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入平羌江水流,从平羌太白亭感怀李白风流

 昵称29604659 2020-06-25

平羌江,岷江流经嘉州(今乐山)一段水路古称。岷江从成都平原(李白故里江油市属此)南流至乐山,再向南至宜宾与长江汇合后,往东至渝州(重庆市),出渝州再往东北方向过长江三峡后,即可出川。这条水路曾经是蜀地出川的主要通道,亦是当年年轻的李太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路径。

平羌太白亭,位于平羌小三峡,即岷江河畔,非长江三峡之所在也。此太白亭之建,也只因李白之《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在嘉州即乐山境内。

对 联

luck罗

倚亭耽千古风流,遥想清影北来,行舟南去;

复谁望平羌山月,还赊半杯醅酒,独醉江秋。

轻雪:出幅怀古,对幅感今,用故实不沾不脱,重现《峨眉山月歌》诗境,蕴藉淡远,语饶余韵,隐隐觉山水中有诗人在。若求疵,风流、山月可更求工。

百年孤独

翼然遥望峨眉,有碧水横前,别棹闻猿三峡近;

阒若深藏岩腹,自青莲醉后,逢秋赏月半轮宜。

轻雪:起句写孤亭,翼然若望,复辅以碧水、猿声,幽清、苍茫之境如见,我虽疑平羌三峡是否有猿声,唐时或有,且作想象。下联写月,隐然若藏,收句入妙,有风人之致。此联对仗考究,如眉、腹,碧、青,前、后各处,俱见用心。

纤可

亭自契风流,溯千年舟楫往来,携行不厌清江月;

客犹醉高咏,嗟异代人生际遇,兀坐偏多宦海秋。

轻雪:清江月色,是故土之恋;宦海秋声,是求仕之旅。不厌,又取“相看两不厌”之意,情自深系。联语情景交融,感慨遥深,令人怅惘不已。只起句觉略虚。

爱茶人

自谪仙挂席游来,不绝才人,邀月吟风将进酒;

有玉笛临江响起,相招云鹤,低回清唳又寻诗。

轻雪:上下两起俱能撑开局面,下笔洒脱有致,腰上分句衔接妥帖,惜上下收句略凑,未能竟功。

爱到深秋

登看峨眉月,翼有孤亭,揽胜无妨山与水;

留遗太白风,快哉千里,乘舟便可酒和诗。

轻雪:造语流动爽利,似太白风神无羁,惜收句略平。

陆乘风

抬头看丹霄未远,几抺浮霞,谁料迓半生游宦;

挥手招红友而来,一弯羌水,犹复听五月梅花。

轻雪:上联寓羁客怀乡之叹,下联作山水怀人之思。词清意沉,是才人笔调。惜江城五月梅花,地有专属,用于此似不甚当。

十里总不如

愁倾迁客樽中,遥看莽莽重山,别怀但寄青空外;

夜泛巴岷险处,趁此泠泠孤月,征棹已辞白帝城。

轻雪:吐属风雅,笔调沉郁,句式、节奏都处理得不错,收句亦有远意。不过,此联若悬于平羌三峡,白帝城则过于遥远了。

红楼隔雨

绿荔丹霞连,翠篁青雾合,斯更登游风光,客与江鸥浮一水;

金樽碧嶂捧,玉趾白云留,此宜拈出诗句,地同仙迹并千秋。

轻雪:绿荔翠篁,下笔能绘斯地斯景,不以臆测度之,颇难得。上结拈出鸥来共游,亦见飘逸,下结相较则若生硬。另,腰上6言句不畅,或可改作4言:今复来游,客与江鸥浮一水;谁偕啸咏,地同仙迹并千秋。是否好些?

圆木鱼

皓月当年犹照我;

奇山此处可停桡。

轻雪:笔简意腴,能生余思。觉上下首字有欠自然,不若直用秋月、青山。

岚寻

胜迹我来寻,清猿万壑沧桑改; 

斯人谁得见?明月一江天地秋。

轻雪:造语劲峭,造境浑茫,有天地悠悠、古人来者皆不见之感。

我非鱼

秋日助疏狂,振袂来游,初月半勾浮酒白;

歌诗酬小醉,倚栏而望,远山一影曳江青。

轻雪:收句七言写景疏秀,整联行文洒脱,一气呵成。上起或能有更恰切的表达。

梅乡处士

倚剑望长空,峨眉但挂半轮月;

飞觞唱新曲,羌水来浇万古愁。

轻雪:造语铿锵,似亦满腹李太白豪气。个人觉得之亦失之也,平羌小三峡之境清幽、峨眉山月诗亦空灵,或更易生悠远之情。

缪旭东

设亭俯大江,问谁云水放舟,划一棹平羌月影;

击节登高处,有客酒诗吊古,醉千年太白豪情。

轻雪:联语以豪气驭笔,整联亦无弱笔,稍觉余韵不足。另,平羌江不是一条很大的河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