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乔说兵器】何必大动“干戈”呢?

 leo_qiu的书馆 2018-08-12

在先秦时期,戈是古战场的主要兵器之一,它是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在甲骨文、钟鼎文中,经常可以见到绘戈的图像。今天我们汉字中的“武”、“战”等与战争有关的象形文字,都从于戈,这说明了戈与战争息息相关。现在出土的戈大多数文字为大篆。从字体上看,其从夏商始直至宋代,戈的样子均没有太大的变化。目前出土的戈,以周戈为最为多见,汉戈次之。

 

戈的产生,《史记》载:“伏羲造戈,以铜铸之”。一般认为戈是由原始的生产工具石镰或石刀演化而成的。因为石镰石刀在原始氏族的战争中,也被用于钩砍敌人,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其钩割功能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它的启示下,人们用它演造出具有钩刺功能的、独特的刺勾兵器——戈。新石器时代的石戈头,只有援和内,在福建、广东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过。

 

戈的组合,《周礼·冬官·考工记》载:“戈短兵器也,柲六尺六寸。”另《礼器·曲礼》篇载:“戈者,前其鐏,后其刃。鐏虽在下,犹为首也。”戈是由长柄(柲)和横装的戈头组成。标准的戈头,包括上下有刃,前有尖锋的“援”和装柲用的“内”两部分。“内”上有穿绳缚柲用的孔,称为“穿”。另外,为了防止勾啄时戈头脱落,在援、内之间设“阑”,并在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也有“穿”。戈柲一般多见竹、木质地。柲的下端常装有套筒状的青铜“鐏”。戈的安装组合形式从夏商开始,基本没有变化。1935年河南安阳侯家庄出土的戈柲,长1米,这是一种短柲戈,只适于步兵使用。至于车战用的长柲戈的长度,一般约3米左右。戈的用法主要是横击,为了使戈锋不转向,戈柲削剥的截面呈鸭蛋形状,这样当人们手执戈柲时,不用眼看,只凭触觉横击,也易使戈锋向前以利于击杀。

 

戈的发展演变历经三代至秦汉时期。青铜铸造业萌芽于二里头文化时期,这时期,人们开始用较之石器更坚固的铜质来铸造兵器,以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区域。这时期的戈已逐步从石镰、石刀中演化而成为作战格斗的必备武器。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青铜戈头,这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戈头,距今3500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直内戈和曲内戈形体瘦长,没有阑,尚处于较原始的形态。这说明了我国青铜铸造业至少始于3500年之前,而且随着青铜铸造业的出现,把它用在了铸造兵器上。从出土戈的形制看,戈是我国最早的古代兵器种类之一。

 

到了商代,青铜戈的使用就已很普遍了,并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格斗兵器之一。商前期的戈是由二里头文化的铜戈发展而来,基本上是直内和曲内两种,其形态与二里头类似,只是在这时出现了上下阑,这是为了使戈头更牢固地捆在戈柲上。商戈,是由木柲或竹柲以及铜鐏组成,有的在木柲上端还有铜冒(或称龠)。上下阑的出现使得戈头与柲结合得更为牢固,克服在战斗中易于脱落的缺陷。商代出现了三种不同装柲方式的戈头,第一种为直内戈,第二种为曲内戈,第三种为銎内戈,由于直内的戈头、援和内三间有阑,并增加了胡,与柲结合得最为坚固,因此,商代这种戈发展的很快,这一点我们从出土的戈中可知。另外两种不如直内戈头牢固,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淘汰。

 

商代中期,陕西汉中地区新出现了一种戈,它的援部较宽短,呈三角形。这种戈后来流传到中原和川西,被人们称为戣或戵。从出土文物看,此种戈在川西曾大量使用,成为蜀的一种主要兵器。

 

