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物理竞赛还有一个月,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冲刺虽好,可不要盲目,这个阶段的备考有两个重点:一是梳理知识点,二是行之有效的刷题。 物理预赛题目数量多,知识点涵盖范围广,备考时不能存在没有学过的知识点。因此,同学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那如何正确梳理知识点呢? 01 请同学们参考爱尖子物理竞赛教研组的老师们整理的考纲,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所对应内容,以及适用范围。 Ⅱ.熟悉该知识点对应的数学表达。 同学们可按照老师给出的示例方法梳理自己的知识点,找到自己能力的薄弱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我们的物竞老师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预赛考纲演变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预赛考纲”即可获得) 02 与预赛不同,在梳理复赛知识点时应该更进一步: Ⅰ.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明白如何从基本定律去推导其他定理。 Ⅱ.掌握物理规律的微积分形式的表述。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从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表达出发推导动能定理,动量定理。 在物理竞赛中,掌握知识点和刷题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刷题既可以检验知识点是否真正掌握,又可以提高解题熟练度,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刷题呢? 01 最后一个月,预赛备考重点应该放在知识点的梳理,而不是通过做题提高已经学会的知识点的熟练度。当然在梳理完每一个知识点之后,可选择一两道真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稳固。 02 复赛要求参赛者对于知识点有更熟练的掌握和更灵活的应用。有些难题往往涉及到大量知识点的应用。在处理这种复杂的问题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化繁为简,学会把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成多个简单物理过程。以此为大原则,在刷题时,应该做到: 1.学会从题干中抽象出物理模型 复赛有一种题型会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决赛时这种题会更多)。这类题型往往会先描述一种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此为背景,考察学生对于这种应用背后的物理机制的理解。面对这种题型,学生容易不知所措,这就要求平时做题时认真理解题目,不可一味追求速度。此外要多积累,注重归纳总结。 2.学会从题干中提取隐含的信息 比如“不可伸长的轻杆”意味着沿着杆方向的速度要相同(不可伸长),而且杆所受的合力为零(轻)。在做题时要不断积累,熟悉常见的描述中隐含的物理条件。 3.对于每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进行描述 比如一个小球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球面滚落,求它滚落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一个思路是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考虑,通过微积分的运算得到结果;另一个思路是用动能定理。显然用动能定理来描述能够使问题得到简化。 4.对于每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选择合适的数学形式进行描述 比如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说,位移可以写成初速度,时间,加速度的函数,也可以写成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的函数。具体选择哪种形式,取决于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待求解量。 5.做题不要省略公式,注意规范化书写 做题时,注意保留关键公式步骤。何为关键公式步骤?例如机械能守恒这种根据某个定律出现的原始公式。做题或者做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把自己的思想传达出去,如果解题缺少公式,别人不会理解你的“神来之笔”。 6.刷题应选用较经典的题目和模型 该阶段不宜做太多偏题怪题,以免扰乱思路。也可以选用历届复赛题和少量决赛题,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用于模拟考试,完成独立考试练习。 7.归纳错题 有错题本的同学要重新梳理自己曾做错的题,在梳理过程中学会思考如何运算不会出错,如何建立思路不容易遗漏等。 考纲和历年真题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个性化的备考策略。 根据考纲与历年真题我们可以发现,复赛8道题中力学有3道题,电学有2道题,占试卷的70%。对于复赛准备不充分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突破点。这批学生需认真的把电与力这两个模块的题做踏实,如果能拿下5道大题,获得省二几乎是没有问题的,对于竞赛弱省甚至可以冲击省一。 此外,就目前状况来看,新题型出现的概率呈增加趋势,所以在平常练习时我们可以在8道题目中加入1-2道新题型,多见识新题型,丰富我们的题型累积量。 1、注意调整心态 心态非常重要,过分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备考,给物理竞赛造成减分,尤其是物理竞赛中有大量的计算,如果心态不平稳,很容易造成计算失误。因此,在最后一个月要克服焦虑,适当放松。克服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立刻做题,提升自身实力。适当放松的方法可以选择跑步、听音乐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净化心情。 2、注意调整作息 距离物理竞赛还有1个月,这段时间尽可能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把最佳的做题时间调整到上午,也就是CPhO的考试时间。千万别熬夜玩游戏追剧,一到晚上就兴奋,上午却晕晕欲睡。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冲刺策略,最后三十天,请全力以赴!你所有的付出将在这个9月硕果累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