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9万像素的跨越 手机拍照进化史回顾

 昵称4390489 2018-08-10

前后两千万像素、双摄、AI 摄影……当这些词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时,说明了手机拍照的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如今,手机拍照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正如「牙牙学语」的小孩,精雕细琢18年,终究蜕变成青少年,让我们每一帧生活画面,原本模糊的灰白,从此有了清晰的色彩。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手机拍照的进化史吧。

手机摄影发展史

▶发展初期,基本配置不断提升

夏普 J-SH04 是第一个尝鲜的「人」。在 2000 年,配备有摄像头的夏普 J-SH04 诞生。


当时像素仅有 11 万,在那个以功能机为主的年代,这一举动引起人们的质疑,但是却启发了其他的手机制造商们。


随后,手机制造商们开始致力于生产具备拍照功能的手机,但在技术方面还是相对缺乏。


一直到 2005 年,索尼爱立信发布的索爱 K750i 加入了自动对焦功能,才实现了真正的技术创新。

面对手机拍照市场的不断升温,三星、 LG 等巨头自然也不会冷眼相待。为了提高像素,三星曾将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和镜头转移到手机中。


而在这个时间段,手机的各种硬件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发展,手机拍照效果也随之提升,概括来说,这个时期的手机拍照技术发展与整个手机行业是同步进化的。

2010 年 - 2013 年:高像素大战

2000 年到 2010 年,手机拍照的基本配置已经逐渐提升完成,手机摄影的像素也随之一路飙升。


尽管如此,提高像素仍然是手机发展史上的「主打歌」。在那段时间里,更高的像素是手机制造商们的主要追求方向。

就拿索尼(爱立信)举个栗子,从 2011 年到 2013 年 ,短短的时间里,索尼手机的摄像头像素就从 810 万提升到了 2070 万。

2013 年 - 2016 年:大像素之争

在这个时期,手机制造商们开始意识到仅仅是提高像素是不够的,转而开始从增大单个像素点大小入手,从而获得更好的拍照体验。

举个栗子, HTC 的2013 版手机 The New HTC One( HTC One M7 ),因拥有 2μm 的超大像素而在一众手机中脱颖而出。


但是,因科技技术和研发还不够深入,其成像效果并不算好。而随着传感器与软件技术的逐渐完善,大像素重新被人提起。


谷歌 Pixel 、三星 S7 也都积极参与其中,1.4μm 、1.55μm 甚至更大的像素单位冒出,而且成像效果都要比 HTC 好。

追求技术创新还是用户需求?

手机拍照现已成为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的一大重要标准,手机厂商们也都纷纷将拍照作为自己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要如何做出成就呢?这就有两种不同的派别了。

一种是从技术和硬件出发,诺基亚、华为、MOTO 等都采用了专业的摄像头,但并非所有的专业摄像头安装在手机上,就能拍出专业的效果来的。


另一种则是从软件出发,就拿苹果手机来说,因其软件优化做得好,优秀的成像使其收获了不少粉丝。


同时这几年苹果在拍照上也持续下功夫,但从表现上来看还是相对平庸。

为什么苹果手机在拍照上未能出彩?一方面是其它厂商的崛起,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抓住用户的痛点。


无论是手机拍照功能的诞生还是技术的创新,都源自用户的需求。有了需求,才去创新,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领先。


而在寻找用户痛点的这条道路上,OPPO 就走得十分出色。OPPO 为了发掘用户在拍照上的痛点,建立了一条完整的工作机制。


当看到用户说「夜拍差」,OPPO 就推出了 OPPO R11S ,采用智能双摄镜头,一个拍白天,一个拍晚上,而这就是需求驱动的结果。

与 AI 技术融合是趋势

2018 年,AI 拍照火了起来,小米、华为、 OPPO 、 VIVO 等都在宣传 AI 拍照新概念。AI 的火热,人们对拍照的刚需,都促使了两者之间的融合。


荣耀 V10 的发布,已经开启了 AI 拍照技术应用的元年。


荣耀 V10 将 AI 场景识别技术应用到拍照上,可以自动识别拍照场景,然后匹配相关的参数,就好像给你匹配了一名专业的摄影师。

其中,AI 人像模式的加入,更是让不少喜欢自拍的小仙女们欢心不已。AI 应用,让拍照人无需去调节曝光度、饱和度、对比度等,拍照变得更简单,实现「傻瓜式」拍照。

结语

从 11 万像素到 2000 万像素,从一开始对像素的追求,到后来的专业镜头,再到现在的双摄,手机拍照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对拍照挑剔的需求。


 而AI 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使得一大波「 AI 拍照手机」正在向我们靠近。我们有理由相信,手机摄影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完善,提供给我们更优秀的拍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