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保险被坑骗,如何「0损失」退保?教你个方法,分享两个案例,树立正能量!

 二宗 2018-08-09


保险这个行业,关注的人太少,所以造成了信息严重不透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声音嘈杂,什么样的说法你都会看到。过去的那套保险营销模式,虽然很好的起到了保险的推广作用,但是留下了很多后遗症。销售误导,夸大,承诺了没有的责任,违规等大量的问题,造成了行业的坏名声。


保险行业


保险行业乱象频发,人们对保险的认知态度都不友好,有的人被坑过之后,就再也不相信保险了,有的人因熟人推荐买了,发现问题,实际与内容不一致之后,可能碍于关系,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直接退保了。有些保险销售人员,可能也不会分析保险产品,按照保险公司培训的话术流程来,甚至可能发挥自己的能言善辩,也卖出去了。大多数保险业务员其实就是保险公司的客户,很多人也许产品都没开始卖,自己首先买了起来。


发现这些乱象之后,二宗除了在保险前端帮别人做保险规划工作之外,我也会去做一些保险后端的服务,帮别人解读、分析买过的保险,以及协助一些人发现买的保险有问题之后的善后维权工作,不干不知道,一干就知道这背后都是啥套路了。


为什么人们买保险会被「坑」?

哪些情况容易被「坑」?

目前市场上有哪些从事保险的?注意事项

买到被「坑骗」的保险,如何「0损失」退保?

「0损失」退保步骤



为什么人们买保险会被「坑」?


说到底,保险本身就是逆人性的东西,没有谁会愿意支出买一份保障,因为人厌恶损失,支出本身就是损失,即使那些后来因保险受益的人,在没受益之前也是百般不愿意,所以人也叫「贱人」。股市也是反人性的,但是股市能逐利,所以韭菜永远都不缺,缺的是韭菜成长的速度。


韭菜


这么多年,保险行业和人认知之前的矛盾很深,整天会有人动不动说,都是骗人的,居然没人说是人在骗人,整天说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没人去关心对方是否带病投保,违规骗保。千般万般的不是,保险最不是。


但是反过来,保险公司为了把保险卖出去,可以说「不择手段」,业务员是保险公司手底下的兵,没有约束,想干啥就干啥,卖出去就是王道,保险公司睁一眼闭一眼,问题严重就处理下。保险业务员是最没有安全感的职业,有时候为了卖出去,自己也会想一些绞尽脑汁的方法。好的方法想不到,就走歪路了。


哪些情况容易被「坑」?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原因。


  • 知识缺乏,乱买或者买错


大部分有的人有保险的意识,但却不懂保险知识,据说现在有一些学校普及保险课程了,这很好,有的高校也开设了保险学的课程。但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就像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容易被宰。自己知识匮乏的结果就是被人带节奏,通常一股脑儿的塞一些没啥用的保险产品给你。我遇到一位咨询者,对方给他胡乱推了一些保险产品,主要的花费都花在了长期意外险上,且不说长期意外险怎样,保障疾病的内容都没有,明明可以配置很好的。


  • 灌输理念,产品内容不符


灌输理念,把人说服,现在大部分保险公司或者代理公司是通过灌输理念,对方被说通了,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出现的问题可能是产品对不上,或者不怎么去分析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


  • 「杀熟」现象严重,利用信任


这个是保险行业最突出的问题,这倒不是说叫你不要去熟人那边买,如果遇到一个负责的熟人,产品内容给你说清楚倒无所谓,但实际情况是吹牛逼的最多,常见的就是自己连产品都不清楚,卖了身边一圈亲戚朋友之后就不干了。


诚信


以下总结的两个问题是可能是导致保险名声不好的根本原因。


  • 未如实告知,带病投保


这件事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买保险的人知道要如实告知,但自己的情况可能买不了了,通常患了病的人买保险的意识是非常强的,就侥幸隐瞒了,以为查不出来。但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很多东西只要流过痕迹,都可能查到,比如医保卡。被查出来之后拒赔,久而久之,保险的名声就不好了。


另一种情况,买保险的不懂,但是卖保险的业务员知道,可能他也清楚对方买不了了,但是为了做对方生意,就骗了对方说可以买。现在这种情况很多,利用保险里面的「两年不可抗辩」,这绝不是这样用的,《保险法》里的这一条原本是为了约束保险公司的。后来被业务员走歪门邪道恶意曲解,而且目前「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不再完全偏向被保险人。


  • 违规使用医保卡


医保卡的使用,目前对于买保险的人来说是一个大问题,比如用医保卡开了一些处方药,虽然可能不是自身有这个情况,给家人使用的,但医保卡就是个人的信用凭证,被查出之后可能就视为本人使用,投保之前此类情况没有解决,之后理赔就有纠纷。虽然目前实际处理社保卡违规使用的纠纷问题上,法院还是会作出被保险人有利的判决。