商晚期,戈的形制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来改进了戈援的锋、刃,加大了戈头和戈柲的夹角,以增强杀伤能力;二来,把戈头与戈柲的组合方式加以改变,除直内、曲内式戈外,这时出现銎内式戈,同时这一时期的直内戈的胡逐渐加长,穿增多(有二穿、三穿),这样就增强戈头与戈柲的牢固性。从出土文物看,商晚期虽出现有三穿戈,仍属少见之器,但它确说明了在商以后铜戈形制的发展趋向。

 

商晚期开始出现玉戈,其中有些是可供实战使用的,但出土的大多数玉戈仍是仪仗用品,如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中出土的玉戈达39件,均为仪仗用品,这些玉戈均制作精巧,商代的戈大多铸有精美的纹饰,如夔纹等,有些还镶嵌有绿松石。这一时期,开始了在兵器上刻字,也是兵器铭刻制的开端。这时铜戈上出现的铭文大多在内上,大部分只有一个简单的符号,但也有把铭刻在援上的,如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鸟纹三戈”铭戈。


 

另外,商周时期还出现一种弯锋戈,其形状实属少见,其戈从中锋部分开始弯,长胡,一穿,这种弯锋形式的戈以前我们很少见过。笔者推测有三:第一,可能为当时仪仗用品;第二,也可能为“倒戈投降”的表示;第三,也有可能为胜者击败对方的象征,以弯曲的戈表示自己是战胜征服者的一种象征。

 

从西周末到春秋时期,还流行一种尖锋呈等边三角形的带胡青铜戈头,以后由于青铜戟的使用日渐普遍,戈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戈在这时仍然是主要格斗兵器之一。西周戈继承了商代晚期直内戈的形制并有所发展。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援与阑的夹角由直角扩大到小于100°的钝角,即“倨勾外搏”;二是胡延长加穿,更多地使用了中胡戈。西周时的戈,直援直内,倨勾外搏,无胡、短胡和中胡是基本的形式。这种无胡戈、短胡戈(一穿、无穿)、中胡一穿(翼形耳状)、中胡二穿(戈援锋部呈等边三角形)形式的戈出现于西周晚期,开了东周青铜戈的先河。这时銎内戈以及援与阑成为直角相交的戈,数量不多,曲内戈就更为少见。西周打仗主要以车战为主,用戈一般装长柲,步兵作战一般装短柲。

 

东周时盛行中胡和长胡戈,春秋时期盛行中胡戈,到了战国,中、长胡戈均较盛行。由于戈胡长穿多,大多在援基部上方再作出一小穿,这样戈头就可以更加牢固地绑在柲上。戈柲有长有短,依据不同的战斗要求而定。据考古发掘资料可知,车战用的戈柲较长,一般为3米左右,步战用的戈柲较短,一般为1至2米。湖南省长沙市浏城桥出土的春秋晚期铜戈中,长柲的戈长达314厘米,短柲戈全长仅为140厘米。

 

春秋前期流行戈的援呈圭首状,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初,援锋又改呈尖叶状。从战国初开始,戈援和戈内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戈援由平直变成弧曲状,并在下刃和胡上作出子刺,这样就提高了勾杀的功能。戈内上翘,并有锐利的边刃,缚柲的内可用来击敌。春秋戈体较瘦,灵巧。



战国时期,由于冶铁业的发展,许多兵器改用铁质而铸,铁兵器的使用逐渐增多,青铜戈也开始逐渐被铁戟所取代。

 

 

 秦戈沿袭了战国铜戈的形态,其基本特点为:长胡、三穿或四穿、曲援、内上翘,除援有锋利的刃外,内和胡上也磨有利刃,这样就增强了勾杀和啄击的效果,出土的秦戈均为铜制,分布较广。

 

汉代,由于骑兵和步兵的发展,曾经鏖战于青铜时代古战场的戈,此时已经被铁戟、铁矛所取代。西汉时,戈的数量已经很少,其形制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一些汉墓中出土的戈大多装饰华丽,这表明此时的戈已不再用于实战。东汉时,戈这个曾经在整个青铜时代叱咤于古战场的兵器,随着铁兵器的广泛使用,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章转自古兵探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