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系列:心系苍生 以德报怨

 快乐的森林 2018-08-11

上回咱们讲到了秦穆公在内史廖的建议下,对西戎君主使出了一个美人计外加反间计,成功地离间了西戎君臣之间的关系,挖了一个大大的墙角啊。在由余的帮助下,秦国顺利地收拾掉了多年的老冤家西戎,为秦穆公图霸中原消除了后顾之忧


接下来,自然是把步子往中原的方向迈了。可是怎么迈这第一步呢?


从秦国的地理位置来看,中原各诸侯国之间距离最近的那就是晋国了,当年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两国那也算是至亲了。所以秦穆公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把晋国作为自己迈向中原的第一座桥梁。

不久晋献公去世,公子奚齐继位不久又被里克所杀,一时间晋国大乱,群龙无首。浑水摸个鱼,那一定是不难的。秦穆公认为自己的时机已到了,于是便召集群臣,看是否可以借这个机会将秦国的这张牌打出去。


有人提议道:“晋国自顾不暇,我们此时发兵攻打,那绝对是十拿九稳的。”

而百里奚则摇了摇头:“秦国一向被视为中原的异端,就算能打下晋国,也只会招来其他各国的联合抵抗啊,百害而无一利呀。”


秦穆公忙问道:“依先生之见,当如何呢?”


百里奚答道:“晋公去世,晋国的公子五个死了三个,还有两个流亡在外。我们应该设法帮助其中一个回国即位才是,如此他必会对我们感恩戴德,秦国也能在中原落下一个好的名声。”

上兵伐谋,不战于屈人之兵才那是外交的最高境界了。百里奚这一计可谓一石二鸟,既征服了晋国人,又在国际间树立了自己助人为乐的光辉形象


秦穆公点了点头,说道:“嗯,此计甚妙啊!”于是转过头来对蹇叔说道:“先生觉得我们该辅佐哪一位公子呢?”


蹇叔则轻声答道:“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自然会来找我们呐,君上何必费心呢?”


正当秦穆公等人开会商议的时候,一封书信递上来了,秦穆公打开书信一看,哈哈大笑,这可真是刚有瞌睡,就有人给你送枕头来了。“哈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呀!果然不出二位先生所料啊,晋国的公子夷吾请求我们帮助他返回晋国继位,并且答应把汾阳送给我们。”


公元前650年,秦穆公派军队护送公子夷吾回到了晋国继位,史称晋惠公

原本唯秦国马首是瞻的晋惠公,继位之后却一反常态,甚至背信弃义,并且派使者对秦穆公说道:“呃……虽然曾经答应送土地给您,可是大臣们认为土地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没有这个权利擅作主张啊,所以只能跟您说声抱歉了啊,抱歉。”


这算什么?这不是耍无赖吗。秦穆公千想万想,大概也没算到夷吾居然是如此脸皮厚的人,一气之下他准备带兵去找晋国算账了,可是后来又一想,觉得不值,毕竟自己帮助夷吾回国继位,那可是被天下人都看在眼里的,如果因为一块地而大动干戈,倒显得自己太斤斤计较了。


诶,也罢,不跟这些人一般见识了。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饿殍遍野,此时的晋惠公倒是又想起了秦国,于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秦国请求购买粮食,似乎当初自己就没干过什么对不起秦国的事儿。


秦穆公倒是想借这个机会发兵晋国,于是找来群臣商议。


一位大夫进言道:“主公,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先前夷吾背信弃义,我们就被他戏耍了一番。如今则晋国遭难,正是让我们一出恶气之时啊。”


“对对对……,主公,这个夷吾啊就是该教训一下,否则他真是把我们秦国当吃素的了,有所求之时啊,就摇尾乞怜,无所求,就六亲不认。对待这种人吶,只有一个字儿,打。打到他俯首称臣为止。”

嗯!秦穆公只是唉了一声,并没有说话,其实他内心何尝不想打一下晋国来出一口恶气呢?但是,他又一想,似乎有哪里不妥,但是不妥在哪儿,他又一时想不明白。


“来人吶,去把二位先生请进宫来,寡人有事相商。”


时候不大,百里奚踱步而入。“主公,不知唤老臣前来所为何事啊?”其实这个百里奚就是揣了明白装糊涂,他早就知道秦穆公的想法,但并没有马上说出自己的意见来。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君臣之道了。做臣子的不能老是表现的比君主还明白,君主需要你明白的时候,那你可以明白。君主如果需要你不明白的时候,那你就真的不能明白。这并不是权谋之论,而是人的基本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呢,每个人都渴望有存在感和被认同感。你把别人的光环都抢走了,把别人的路都走完了,那你让别人情何以堪呢?


说穿了,一个人要谦虚和有涵养。处处人前显贵,恰恰是极没有教养的一种表现。

见到百里奚,秦穆公开口说道:“先生,晋国遭灾,想买我们的粮食。您看我们当如何对之啊?”


百里奚说道:“谁也不敢保证不会遭到天灾人祸吧,百姓是无辜的,救助灾荒也是我们应尽的道义呀,老臣认为应该答应晋国。我们要称霸中原,绝不是落井下石之辈。君临天下,当以德服人吶。”


百里奚的一番话,让秦穆公那是茅塞顿开,是啊,怎能为泄私愤而将黎民百姓于不顾呢。如果出兵,就算打败了晋国,也只会落个千古骂名啊。

于是秦穆公派了大量的船只载满了粮食,从秦国的都城雍城,到晋国都城绛(jiàng)城,运粮的白帆八百里途首相连,络绎不绝,蔚为壮观,后世甚至给这一次运粮活动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泛舟之役”


不计前嫌,以天下苍生福祉为重,秦穆公的胸怀和气量令人感佩,有如此担当,何愁大业不成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