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以为是我养了你,其实是你救赎了我的心灵

 臭屁花妞 2018-08-11



不知从何时起,都市人养猫盛行。在结婚率和生育率都逐年走低的年代,在年轻人都普遍嚷嚷着养孩子太累的时候,铲屎官们却蔚然成风。越来越多,不愿意吃养孩子苦的新一代年轻人,却乐此不疲的享受养猫的辛苦,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 · 莱辛曾在《特别的猫》里如是说:我相信,每只猫都有魔法,我始终弄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我收养了猫,还是猫她恩准了我进入她的生活。据说,要是你喜欢猫,是因为你想爱一个人;你更喜欢狗,是因为你渴望被人爱。


虽然这种说法未必精准,但若是你在钢铁森林的城市里,熬过孤独的夜,吃过孤独的苦,你必然会爱上那只和你一样,形单影只,特立独行的猫。不仅是它惹人怜惜,更是它的身上有你的影子,也有你曾期许的美好。



猫不提供服务

猫只提供它本身


隐形的猫



意大利摄影师 Sabrina Boem,也是一名养猫爱好者。偶然有一天,她在公园散步时,遇到了几只躲在附近废弃建筑里的猫。后来 Boem 发现,有些好心的志愿者们,会经常给这些被遗弃的猫咪们,送去必要的清水和食物,以维持它们基本的生存需求。可即便如此,这些城市的流浪者们,也处境堪忧。


心生恻隐的 Boem 于是决定,将这些猫咪们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出来。在她的镜头下,这些猫咪都是黑白的,没有彩色的线球可以玩,没有干净的庇护所。孤独的行走在废墟之间。对人类的到来,充满恐慌和距离,而这,才是它们真实的日常生活。


这组照片被称为:《隐形的猫:流浪猫的秘密世界》,寓意为这些在都市生活中被漠视的小动物。


下雨天的时候,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仿佛它是我的朋友。


我不认识你,人类,我会远远看着你。


你是谁?人类,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妈妈告诉我,猫的天性让我们在废墟中,也要保持优雅。


猫的生存哲学是:不管环境多恶劣,遇到阳光的时候,都要打个盹。


黑暗里有什么?猫咪和人都想知道。


只有人类的世界也变成黑白时,才能体会猫的孤独。


既优雅又慵懒,既依赖又独立,既忧郁又俏皮,猫咪是比女人更女人的矛盾体。


热闹是你们的,惊恐是我们的日常。


揣测人类要干什么?也是猫咪常常要思考的问题。


猫与男人


Boem 拍摄更多的,都是一群在人类周围的流浪猫。未来,她想要拓展这个项目,去拍摄一些处于更绝望处境里的猫 —— 它们在世界各个角落生存着,却几乎得不到人类双手的一丝怜悯。但对于 Boem 来说,准备好这一切,需要一颗坚强的心,Boem 觉得自己还无法直面猫咪惨烈的处境,更多的时候,她希望呈现出猫咪和人的温馨互动。


Boem 最新的记录摄影,《猫和男人》就是一个挖掘猫和男人之间,更深层关系的摄影。在她的镜头下,再硬朗的男人,当他怀抱着一只猫时,也温柔的让人动容。


也许对于女人来说,爱一只猫,仿佛是在爱着自己的孩子,释放自己天然的母性。对男人而言,养只猫却如同是养个情人,满眼的注视与星光,仿佛它才是整个银河系,最为璀璨的那颗星。


与猫度过的时光从不会荒废。—— 科莱特


我有时候很希望能找到一个人,一个像我这样,不太服从自己真实年龄的人。那很难找,但很快,我发现了猫,在它身上我能想象自己的处境。—— 作家胡里奥 · 科塔萨尔


我很喜欢那个忧郁的动物(猫)。它们不会表演技艺,并非它们学不会,而是它们认为那种事很愚蠢。它们那种有点儿卖弄小聪明又爱耍脾气的表情,排列整齐的牙齿,冷酷的谄媚,我真的喜欢得无以名状。—— 作家三岛由纪夫


