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余封家信抒写海峡两岸情,69年寻亲路只为落叶归根!

 cxag 2018-08-09

海峡两岸

一家三代人

20余封家书

69年寻亲路

1600公里的亲情从未断过


时隔69年

陈湘华终于完成父亲的遗愿

找到了在湖南老家的亲人

让离世的父亲落叶归根

······


“我叫陈湘华,

湖南的‘湘’,

中华的‘华’”。


来自台湾的陈湘华

每次都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

因为对她来说

家乡不只是她名字中的印记

也深深烙印在她儿时的记忆里

从小

父亲就教育她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这次来到《等着我》现场

她想要找到湖南老家的亲人



当年陈湘华25岁的父亲陈金南

离开湖南来到台湾

他给最爱的女儿取名湘华

“湘”是湖南的简称

“华”是中华的华

湘华的名字道尽了

父亲对家乡无限的思念


陈湘华说

父亲经常教育自己

做人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湘华的父亲陈金南有两块小黑板

在黑板上

他曾教会湘华写“湖南武冈”四个字

而这

正是他们家乡的名字



虽然父亲很早就离开家乡

但他的乡味乡音一直都在

当陈湘华在外玩耍时

爸爸也总是用浓浓的乡音喊她:

“妹儿,吃饭喽”



在湘华的记忆里

爸爸会通过收音机

时刻关注湖南的天气变化

一开始

她并不明白父亲的乡愁

直到陈湘华十岁那年

她偶然听到父亲的哭泣声

知道了他的身世

也知道了自己在湖南是有亲人的



直到1984年

陈湘华一家收到一封来自亲人的家书

他们才重新与家人取得联系

奶奶在信中写到:


一家人要是能欢聚一堂,叫妈妈,叫奶奶,那该多热闹啊。


几年后

离家已39年的父亲

终于再次回到湖南武冈的老家

见到了家乡的亲人

一个星期后

父亲带了一袋家乡的花生回来

但也带回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就在陈湘华17岁那年

她又收到一封堂兄陈满生的亲笔家书

堂兄写到:


姐妹弟弟们,我多么希望,解除我们的遥遥思念,那一天一定是我们最幸福的一天了。



收到堂哥的信

让陈湘华对家乡与亲缘更加充满向往

而这一封封家书

父亲也总是完好地珍藏着




但就在陈湘华20岁那年

父亲突然身患重病瘫痪在床

由于不忍对家乡亲人告知父亲病情

他们与家乡暂停联系


后来

陈湘华的父亲77岁时

伴随着对家乡的思念遗憾离世

陈湘华决定替父亲完成“回家”的心愿


但当他们想要

再找到家乡的通讯地址恢复联系时

却发现通讯地址已丢失



翻看照片,回忆点滴往事

湘华从对父亲的绵绵思念中

开始读懂父亲的乡愁


直到去年

他们终于找回当年的那些家书

一家人如获至宝

整理信件过程中

湘华还发现了几份父亲的亲笔回信

字里行间全是爸爸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母亲、娘,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恨不得插翅飞到你身边,痛快地大哭一场,因为儿太想念你了。


重读家书

爸爸的爱给了陈湘华力量

血浓于水

她决心延续血脉亲情


之后湘华带着信封上的地址

先后两次回到湖南寻找

却发现

老家发生巨大变化

按之前的地址已找不到老家在哪里



二十几封家书中

陈湘华真正理解了

血脉相连和故土难离

也真正理解了

他们的根就在这一张一张的家书上

一页一页的思念里


一片归心

两岸相望

三代守候

陈湘华希望终有一天他们能落叶归根



在《等着我》现场

陈湘华带来一颗刻有父亲名字的印章

若能找到亲人

她希望将印章和爷爷奶奶埋在一起

完成爸爸落叶归根的心愿



当希望之门打开

陈湘华得知

陈湘华97岁的二伯去年已过世

但当年写过信的堂哥陈满生来到现场

两人都激动万分

跨越海峡两岸的亲情

终于再次连接在一起


陈湘华带着父亲的遗愿回到湖南家乡

见到了亲人们




祭祖时

陈湘华低语说着

“奶奶,

我是您小儿子金南的小女儿湘华,

我今天带了爸爸的印章回来跟您放在一起,

您安心吧。”


临走之前

她还带回一小瓶家乡的泥土

表示要放在爸爸的骨灰旁边

“这样才算是圆满地带爸爸回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