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提名作品产生,这波热度值得蹭一蹭

 潇洒如海 2018-08-09

《传记的秋日书写格式》

江  非


《去人间》

汤养宗


《落日与朝霞》

杜  涯


《高原上的野花》

张执浩


《西藏书》

陈人杰


《九章》

陈先发


《沙漏》

胡  弦


《我们的暴雨星辰》

姜念光


《万物生》

韩文戈


《从今往后》

路  也


鲁奖是诗坛举目的重磅大奖,

作为提名的作品可以说也相当有分量了,

为了让更多热爱诗歌的人对这些诗坛巨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让更多诗人早日成为五环以内的诗人,

本期特别策划精选这期鲁奖提名诗歌选。



江非,1974年生,山东临沂人。中国首位驻校诗人,曾参加青春诗会,获华文青年诗人奖、屈原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诗刊年度诗人奖、北京文学奖、海南文学双年奖等,著有诗集《傍晚的三种事物》《那》《独角戏》《纪念册》《一只蚂蚁上路了》等。现居海南。



汤养宗,男,出生于 1959/9/27。从事于诗歌写作。著有诗歌集《水上吉普赛》(1993年,海峡文艺出版社)、《黑得无比的白》(2000年,作家出版社);《闽东风光》(民俗文学,任主编)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家住海边》组诗12首,1994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首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另有多篇作品获“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杜涯,1968年出生于河南省许昌县乡村,毕业于许昌地区卫校护士专业。曾在医院工作10年,后离开医院,在郑州、北京任图书编辑、杂志社编辑等职。12岁开始写诗,出版有诗集《风用它明亮的翅膀》(1998年)、《杜涯诗选》(2008年)、《落日与朝霞》(2016年)。先后获“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刘丽安诗歌奖”、《诗探索》年度奖、《扬子江》诗学奖等。现居许昌市。



张执浩,1965年生于湖北荆门。《汉诗》主编。出版诗集《苦于赞美》《动物之心》《撞身取暖》《宽阔》《欢迎来到岩子河》《高原上的野花》。获人民文学奖、十月年度诗歌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陈子昂诗歌奖等奖项。



陈人杰,1968年生于浙江天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曾获徐志摩诗歌奖、《诗刊》青年诗人奖、《扬子江》诗学奖、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特别奖、杨牧诗歌奖等奖项,曾担任西藏历史上首部大型史诗性音乐组歌《极地放歌中国梦》的文学总监和16首歌的词作者,在《人民文学》等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诗歌作品几百首,多组作品入选年度中国最佳诗歌多种版本。入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60年诗歌精选)、《“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



陈先发,1967年10月出生,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前世》(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写碑之心》(2011年,长江文艺出版集团),长篇小说《拉魂腔》(2006年,花城出版社),随笔集《黑池坝笔记》(2014年,安徽教育出版社)等。曾提出诗歌主张:“本土性在当代”与“诗哲学”。2005年曾组建若缺诗社。曾获奖项、被媒体和文学研究机构授予的荣誉有“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1986—2006年中国十大新锐诗人”、“2008年中国年度诗人”、“1998—2008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首届中国海南诗歌双年奖”、《作品》中国长诗奖、复旦诗歌特殊贡献奖、首届袁可嘉诗歌奖、第九届天问诗歌奖[2]等数十种。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腊等多种文字传播,并被选入国内外多所大学的文学教材。代表作品有短诗《丹青见》《前世》,长诗《口腔医院》《白头与过往》《姚鼐》《写碑之心》等,长篇随笔集《黑池坝笔记》等。



胡弦,1966年生,现居南京;出版诗集《沙漏》《空楼梯》、散文集《永远无法返乡的人》等;曾获柔刚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诗刊》《十月》《作品》等刊年度诗歌奖、腾讯书院文学奖等。



姜念光, 六十年代中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先后毕业于某军校军事指挥专业、北京大学艺术学专业。长期从事图书和杂志出版工作,主持多项重点出版项目,并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八十年代末开始诗歌写作,作品刊载于多种报刊,并入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白马》《我们的暴雨星辰》。另有散文随笔、批评文章及学术文章若干。2000年参加第十六届“青春诗会”。现任《解放军文艺》杂志主编。



韩文戈,男,1964年生,现居石家庄。1982年发表第一首诗,1990年出版诗集《吉祥的村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诗集《渐渐远去的夏天》(九州出版社)。



路也,女,山东济南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执教于济南大学文学院。著有诗集《风生来说没有家》、《心是一架风车》,长诗《心脏内科》等,中短篇小说集《我是你的芳邻》,以及长篇小说《幸福是有的》《别哭》《亲爱的茑萝》《冰樱桃》等。



吴焕唐,1990年生,海南人。多次获得康师傅“再来一瓶”奖,大润发周年庆幸运奖,多次受邀参与巴西烤肉自助餐,多次前往光大信用卡10元看电影现场,曾一人对着大海朗诵诗稿,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目前仍然停留在地球,养有两只猫,一只八哥,一对鹦鹉,以及两只分不清公母的过山鲫,现正在策划《读一首好诗》年度诗歌选本。





最后一个是什么鬼

小编你又调皮了

......