想知道某一天有多温暖,只需要看看猫咪睡了多久。—— 查尔斯 · 丁 · 布莱迪


因为猫,我变得不那么自私了。—— 时装设计师卡尔 · 拉格斐


猫一直都知道人们是喜欢它们还是厌恶它们,它们并不在意,仍然我行我素。—— 威尼弗雷德 · 卡里尔


怎样才舒服,猫咪最在行。—— 詹姆斯 · 赫略特


我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反感强权和施加强权的人。猫也知道什么是无政府状态,它们反对秩序和权威,而狗被训练得要服从。猫绝不服从,它们总是引起混乱。—— 摄影家卡蒂埃 · 布列松


悲惨人生中的两个避难所,一是音乐,二是猫。—— 艾伯特 · 史怀哲


我爱猫的自由,以及它几乎忘恩负义的性格。这让它拒绝依附任何人,无论是在上流社会的沙龙里,还是在贫民窟中。—— 作家夏多布里昂


我研究过许多哲学家和许多猫,而猫的智慧是至高无上的。—— 伊波利特 · 丹纳


在我与猫相知,一辈子跟猫共处的岁月中,最终沉淀在我心中的,却是一种幽幽的哀伤,那跟人类所引起的感伤并不一样。—— 作家多丽丝 · 莱辛


我希望自己能写出像猫一样神秘的东西。—— 作家爱伦 · 坡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完美无缺的,一是时钟,一是猫。—— 爱弥尔 · 奥古斯特 · 夏提埃


不幸的是,猫经常被拿来与狗做比较。狗的忠诚、依恋和聪敏的品格,为人津津乐道。但是这种品格从广义看来,并非无可指摘。狗抛弃了自己的同类,成为人类听话的奴隶、阿谀的食客,但是看看猫可曾为讨人类欢心而放弃它的尊严。—— 作家托马斯 · 布朗


每个跟猫接触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对于人类的没耐心,猫总是充满耐心。—— 作家克利夫兰 · 艾默里


尽管救助站的流浪动物希望能够找到永远的主人,但庇护屋对独自生存的流浪猫是开放的。当一只垂垂老矣的猫生病时,它通常会由一位志愿者带回家,安详地度过最后的日子。


Boem 重复着庇护站的格言:「 没有一个生命,应该孤独地死去。



猫的救赎



当繁忙的都市人纷纷开始养猫时,很难说究竟是人类在圈养一只猫咪,还是猫咪在拯救一颗孤独的灵魂。或许更多的时候,它们是彼此互相温暖的两颗生灵吧。

英国有个街头艺人叫 James Bowen,曾经是个瘾君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救助了一只姜黄色的流浪猫,Bowen 为这只猫取名叫 Bob。从此,他带着这只猫一起过着流浪的生活。


Bowen 的人生经历令人唏嘘,小时候父母离异,他随母亲到了澳洲,由于经常转学,他没有朋友,经常被同学欺负。高二的时候,Bowen 退学了,并被诊断有精神分裂、多动症、躁郁症。


后来 Bowen 回到英国,与有一半血缘的姐姐生活在一起,相处的也不好。于是他无家可归,开始流浪,这个世界很大,却没有一个人能接纳他。世上有无数个房子,他的心却没有归宿。


他过着流浪,放纵,自我毁灭的生活,直到遇到 Bob,那个橘色的小猫咪,给他黑暗的人生添上了暖色调,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温度,活着的美好。

于是,Bowen 开始戒毒,改掉陋习,努力生活,这只猫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Bob 被领养后,就随时跟着 Bowen,他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即使在街头卖场,Bob 就静静地坐在旁边。


他们同命相连,又相互治愈。


Bowen 把自己跟 Bob 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A STREET CAT NAMED BOB》,不仅上了《纽约时报》等多个畅销书榜单,之后又被改编成感动全球猫奴们的电影。


在新书签售会现场Bob 一起陪同 Bowen ,安安静静的在旁边,一边乖乖的喝水,一边很配合的拍照。


电影里 Bowen 扛着 Bob 拍证件照那段,十分戳中人心,他说:「 谁说灵魂伴侣就非得是个人呢?你以为是我养了你,其实是你救赎了我的心灵。


事实上,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诠释猫和狗的区别。


这世上没有一只猫是天生孤独寂寞,也没有一只狗不会郁郁寡欢。见过很任性的猫,也见过不开心的狗,而决定一只狗和一只猫是否孤独的标准,其实和人类是一样的,那就是它们都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陪伴,以及足够多的爱。


每一种不可爱,其实都是在呼唤爱。



猫有九条命,唯有一颗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