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偷家族》:原生家庭再不幸,也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幸福

 ykouou 2018-08-12

被忽略的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


一个在嫌弃和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以后会怎么样?


是会成为一个对这世间充满怨恨的人吧。很多人都这样认为。


的确有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孩子,过着糟糕的一生。比如《小偷家族》中的“妈妈”信代。


信代


信代的前半生很糟糕,电影中并没有细说,但可以从她对女孩玲玲的表现反差中推测出来。


一开始,信代拒绝接收这个原名叫树里(后改名为玲玲)的女孩,直到她发现这是一个被亲生父母虐待的孩子,她的态度立马改观了。


送玲玲回家,刚刚走到闷酒,她就听到玲玲家里摔打的声音,和歇斯底里的争吵——玲玲的亲生妈妈嘶喊“不是我愿意生下她的


那一刻,信代脸上闪过痛苦的回忆。她抱紧了熟睡的玲玲,并毅然决然地将玲玲带回自己的家中。


亚信、治和玲玲


大家都当信代是家中的主心骨,无论何时,信代都是一副无所谓的坚强的表情。


看起来,玲玲是信代捡回来的,治也是信代好心照顾的,连奶奶和“妹妹”亚纪也是信代照看。


信代、亚纪和玲玲


实际上,从收留玲玲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信代一步步自我救赎的历程。


“无法选择父母是一些人一生悲剧的开端。


因为不是生下了孩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母亲。至少玲玲母亲这样的人就不是。


信代的父母应该也不是,她和玲玲身上同样被熨斗烫过得伤痕都表明了她们曾经共同经历过什么。


这一切导致信代看起来冷血甚至冷酷,实际上外强中干,内心柔软而脆弱。


父母不爱我,不是我的错


那些不被善待的孩子,长大之后容易遇到的第一关,就是像亚信一样在婚姻情感上失败。


因为缺爱,他们对情感的期待到了饥渴的状态。稍微有人一示好,跟着就去了。


这样的情感关系,使得他们与对方的交往状态处在一种不平等的状态:


你什么都不用给我,你只要在乎我就行。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家暴中的女人,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陷入到无可反抗的境地:


“他不喝酒也对我挺好的”

“每次他打之后会悔过,会加倍对我好”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姑娘在民政局,因为一言不合被未婚夫暴打头部,但是下午仍旧开开心心来办理了结婚证。


还有被男友捅了几十刀,仍愿意和对方白头偕老的,不知道以后会过得怎么样。


旁边的人看得义愤填膺:


他都打你了,你还留恋。


别人不懂,或许打反而让这些女人感觉到了在对方那里的一种存在,这种斯德哥摩尔症候群就是在一种长期固定形成的模式里面,思想意识早就被固化了。


就像信代教玲玲:


“你不要信那些人说喜欢你才打你”。



信代不知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才从固化的思维陷阱里面跳出来。无论如何,她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因为防卫过度导致一刀捅死了前夫。


你以为信代就真的跳出了这个坑吗?没有。


可以感受到,信代心里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女人。


这种潜在的想法并不仅仅由于她对前夫的反抗,更早的根源在于她母亲对她的否认:“我是妈妈都不愿意生下来的孩子”。


这种说法对孩子的影响可谓深远,一直到她成人,一直到她结婚生子,一直到她老。


如果这个孩子不自我成长,那么她很可能一辈子都在这个阴影里面。别人如何对待她,如何打她,都是理所当然。


即使信代是难得一见的坚强女人,她的勇气让人称赞,她的内心也一直在彷徨困惑,直到遇见玲玲。



玲玲让她幡然醒悟,“我们可以自己选择父母”。


而这句话的深层次含义就是:我们没有必要一直依靠父母,如果他们不爱我,不是我的错。


没有任何人有理由因为爱而打我们,爱就是应该紧紧地抱住我们!


没有效仿的模板,自我救赎不易


越是脆弱的人,越是有着宿命轮回的迷信。


看着父亲打母亲的孩子,或者是被父母虐待打骂的孩子,心里一直在想绝不重复过上这样的日子,却在今后的岁月中无意识地重复了这样的命运。


芳芳的父亲酗酒,醉后打她和母亲,她当然不愿意找这样的男人。


可是令她绝望的是,她的两任丈夫在婚后不久,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狂暴粗鲁令人恐惧。


这个姑娘一直在哀叹自己遇人不淑。不清楚底细的,也觉得是她运气不好。只有和她熟悉的人才明白:


这哪是宿命啊,都是自己的认知导致的结果。


芳芳当然知道父亲那样的人不好,也不想找父亲那样的人。但最麻烦的是,当我们在恶劣的环境里呆久了,已经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什么是自己的,已经不知道何谓好的行为、何谓坏的意识。


自我成长谈来不易,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模板可以去体会。



就像《小偷家族》中哥哥祥太认为:


商店的东西不属于任何人,有本事拿走就属于他了;

在家里不好好学习的孩子才会去上学。


因为爸爸是这样教的,也是这样认为的。爸爸治没有文化,只能打短工,也没有见识,自然教不了孩子什么。



当我们周围的环境都一片混乱,父母自己都没有什么意识,我们自己想自我救赎,是一条很难的路。


所以芳芳没有办法从她遇见的人中找出好男人。女儿最初对异性的认知来源于父亲,但很明显,芳芳的父亲显然不是一个好模板。


即使有姑娘比较聪明,意识到父母的不足,甚至可以从反面作为教材去找表现相反的人,她们也会遇到下一个问题——与异性相处的经验。


最初是从母亲那儿学到的,可是芳芳,她的母亲显然也不是一个好模板。


就像我有一个朋友,和先生争吵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一幕如此熟悉,甚至她自己口不择言吐出来的话语都是如此的熟悉。


后来她才意识到,这些言语与她父母争吵的话何其相似。


要达到我朋友这样的境界,觉察到自己对母亲言行的无意识模仿,是非常难得的。也正是这样的觉察,才使得她从母亲怨气重重的人生中逃离了出来。


如果芳芳有一天也能意识到自己受到的影响,她才能反应过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宿命。


即使被忽略

还是拥有爱人的力量


“妈妈”信代因为被控告“遗弃”奶奶尸体和“诱拐”妹妹玲玲,并因此坐牢时,对“爸爸”治说:不要为此愧疚,我觉得很值,我得到的更多。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虽然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很短暂,他们一家人生活这段日子,对于“妈妈”信代来说,救赎了她的心灵。




最后,信代一脸平静地面对很长时间的监禁,她很坦然,也不再因觉得自己做错而自责,因为她问心无愧。


因为爱,因为付出了爱,因为明白了爱不需要愧疚,这才是信代的自我救赎之路。


看到最后,让人揪心的是,玲玲又重新回到了将她视若累赘的亲生母亲身边,可是玲玲本身就有一种力量:即使被忽略,她还是拥有爱人的力量



连信代都感叹,被父母这样对待的孩子,居然还懂得去关心人。


而且令人欣慰的是,玲玲知道了什么是爱,所以亲生母亲以买裙子这样的手段来收买她时,她表现出了拒绝的态度。


这样的女孩,长大了也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被殴打、以刻薄的言语侮辱之后,也不能用物质和好听的话哄了就行。


玲玲长大之后,她就不会轻易地被浮于表面的“喜欢”诓走。但愿如此!


那个阳台不高,玲玲可以通过缝隙和栏杆看到外面的世界,终有一天,关不住她的!



作者介绍:茹果,本科物理,哲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外表淑女,内心剽悍,不喜欢佶屈聱牙,喜欢摆龙门阵,想用最简洁易懂的语言,研究最深层次的人性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