没错

明人不做暗事

小编就是来蹭这一波热度的

万一蹭到了呢






夜晚 


江非


夜晚了

我们将用眼皮将眼睛盖住

白天是细细的睫毛

我们将用黑亮的眼睛看自己和别人

一直到死

我们坐在灯下织毛衣

也将一点点中药织进去

一针一针,就如好好地记下那些从前的名字

我们将毛衣穿在身上,最里的一层

就如生者穿着死者的友谊

我们在旧的事物上睡着

在新的事物上流逝

有的旅途已经结束

更多的路途还没有开始,每一个

回家的人,都有一支曲子在为他伴奏

每一个坐在家里的人,都像一个误闯进客厅的人

那客厅,在别人的家里



面壁吟


汤养宗

 

五十年前我就开始面壁。面对这面

忽白忽黑的天空。面对这空,这远

这铁板一块。空空如也的坚壁

横在头顶,不管我暗暗叫苦

更无视我苦涩的眼神,青丝转眼间

已变成满头白发,风声里江河枯了再流

我做了件拿命来甘心输掉的事

同多少朝代的人一起,从仰望中

看到了铁石心肠。妙不可言

又永怀绝望。打铁的人,最后从火炉里

取出了一块冷铁。也许这就是安宁

一切都要从不安的面向,听到自己的尖叫



河流


杜涯


二十岁的那年春天

我曾去寻找一条河流

一条宽阔的静静流淌的河流

我相信它是我的前生


从童年起我就无数次看见它:

在瞬间的眼前,在梦中

只让我看见它:几秒钟的明亮

然后就渐渐消失了身影


那条大地上的孤独流淌的河流

它曾流过了怎样的月夜、白天?

它曾照耀过哪些山冈、树林、村庄?

又是怎样的年月带走了它,一去不返?


永远消失的光明的河流:我不曾找到

那年春天,我行走在无数条河流的河岸

无数的……然而它们不是逝去的从前:

它们不知道我今生的孤独、黑暗


泛着温暖的微波,静静地流淌

仿佛前生的月光,仿佛故乡

然而却总是瞬间的再现

我无数次的靠近使它始终成为远方


多年的时光已过:从二十岁到这个春天

我看到从那时起我就成为了两个:

一个在世间生活,读书、写作、睡眠

一个至今仍行走在远方的某条河流边



过去见 


张执浩

 

在公路上弹跳着的彩色玻璃弹珠

在暴雨来临前匆匆读完的

连环书的最后一页,在暴雨中

找到你的牛,然后赶上你的牛

在暴雨过后,玻璃珠躺在水坑里

彩色的山坡背后有一道彩虹

你读过的书被风一页页翻读

你的牛继续吃草,你的牛眼

更加清澈,仿佛盛满了

你如今能想象到的全部事物



分离


陈人杰

 

酒瓶睡了

桌上只剩下我和骨头

我听见被锋牙利齿咬过的骨头

张开伤口说话

它没有恨我,它向我问好

它劝我出门在外要少喝酒

夜深了,别凉着胃

别在路灯下看自己的影子

它怀念起和肉相依为命的日子

那多么幸福,虽然是在乡下

虽然只是在一只瓦罐里相遇

它是什么时候学会普通话的

但我依然从它的卷舌音里听出乡音

是我和几个乡亲的聚会

让它骨肉分离

现在,乡亲们走了

也许永远不再回来

我们谁是骨头,谁是肉

我们在岁月的噬咬下

骨肉分离后,有谁能留下来

听听我的骨头用方言搭几句家常



丹青见


陈先发


桤木,白松,榆树和水杉,高于接骨木,紫荆

铁皮桂和香樟。湖水被秋天挽着向上,针叶林高于

阔叶林,野杜仲高于乱蓬蓬的剑麻。如果

湖水暗涨,柞木将高于紫檀。鸟鸣,一声接一声地

溶化着。蛇的舌头如受电击,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

高于从旋转着的玻璃中,窥见的桦树。

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

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



山塘


胡弦


有风。河水新生鳞尾。

窗格里,刺绣里,灰尘上,

金色光线是欢喜的。


游进碗里的鱼已身败名裂。

苏州渐绿。

风,把雕花小楼又镂空一次。


 

五月谣曲


姜念光

 

坐在窗下读书的人不觉读到了深夜

两只布谷叫个不停

仿佛翻飞的手在空中播种诗歌

抬头看见满天星光明亮如洗

亲爱的人熟睡在白云之侧

描写奇迹和山水的书翻到了最后一面

遥望国家地理最北端的漠河县

北京已经是炎夏,但那里

流水清澈,仍在拍打未化的白雪

那一片沁凉就像心头的翅膀微微翘起

还有灯塔,还有灯塔镇守边境

哨位上的士兵顿一顿枪托

稳住了大好山河


 

慢一些,再慢一些


韩文戈

 

所有的事物都慢一些,再慢一些……像疲惫的马蹄

在水边缓下来。

叶片垂落的姿势再美丽一些,死亡也再优雅一些。

缓慢的黎明将会重新攀上林梢……像一座缓慢的城

尊贵,从容,懒懒地装满神迹。



我一个人生活


路也


我一个人生活

上顿白菜炒豆腐,下顿豆腐炒白菜

外加一小碗米饭。

这些东西的能量全都用来

打长途,跑火车,和你吵架,与你相爱

我吃着泰山下的粮食,黄河边的菜

心思却在秦岭淮河以南。

我的消化系统竟这样辽阔

差不多纵横半个祖国

胃是丘陵隆起,肠道是江河蜿蜒。

我就这样一个人生活着

眼睛闪亮,头发凌乱

一根电话线和一条铁路线做了动脉血管。

我就这样孜孜不倦地生活着

爱北方也爱南方,还爱我的破衣烂衫

一年到头,从早到晚。



隐喻


吴焕唐


火炉就在一旁

像一个隐喻

试图通过跳跃的星火

坦露出命运一角

时光如此——残喘不安


我非常愿意跟你提到的

是另外一个冬天

围着火炉

我们有青铜的脸

以及不肯老去的措辞




在诗坛这么光明正大厚颜无耻地蹭热度的人不多了,

请诸位且珍惜,

如有冒犯,你也打不着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