目前市场上有哪些从事保险的?以及注意事项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通过方便快捷的投保系统,买保险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隐患也时刻存在着,线下的情况,顶多又在线上会演一遍而已,历史总在循环往复嘛。很多人不看内容,或者不懂。所以大部分人可能还是会选择懂保险或专业的人士请教,这里就有一些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关注下。


从事保险的主体


目前在这个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名义做保险的,可以说无论是写保险科普也好,还是打着「推荐保险」、「不卖保险」的幌子,99%基本都是卖保险,或是从事保险相关的或无关的,不同的人群体有不同的一套说辞。


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一点是,财经号、自媒体、大v都会以保险代理人的不专业,教你避坑,然后会推荐一些产品,那此时如果你购买了,你成为了他们的客户,但是他们会撇清自己是做保险的,还有一些以宝妈,宝爸的口气,说看了市面上的保险,不知道怎么挑选,结果潜心研究,终于发现这些好保险了,都是一个套路。


当然这没有什么是非问题,你认同了别人的理念,哪怕被引导着的,有些人确实也会义务推荐一些好的产品,一些他卖不了地方的产品,但是为什么要说这里面有很大的注意事项呢?


新闻


市场上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常见的就是销售误导,打个比方吧,同样是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可以投保的的保险,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有人能买,有人不能买,这是看具体情况才能判断的。如果你看到了高血压、糖尿病都能买的,实际上你的情况是买不了的,最后也买了,就被误导了。因为别人能买就不代表你能买。


这类销售误导比较高级,和一些保险代理人干的事有什么区别呢?二宗还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乙肝、肝病这块,有很多咨询者会跑来问我,我看到有一些保险测评说乙肝也能保,准备要买,此时我会追问情况的,一追问到底,大部分人都是无法投保的,能买也只是基于某些情况,保险纠纷就是这么来的。


无论是「推荐保险」还是打着「不卖保险」的幌子,以及各种名义的方法去卖保险,都是要承担责任的,当有了利益的冲突,责任就得承担起来,否则是让别人从一个坑里爬出来,又造了一个坑。这也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保险的投诉率非常高,其实不光是互联网保险,保险公司代理人卖的也是。


很多人会口口声声说要就是因为看到保险行业这样,结果自己也这么干了,连基本的认同感都不具备。


个人接受调查通知书


这是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内容,虽然现在保险监管是重拳出击,但是销售误导的行为是非常的严重,不管现在一个业务员,现在即使离职了,只要是违规了,还要接受调查,终身追责制


不管是互联网自媒体打着「推荐保险」「不卖保险」也好,只要有利益冲突,就要承担起相应责任,之前有些自媒体没资格证的,后来监管估计都进行了资格认证。如果你在营销号,受内容误导影响了,这个还没追责主体,最后所有的不是赖保险公司,就是监管层也跟着遭殃。


银保监会也公布了一些自媒体名单,保险圈子里总能看到有些自媒体或机构通过病毒式分发的方式,组建群,安排托,在群里推荐保险。我也调查过一圈,问题主要还是二宗之前提到过的,无论你是认同理念还是因为本身不清楚无意上当了,总之,将证据收集留好。


有一些自媒体通过抹黑别人,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一些保险产品不错,但在他那里这类保险就是坑,来博取别人的关注,这里你记住,任何不谈保险条款的分析都是毫无意义的。话都会说。更严重的是一些非保险行业的人进来写一些所谓的保险科普,可能连核实都没有,通过洗稿、编辑在加工就发布出去了,误导了一大批人,一些写保险科普基于专业,但有一些科普内容都非常偏颇,想了解一些基础内容的人,可以看教材,那是最基础的,你会发现很多不是和别人说的一样的内容。


买到被「坑骗」的保险,如何「0损失」退保?


在今天,保险行业的这套制度,会影响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了,保险行业的业务员都是没啥安全感的,为了卖出去产品可以说「不择手段」。我们会做一些保险后端服务的工作,除了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去规划保险之外,也会对一些保险不了解的进行讲解,或者解读他们买了的保险。


案例


如果你遭遇到了,自己买的保险产品是被忽悠、误导、欺骗的情况下,教你一招,基本上可以「0损失」退保。这里我分享两个案例,大部分目前市面上的情况都涵盖了。


案例一



姑且称作A先生吧,一次看到他给我发消息,向我求助,父母的买的保险,代理人说明明只要交5年的,结果还要交下去,都快交了7年了,翻了合同原来是要缴纳10年,被骗了。这种明显是比较低级错误嘛,保险合同上都会注明,我估计他们连看都不看,结果一问,的确,是从朋友的朋友手里购买的,当初那人就听他说了,直到5年缴费期过了,怎么还要缴费才开始怀疑。


