不要过分相信防走失带、防走失包。 它们跟安全套一样,永远不敢承诺百分之百的安全,但作为父母,我们永远承受不起那百分之零点几的意外。 如果有家人和你一起带孩子出门: 1. 明确谁是第一责任人,其他人负责帮第一责任人分担所有需求。 比如我和先生带看看出门,那么我负责看看的安全,先生负责我们其他的事宜,手机钱包我是统统不拿的,车钥匙我也不管。 大家一起带孩子出门,最怕的就是你以为我在看孩子,我以为你在看着,到最后两个人或者几个人都没看着孩子。 2. 如果临时有事要处理,需要交接看管权时,最好不要转换地点,或者约好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带着孩子溜达。 比如,妈妈临时要接电话或回复信息,可以让爸爸和孩子在原地等一会儿,或者约好就在这半层晃悠一圈。 3. 一般来说,爸爸抱着孩子会更震慑那些想为非作歹的人。 如果去动物园、夜市、户外旅游景点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建议可以让爸爸用背带背着孩子,身材娇小的妈妈最好不要独自带孩子去这些地方。 4. 尽量不要让女性家人或养育者单独带着孩子去太远的地方。 很多社会新闻告诉我们,人贩子往往会盯着单独带着孩子的女性下手,无论年长还是年轻,高发地点一般是超市、游乐园。 如果你是自己带娃,可以多用用类似每日优鲜、春播、盒马鲜生这样可以送菜上门的 app,或者在周末全家一起出去的时候进行采买。 经常使用快递的话也需多留个心眼,不要过分暴露只有你和娃长时间在家的事实。 如果有家人或保姆帮忙,那可以把这些事情交给他们。 最后: 1.游乐园、儿童乐园真的不是绝对安全的地方。 不说可能存在怀藏贼心的人,孩子在玩耍时也有出现意外的可能。 自己孩子的安全,请不要随意交付给完全不认识的游乐园工作人员,尤其是很多工作人员其实还没你有经验。 2. 如果你觉得情况不对,就立刻按情况不对去处理。 任何事情都没有你孩子的安全重要。 就拿我经历的那一次来说,一直到抱着看看上车,我都在想,我会不会有点以貌取人,也许一切都是我的猜测,但直到我通过后视镜,看到老太太和小姑娘一起走着上了面包车,而面包车扬长而去时,我才更确定我的做法没错。再细想了各种环节和可能之后,更坚定了自己的做法。 3. 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动向。 不要忙着和人聊天、不要忙着拍照、不要忙着发朋友圈,有时候哪怕是一秒的疏失,就会带来一辈子的伤痛。 而朋友圈,你回家坐定了沏一杯茶再发,也不会影响你的点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