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吴江日报 时间:
![]() 盛泽烧卖不只是盛泽人家喻户晓的早餐,也是一种伴随一代代盛泽人成长的盛泽味道,如今,更是一种盛泽文化的传承。 最近,“昌昇记”盛泽烧卖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七批吴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昨天,记者采访了昌昇记盛泽烧卖制作技艺传承者、“昌昇记”品牌创始人宋溢骐,揭秘烧卖的盛泽故事。 四代传承盛泽烧卖百余年 烧卖兼有小笼包与锅贴的优点,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它历史相当悠久。烧卖起源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后流传至京、津称为“烧麦”,而后至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作“烧卖”。 宋溢骐说,“昌昇记”盛泽烧卖主要来自家族的四代传承。《盛泽镇志》记载“盛泽之有小烧卖为锡昌馄饨店首创,原址登椿桥”,这个锡昌馄饨店就是其祖上宋锡庭(1867年~1940年)在1900年创立的,后将技艺传给了长子宋鸿庆,商铺主要经营馄饨、烧卖等小吃,直至1954年“公私合营”并入盛泽供销社。 “后来,父亲宋吾星为了恢复祖上的产业,传承发扬盛泽烧卖的技艺,1996年在盛泽大街开了'鸿庆楼’饭店,供应特色盛泽烧卖及酒菜米饭。”宋溢骐说,因此他从小对烧卖制作技艺耳濡目染,对烧卖也是百吃不厌。他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盛泽烧卖要一代更比一代强。 2014年,宋溢骐开创了“昌昇记”烧卖馆,不仅沿用祖传盛泽烧卖技艺,同时也尝试研发特色烧卖。 传承技艺研发特色相结合 “昌昇记”盛泽烧卖在初创时以传统烧卖为招牌,传统烧卖以干蒸为主,品种多样,口味独特,主要有鲜肉烧卖、三鲜烧卖、虾肉烧卖、蛋黄鲜肉烧卖、香菜鲜肉烧卖等。宋溢骐深知自己不能原地踏步,维持现状,他更想要突破,在传统做法上不断创新。 在一次偶然与顾客的谈话中,宋溢骐激发了自己创新的灵感,他说:“早上选择早餐,当顾客既想吃生煎又想吃烧卖而左右为难时,为何不给顾客来一份生煎烧卖?”宋溢骐经过反复研制,在传统烧卖制作技艺基础上,终于研发了一款“圆底金黄、整皮香脆、外焦里嫩、油而不腻”的生煎烧卖。 “平底锅内放入菜籽油,低温加热锅底;将生烧卖由外向里挨圈摆放,倒入纯净水;开高温,盖上锅盖,焖烧至水分基本收干,揭开锅盖撒上葱花。”宋溢骐介绍了生煎烧卖的制作过程,这款生煎烧卖可以浸在汤里吃,也可以蘸着醋吃,还可以拌着辣酱吃。产品一经推出便技惊四座,深得食客欢心。 发扬盛泽烧卖将连锁加盟 为了宣传自己,宋溢骐积极参与政府和行业组织的各项美食活动。2016年,“昌昇记”的鲜肉烧卖被吴越美食推进会、苏州市吴江区旅游局评为“十大吴江小吃”。“昌昇记”烧卖馆还加入了中国烹饪协会,在交流中多次充电取经。 目前,“昌昇记”烧卖馆已有3家店面,是当前盛泽镇规模较大、地方色彩浓郁的早餐品牌,手工技艺制作传承比较完整,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民间工艺沿革,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