我就协助他分析了一下,是一份分红款的保险,但是这份保险有诸多的限制,有些分红类的保险限制挺多,即使想取出来,也是诸多不便,分析完之后,没说什么。之后,他又给我来消息,说是越想越窝火,气不打一处来,想退掉,但又交了这么多年,退掉才拿回一点点钱,说那代理人就是一骗子,二宗和他理性的分析了,不建议退掉了,而且还有几年就交完了,拿着吧。但是对方很坚决,执意要退。那我就听他讲述了买保险的经过,发现他这种情况可以,进行一个「0损失」退保。和他说了利弊,建议别退,但是对方就是坚决,就像一个律师要听从委托人的做哪方面的辩护。


正直


讲述完来龙去脉之后,对方是没有证据的,经过我对对方情况的分析,这个是可以重新收集证据的,这里不做详细赘述,我就告诉对方重新收集证据的方法,A先生后来反馈,对方开始吓唬他们家了,遇上这种情况,稳赢。不过最终A先生的父母心软,不想维权了,尊重他们的选择,也不建议退掉了,这样的折腾划不来。最后和对方讲了些保险的知识,如果要买这类的,要买哪些,有什么的注意的。


虽然最终委托人的决定不退了,但这件事,也是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参考。


案例二



这个案例是直接成功的,过程也有些复杂,我们叫D女士吧,D在她同学手里给孩子买了份分红型的教育金,她一点保险知识都不具备,和她认识处于偶然,有天跑过来问我有啥保险书籍可以推荐吗?我开玩笑问她,也想做保险吗?深入了解之后,原来是不会分析保险,询问别的代理人也只是把自己家的产品推销给她,都不会分析。她想知道自己买的教育金是款怎样的保险。


这活我接下来,我看了看这款保险没直接给她下结论,先听了听她之前买的过程,她同学一个劲的夸这款保险怎么怎么好,当时自己也招架不住,脑子一热,就花了每年交3万买了一份,而且手头并不宽裕,她同学说这保险多好,就忍不住买了。等孩子18岁的时候能拿回本金,之后可以领钱,当时我想这么好的事,我也想要。但是一分析,一看,保单里的现金价值到18周岁,成本远远不到,其他的也没到,和D女士讲解了一些可以当做教育金的知识,让她把保险合同拿出来看看。


结果就是和她同学的说的有非常大的出入,但是她保留了之前的购买记录,一对照,其实当初的话是非常隐晦的,有着严重的误导行为。过了几日。D女士想退保了,因为这份保险的保费支出占用了家庭的一部分资产,用处不大,也不好,而且保障的一点也没做。问我有什么办法,退保的话要损失上万元,最后只能拿回一点点。我给他分析了下,因为鉴于D女士是从她同学手中购买,我先叫D女士和她同学看看能不能协商解决。后来,D女士和我说,不像协商了,对方还一个劲夸,说是自己都买了好几份。


最后我教D女士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来,之前保留的手机里的对话证据整理出来,向银保监会投诉。


过一段时间,D女士向我发来了消息,无损失退保了。


「0损失」退保步骤


如果你是被人误导、欺骗或者一些不正当手段,买了错误的保险或者被坑了,都可以进行一个有效的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如果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的,那这个损失自己承担,也不能去碰瓷别人。所以买保险之前要慎重!


保险零损失投诉方法


这是一整套流程,D女士碰到的是处理效率非常迅速的,据她说保险公司领导亲自打电话,直接同意无损失退款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尾巴以及重要的几句话


第一次买保险就要买好,买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买保险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你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是你想买就能买,买错了,中间身体出问题了,也不一定买的了了,结果还是白买。


有一些自媒体通过组建群,去帮别人的分析保险,居然是以价格的理由,说对方的保险不划算,退了买他这份吧,这是非常不人道的。不去触及核心的分析条款,去比价格终将害人害己。做保险的不是号称风险管理师吗?真空状态下的风险责任谁担当。人性的东西是你想象不到的。


保险的产品是从条款内容出发的。不是通过比价格,即使比价格也要去分析条款内容,再做整体的判断,当价格战的市场注定会损失服务上的利益。二宗通过调查一圈发现,以「打破低价」「极致」的保险产品,这类基本违反广告法的宣传,实际上内容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


只有当大部分人都有意识了,都开始去分析保险产品内容了,才能倒逼着保险公司去进步,不然只会在销售手段上做文章,而不是后端服务,或者是整天吹牛的服务。只有实实在在,让大家看到了保险的好,这个行业才会有希望,不然只会劣币驱逐良币。



本文原创自二宗(buerzong),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