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是我们的书本 世纪明德升级暑期研学实践

 昵称42908358 2018-08-11

红墙宫里万重门,在紫禁城,我们从午门进入金碧辉煌的故宫,走的是“皇帝专用道”,听讲解员说:正门只有皇帝能进,考中状元,榜眼,探花能走一次。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不禁感受到清朝的规定繁琐。触摸着几个世纪前的红墙,仿佛置身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仿佛看到了明成祖耀武扬威地坐在故宫的龙椅上,望着某个地方,好像在望着他天下。正当我想得入迷时,老天爷打翻了一碗水,下起了倾盆大雨,让整个紫禁城笼罩在烟雨朦胧之中,正好给这位上百岁的红墙老爷爷洗了个澡,减少了故宫的威严雄伟,却增添了它的恬静端庄。那棱角分明的红墙白瓦似乎被圆润的雨点淡化了些,在雨雾间变得模糊,像粗心的孩子把颜料涂出了线条外一样。故宫细致入微的建筑构造,严谨的对称的建筑理念让这座皇城变得神圣,庄严不可触犯。这是中国保留下来的缺一不可的宝物,每个人都应当竭尽全力保护。

清华艺术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让我大开眼界,设计巧妙,清雅脱俗。让我感到我这时踏入的是一个艺术的殿堂。我首先观看的是忻东旺的油画展,他笔下的人物个个神态各异,细节刻画得十分细致,人物手上的青筋都绘画的十分鲜明,让人惊叹。和他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对视,我都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出他们的故事。他的画人物眼神把握得很好,比如一幅画在墙壁上的作品,站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会发现有六个人的眼光在同时注视着你,不禁佩服于他的画技精湛。4楼是古代的书画,看到一幅只有16K纸那么小的国画,画的是古代的建筑,小到每间房的柱子都画得很清晰,再小到纸门上的花纹都清晰可见,很难想象画家们是怎样拿毛笔一点一线的画出来。

国画的细致,油画的神韵,陶瓷的雅致,一件件抽象的艺术品,体现出我们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让我忘却了走路的酸痛,体会作者的内心,欣赏作品的美感,感受作品带给我们的震撼。让我在艺术殿堂中漫游!才回过神,一看时间已经超过集合时间5分钟了,我飞奔出门外,心里还意犹未尽,真期盼我和它的再一次相遇。

在天安门。看到国旗随着太阳升起,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爬过陡峭的长城,才理解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真正含义”; 走进清华北大,在这里立下了鸿鹄之志;参观科技馆,看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

我爱中国,爱它的文化。不论是《诗经》还是《楚辞》,不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都让我为之痴迷。这种悠久的文化好像已经注入我们中国人的内心,看到相似的情景,总能不自觉地吟诵出来。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它是无穷的,却是那么珍贵;不争不抢,十年寒窗的刻苦研读,终于能够好好体会它的博大精深,耳濡目染中我让自己“腹有诗书”,“ 小有才华”。

我爱中国,爱它的内涵。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有着井水不犯河水的谦虚内敛,不像欧洲国家四处抢掠,横行霸道。中国好比一个慈祥的母亲,宽厚地包容一切,不像耶路撒冷三种宗教就把那里扰得动荡不安,战况不断。

我爱中国,爱它的历史。它的历史道路坎坷,但又处处生机。就好比余秋雨先生说的“不管承受何等风波依然健在,不管经历多少次“将亡”“濒死 ”依然重生,那就不存在任何侥幸和偶然了,而是由时间锻铸成了一种坚韧无比的必然。”

这几天研学的辛苦,辅导员开的玩笑,同学的打闹,老师的教导还有离别的忧愁都在心里酝酿,没想到最浓的是离别的苦涩。踏上归途前一天晚上,辅导员轮流跟我们说着离别的话。摄影师姐姐在说话时留下眼泪,我们热泪盈眶的为她鼓掌。任姐姐告别时轻松的样子还真让我们以为她不在意,而在踏上火车的那一天,她在微信留了言“当他们邀请我一定要来通山时,我笑着点头,没敢多看他们的眼睛。缘分这东西太脆弱,只是用力许愿,会再见。”我的眼睛瞬间模糊,是啊缘分这东西太脆弱,谁知道我们以后能不能相遇,这终究是未知。我们在这一天祈盼,祈盼再一次的相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