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唐宋传奇集》之《秦梦记》原文及译文

 史亦香 2018-08-11

史亦香注:本篇和上一篇《异梦录》一样,很难在网络上找到原文,好不容易找到一篇,却也是错字很多,虽然不是一字一字输入,却是一字一字校对。当然,校对的过程,也把文章的大概意思弄得差不多了。译文仍然是从《故事中国网》复制过来的。那几个字体较大的字,书本上太小看不清楚,就只有输入进去后,再放大,看看像不像,所以,大就大吧。​:网络上的字是索,书本上的是橐。鬒:网络上的字是髻,书本上的是鬒。鬣:网络上的字是甃,书本上的是鬣。当然还有其它的,只是那些字是常用字,看得明白。

========================================================

和初,沈亚之将之邠,出长安城,客泉邸舍。春时,昼梦入秦。主内史廖家。内史寥举亚之。秦公召至殿,膝前席曰:寡人欲强国,愿知其方,先生何以教寡人?亚之以昆彭齐桓对。公悦,遂试补中涓(秦官名),使佐西乞伐河西(晋秦郊也)。亚之率将卒前,攻下五城,还报,公大悦。起劳曰:大夫良苦,休矣。居久之,公幼女弄玉婿萧史先死。公谓亚之曰:微大夫,晋五城非寡人有,盛德大夫。寡人有爱女,而欲与大夫备洒埽,可乎?亚之少自立,雅不欲幸臣蓄之,固辞,不得请。拜左庶长,尚公主,赐金二百斤。民间犹谓萧家公主。 

其日有黄衣中贵疾骑马来,迎亚之入,宫阙甚严。呼公主出,发,著偏袖衣,装不多饰,其芳姝明媚,笔不可模样。侍女祗承,分立左右者数百人。召见亚之便馆,居亚之于宫,题其门曰翠微宫。宫人呼“沉郎院”。虽备位下大夫,由公主故,公入禁卫。公主喜凤箫,每吹箫,必翠微宫高楼上。声调远逸,能悲人,闻者莫不自废。 

公主七月七日生,亚之当无贶寿。内史廖曾为秦以女乐遗西戎,戎主与廖水犀小合。亚之从廖得以献公主,主悦,尝爱重,结裙带之上。穆公遇亚之之礼兼同列,恩赐相望于道。

复一年春,秦公之始平,公主忽无疾卒,公追伤不已。将葬咸阳原,公命亚之作挽歌。应教而作曰:

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
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
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
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进公,公读词,善之。时宫中有出声若不忍者,公随泣下。又使亚之作墓志铭,独忆其铭,曰:

白杨风哭兮石髯莎,杂英满地兮春色烟和。
珠愁纷瘦兮不生绮罗,深深埋玉兮其恨如何。

亚之亦送葬咸阳原,宫中十四人殉之。亚之以悼惆过戚,被病。卧在翠微宫,然处殿外室,不入宫中矣。居月余,病良已。公谓亚之曰:本以小女相托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弊秦区区小国,不足辱大夫。然寡人每见子,即不能不悲悼。大夫盍适大国乎?亚之对曰:臣无状,肺腑公室,待罪右庶长。不能从死公主,幸免罪戾,使得归骨父母国,臣不忘君恩,如今日。将去,公追酒高会,声秦声,舞秦舞。舞者击髆附髀呜呜,而音有不快,声甚怨。公执酒亚之前曰:“予顾此声少善,愿沈郎赓杨歌以塞别。”公命遂进笔砚,亚之受命,立为歌,辞曰: 

击体舞,恨满烟光无处所。
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
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
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 

歌卒,授舞者,杂其声而道之,四座皆泣。既,再拜辞去,公复命至翠微宫,与公主侍人别。重入殿内时,见珠翠遗碎青阶下,窗纱檀点依然。宫人泣对亚之,亚之感咽良久,因题宫门,诗曰:

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
春景自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胭脂。

竟别去。公命车驾送出函谷关。出关已,送吏曰:公命尽此,且去。亚之与别,未卒,忽惊觉,卧邸舍。明日,亚之为友人崔九万具道。九万,博陵人,谙古。谓余曰:《皇览》云,‘秦穆公葬雍橐泉祈年宫下’,非其神灵凭乎?亚之更求得秦时地志,说如九万云。呜呼!弄玉既仙矣,恶又死乎?

译文

太和初年,沈亚之要去邠州,出了长安城,宿于橐泉的客舍里。时逢春日,白天在睡梦中到了秦国,住在廖内史家。廖内史向秦穆公推荐了亚之。秦穆公召见亚之于大殿,移步对亚之说:寡人想使国家富强,希望能知道强国的方法。先生有什么可以指教寡人的吗?亚之使用昆吾、大彭以及齐桓公的事迹来回答他。秦穆公听后很满意,就让亚之试着替补中涓(秦时官名),派他帮助西乞领军讨伐河西(即晋、秦交界地区)。亚之率领将士为前锋,攻下敌方五座城池后,回来报告战绩。秦穆公非常高兴,起身慰劳说:大夫实在辛苦,好好休息休息。

