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点』画的写法
上竖点——范字【守宗】 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稍顿;转笔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下竖点——范字【兼然】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笔向右下角顿笔;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下方中锋行笔;转笔向左下顿笔稍驻;提笔回锋收笔。 左点——范字【恩悲】 自左上角顺锋起笔;力量逐渐增大向左下中锋行笔;末端处向右下顿笔;提笔向右回锋收笔。 右点——范字【必慈】 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上角作顿,转笔向右下行笔;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 撇点——范字【掌常】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笔向右下顿笔;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挑点——范字【滔深】
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转笔向右下行稍驻;微微提笔向右上回锋;回锋至中部后稍驻;向右上出锋。 左下点——范字【禀茶】
逆锋起笔;折锋向左下顿笔;提笔折向右下作顿;微微提笔回锋收笔。 右下点——范字【契矣】
顺锋起笔;向右下顿笔;提笔折锋向下顿;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
平横——范字【三五】 逆锋向左起笔;折笔向右下作顿;提笔调整笔毫,中锋向右行笔;末端处转笔向右下顿笔;提笔向左回锋收笔。 上短横——范字【元充】
向左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提笔折锋挫笔向右;蓄势后向右行笔;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凸横——范字【奇喜】
向左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细腰横——范字【契无】
向左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向右行笔,中间稍提敛锋;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粗腰横——范字【议诸】
向左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挫笔蓄势向右中锋行笔;提笔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左尖横——范字【裴等】
顺锋起笔;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中锋行笔;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右尖横——范字【异茶】
逆锋向左起笔;折锋向右下顿笔;挫笔后向右偏上边提边行笔。 横钩——范字【处寿】
向左逆锋起笔;折锋向右下顿笔;折锋向右中锋行笔;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
直竖——范字【株 林】
右弧竖——范字【丘 开】
左弧竖——范字【归 头】
细腰竖——范字【愧 悦】
粗腰竖——范字【出 生】
上尖竖——范字【益 盖】
悬针竖——范字【殚 禅】
竖弯——范字【七 此】
竖弧撇——范字【大丈】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笔后向右下顿笔;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转笔写弧状的撇,力至笔端。 细腰撇——范字【原厚】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笔后向右下顿笔;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兰叶撇——范字【肩度】
自上方向左下顺锋起笔;边行笔边按笔,至中部后边行笔边提笔至左下出锋,力至笔端。 弯头撇——范字【随雄】
自左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上方转笔作围后折笔向右下方顿笔;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回锋撇——范字【成威】
自左上方逆锋起笔;折笔后向右下顿笔;转笔蓄势后向下中锋写弧;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
长曲撇——范字【察蔡】
柳字中的长曲撇是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作一笔书写,起笔写横,后提笔、顿笔写折,再提笔写长斜撇。 短曲撇——范字【祥福】
所谓短曲撇,是将短横与短撇连在一起作一笔书写,起笔写短横,然后提笔、顿笔写折,再行笔写撇。 『捺』画的写法
弧捺——范字【大 天】
方头捺——范字【道 逢】
尖头捺——范字【入 分】
长捺——范字【之 趣】
短捺——范字【豪 象】
反捺——范字【数 腹】
曲反捺——范字【妙 如】
竖钩——范字【东事】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转锋蓄势向下中锋行笔;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 弯弧钩——范字【乎承】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锋向下稍顿;转锋蓄势向下中锋写弯弧;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
横折钩——范字【团国】
横折钩是由横和竖钩组成,先逆锋写横,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写竖钩,出钩方向指向起笔点。 横折弯钩——范字【而尚】
横折弯钩是由横和弯钩组成,先逆锋写横,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写弯钩,出锋方向指向起笔点。 横折斜钩——范字【钩约】
横折斜钩是由横和斜钩组成,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末端处提笔、顿笔后,转锋写斜,再写钩。 竖钩(向右)——范字【馀顾】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转锋蓄势后中锋行笔写竖;提笔转锋再向右下挫笔;5、提笔转锋挫笔蓄势向右上出锋。 弧钩——范字【紫载】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转锋蓄势后向右下写弯弧;末端处向右下挫笔后提笔转锋,蓄势向上出锋。 浮鹅钩——范字【礼犯】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转锋蓄势向下偏左中锋行笔;转笔写弯弧,出锋处挫笔转笔蓄势向上出锋。 卧钩——范字【思恩】
自左上角顺锋起笔;顺势向右下中锋行笔,边行边按写弧;末端处挫笔转锋后,蓄势向左上出锋。 斜长钩——范字【浅残】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转锋蓄势后向右下中锋行笔;末端处挫笔转锋,蓄势后向右上出锋。 右弯钩——范字【先光】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转锋蓄势后向左下行笔再转锋向右行笔;末端处挫笔转锋蓄势向上出锋。 右弧弯钩——范字【凡风】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转锋蓄势后中锋向右偏上行笔;再提笔、顿笔,蓄势写弧弯钩。
『挑』画及其他笔画的写法
上向挑——范字【清 凉】
右上挑——范【琉 理】
横折斜——范字【为 君】
横折折撇——范字【道游】
横折撇弯钩——范字【都部】
撇折提——范字【绘 缚】 自左上角逆锋起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转锋蓄势向左下写撇;提笔向下顿笔转锋后,挫笔蓄势向右上写提,力至笔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