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落款请慎用“岁次”及“某某年”

 顿时生辉 2018-08-10

1.

一位成人书法班的学员发了一幅作品过来让我看,说是某机构聘请的一位有名的书法老师写的,虽然正文有些笔画基础但结构欠佳,一看落款更是吓我一跳,觉得有必要说说自己的感想。现代人特别是文化素养相对差的人,虽然写的字也貌似中规中矩,但小小的落款却会把书写者的水平及修养暴露无遗。

这个落款实在是有太多的问题。

2.

纵观中国历代书家的书法作品,落款直接用“岁次”开始是极少的,或者说直接这样是不太规范的。

“岁次”大体有两种解释:

“岁次”的“次”的含义,许慎《说文解字》释曰:“不前,不精也。”不前即行旅中的停滞不前,意为停留,与“在”意近。可以理解为“岁在”;另一种解释为“次”是与主相对,是第二的意思。一般落款会先在前面加上年号或公元年份再加“岁次”或“岁在”。

▲王羲之《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颜真卿《祭侄文稿》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

▲苏轼《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3.

“岁次”一般是与“岁在”同意,那么此落款中出现“岁次于”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了。既然“岁在”了就不能再用“于”了。

4.

从上面的举例中可知,用干支纪年来落款的话一般也不直接用“戊戌年”,这也是一种不太规范的落款形式。

因为中国人疏于学习研究传统文化但又依赖着传统文化生存,这就产生了文化的隔空层,把能看到的就默认是正确的了。比如我们看到中国发行的邮票:

▲大陆发行的2018年狗年邮票(写的“戊戌年”)

而香港和台湾地区发行的邮票后面却没有加“年”字。

▲中国香港发行的2016年邮票(写的“岁次丙申”)

▲中国台湾发行的狗年邮票(写的“戊戌”)

5.

可以看出,学生发过来的这幅书法作品的落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还可以具体的展开,但时间关系就先简单总结一下,欢迎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