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丈夫萧史先去世了。秦穆公对亚之说:要是没有大夫,晋国的五座城池就不会归寡人所有了。非常感谢大夫。寡人有个心爱的女儿,想让她侍候大夫,可以吗?亚之刚凭自己的能力站住脚跟,很不愿因裙带关系而被国君宠幸。他坚决推辞,而秦穆公不同意,任命他为左庶长,让他娶公主为妻,赏赐他黄铜二百斤。然而民间还是称公主为萧家公主。结亲的那天,有身穿黄衣的宦官骑快马前来,迎接亚之入宫。宫阙十分庄严。呼唤声中公主出来了,她秀发漆黑,穿一件短袖上衣,衣服没有过多的饰物。她那美好的身姿和明媚的容貌,不是笔墨能形容的。听候差遣的侍女分立两旁,多达数百人。穆公在便殿召见亚之,要他在宫中居祝把他住的宫殿命名为翠微宫,宫中的人称它为沈郎院。亚之虽然职位在下大夫之列,但由于跟公主的关系,出入都有卫士护卫。

公主喜欢吹凤箫,每次吹箫,一定要在翠微宫的高楼上,声调悠远,能让人感动悲伤,听见的人莫不沉醉其中。公主于七月七日出生,亚之在她生日时没有合适的礼物奉献。廖内史曾经为秦国去西戎送女乐,西戎王送廖内史一个水犀小盒。亚之从廖内史那里得到水犀小盒,把它献给公主。公主十分喜欢,很爱惜珍重它,把它系在裙带上随身带着。穆公对亚之的礼遇比对跟他同等的官员更隆厚,颁发恩赐奖赏的使者接连不断。下一年的春天,秦穆公离开京城前往始平,公主忽然无疾而逝。穆公追念伤心不已。公主将葬于咸阳城外的高地上,穆公命亚之作一首挽歌,亚之应命写下这样的诗句:

哭泣着葬下一枝红艳,

生同时死却不能同时。

金钿坠落在那芳草上,

香绣飘扬着鼓满春风。

往日吹响凤箫的地方,

只见高楼空对着月光。

梨花开放的寒食之夜,

翠微宫门却紧紧闭合。

亚之把挽诗呈送给穆公,穆公读过了,认为写得很好。当时宫中有人忍不住失声痛哭,穆公也随之流泪。穆公又命亚之为公主作墓志铭,只记得其中的铭文是这样写的:

白杨风如泣呵莎草蓬松,

杂花满地呵春色烟如雾。

珠翠愁红粉瘦绮罗成土,

深深埋葬玉翠其恨无穷。

亚之也送葬到咸阳城外高地上,宫中十四位侍女为公主殉葬。亚之因哀悼悲伤过度,生病躺卧在翠微宫。然而只是住在殿外的房间,不再到内宫去了。过了一个多月,病终于好了。穆公对亚之说:本来想把小女托付于你相伴终生,不料她不能始终侍奉君子,而先去世了。

我们秦国只是区区小国,不值得埋没大夫这样的人才。而寡人每每见到先生,都不能不引起对小女的哀伤悼念之情。大夫何不到别的大国去呢?亚之回答说:为臣的举止无礼,作为公室的亲属,授右庶长之职,却不能随公主一同去死。承蒙您免除了我的罪过,使我得以归返故国,臣永不忘记您的恩德,如同头顶的太阳一样。亚之即将离去时,穆公设酒宴隆重聚会,宴会上唱秦地的歌,跳秦地的舞,舞蹈者拍击肩膀和大腿,口中发生呜呜的声音,低沉迟缓,十分凄怨。穆公拿着酒杯来到亚之面前说:我听这歌声并不好,愿沈郎再写一曲作为离别的纪念。穆公命人立刻送上笔砚。亚之奉命,当即作了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击肩舞,恨同烟光处处有,

泪如雨,欲作歌词不成语。

金凤衔红巾却是旧绣衣,

几回回宫中你我同观舞。

人闲暇春日正是欢乐时,

日头西下时东风何处去?

亚之写完,交给舞蹈者。众人都吟唱应和歌者的曲调,满座的宾客都流了眼泪。酒宴结束后,亚之向穆公再拜告辞。穆公又命他去翠微宫,跟公主的侍从告别。亚之进入翠微宫内时,看见珠翠的碎片散落在青石阶下,窗纱上点点浅红色的迹印依然如旧。宫人看见亚之都泣不成声。亚之感伤哽咽了许久,于是在宫门上写了一首诗:

君王颇多感触放我东归,

从此不再有到秦宫之时。

面对春景我为公主悲伤,

落花如雨好似那胭脂泪。

亚之终于辞别而去。穆公命车辆侍从送他到函谷关外。出关后,送行的官员说:秦公命令我们送到这里为止,我们这就回去了。亚之跟他们道别。道别还没有完,忽然惊醒了,发现自己还躺在客舍里。

第二天,亚之对友人崔九万详谈了梦中的经历。崔九万是博陵人,熟悉古代史事。他对我说:《皇览》中记载:秦穆公葬在雍橐泉祈年宫下。莫非是他的神灵显现了吗?亚之又找到了秦代的地理志,上面的说法跟崔九万一样。唉,弄玉既然已经成了仙人,怎么又会死去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