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8-08-12



石油输出国组织官方价格

20世纪60年代后期,OPEC为了争夺石油定价权,在此后历次部长级会议上都公布标准原油价格,这种标准价格是以沙特原油PI 34度的轻油为基准,并成为当时统一的官方价格。

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非OPEC石油产量的增长,在1986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看到“官方价”已不起多大作用,又改成以世界上7种原油的平均价格(7种原油一揽子价格),来决定该组织成员国各自的原油价格,7种原油的平均价即是参考价,然后按原油的质量和运费价进行调整。


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这是非欧佩克产油国自己制定的油价体系,它一般参照欧佩克油价体系,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而上下浮动。

非OPEC产油国原油产鼍的增加,挑战了OPEC的石油定价权。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非OPEC国家在石油市场上的份额最高达到1985年的71%,平均市场份额为60%。2007年非OPEC产油国的原油产量占全球的63%左右。由于非OPEC产油国不受OPEC定价机制的限制,能根据市场状况自由定价,因此其价格往往比OPEC国家所产原油更有竞争力。有研究表明,1986年的油价崩溃,部分原因是来自非OPEC产油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时,OPEC国家特别是沙特在全球石油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促使沙特率先加入了降价大军。那一年,油价跌破10美元/桶,OPEC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也降到了最低点。


现货市场价格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现货市场有美国纽约、英国伦敦、荷兰鹿特丹和新加坡现货交易市场。石油现货市场上形成的价格为石油现货市场价格。

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些市场仅仅作为各大石油公司相互调剂余缺和交换油品的手段,石油现货交易量只占世界石油总贸易量的5%以下,现货价格一般只反映长期合同超产部分的销售价格。因此,这个阶段的石油现货市场称为剩余市场。

1973年石油危机后,随着现货交易量及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现货市场由单纯的剩余市场演变为反映原油的生产和炼制成本以及利润的边际市场,现货价格也逐渐成为石油公司、石油消费国政府制定石油政策的重要依据,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石油现货市场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实际现货交易价格;另一种是~些机构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跟踪而对一些市场价格水平所做的估价。


期货交易价格

买卖双方通过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公开竞价,对未来时间的“石油标准合约”在价格、数苗和交货地点上,优先取得认同而成交的油价为石油期货价格。

期货市场为方便交易者或扩大流量,有时也按规则出台“结算价”,一般是指相对一段时间内的加权平均价,在研究问题时,也常把“结算价”当成该时段的期货价使用。从近几年的原油价格波动情况看。期货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价格已成为国家原油价格变化的预先指标。石油期货交易所的公开竞价交易方式形成了市场对未来供需关系的信号,交易所向世界各地实时公布交易行情,石油贸易商可以随时得到价格资料,这些因素都促使石油期货价格成为石油市场的基准价。据普氏、阿各斯等世界权威石油价格指数管理机构介绍,在确定原油和油品价格水平时,石油期货交易所前一交易日的结算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合同交易价格

为了摆脱死板的定价束缚,一些长期贸易合同开始与现货市场价格挂起钩来。这种长期合同与现货市场价格挂钩的做法,一般采用两种挂钩方式,一种是指按周、按月或按季度通过谈判商定价格的形式,另一种是以计算现货价格平均值(按月、双周、周)来确定合同油价。

除了上述几种价格外,国际石油贸易价格还存在以货易货价格、净回值价格、价格指数等等。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

国际石油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体系。

目前主要的石油现货市场有5个:西北欧市场、地中海市场、加勒比海市场、新加坡市场、美国市场。其中新加坡市场的出现尽管只有10多年时间,但因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极为迅速,已成为南亚和东南亚的石油交易中心。

目前,全球每年石油现货市场的交易量只有20亿t左右,而各种交易市场的总交易量在130亿t左右,大多是在期货交易市场完成的。

世界最主要的三大石油期货市场有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以及最近两年兴起的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能源期货与期权交易量约占三大交易市场总量的60%左右。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是全球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全球原油贸易的50%左右都参照布伦特原油定价。日本的石油期货市场虽然很短,但交易量增长很快,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货合约有4个,分别是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高硫原油期货合约,伦敦困际石油交易所(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和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

以五大现货市场和三大期货市场为主的国际石油市场格局决定了石油定价机制。国际市场石油交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区的基准油为定价参考,以基准油在交货或提单日前后某一段时间内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价格加上升贴水作为原油贸易的最终结算价格。


石油期货市场的重要地位

期货市场价格在国际石油定价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占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5%左右,可见,石油期货市场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三大期货市场中纽约商品交易所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占到三大能源交易所总量的一半以上,其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也是全球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所有在北美生产或销往北美的原油都以WTI原油作为基准来定价。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全球原油贸易的50%左右都参照布伦特原油定价,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所使用的原油价格就是这一价格。

石油期货市场并非纯粹的自由市场

期货是有市场经济规律的,它的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在实质价值附近变化的。然而,石油的期货市场并非一个纯粹的自由市场,表面上大家都在自由交易,实际上它是受国际大的基金买家所左右,这些大买家低买高卖,寻求暴利。在各种商品期货市场,国际炒家为了能够达到控制商品期货的价格,创造超额利润的目的,会制造一些“消息”,其实就是为了炒作股票而找的理由,这些被创造或者改造后的事件就成为庄家们控制价格、左右市场、牟取利益的有力武器。

美国当局就被质疑在前一阶段国际石油价格卜涨风潮中。利用美元效应推高国际石油价格、牟取利益。美国当局运用美元贬值,在前一阶段国际石油价格上:涨风潮中,放弃平抑国际石油价格机会。有意利用公布石油商业库存数据与对冲基金等投机资本相配合,刺激拉抬国际石油价格加速上涨,旨在增加石油美元流动性,维持美元一石油依存度,实现美元全面霸权。美国充分运用自身影响力和主导性,将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招募到国际石油市场,将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资金转移至石油市场。美国“坐庄”石油价格是引起前一阶段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忽略了投机因素在期货市场中的作用,就会导致决策的失误。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欧佩克将原油产量提高10%,结果导致石油价格从20多美元/桶下跌到lO美元/桶,让欧佩克损失惨重,这就是因为产油困误判推动油价上涨的因素,这个误判就因为忽略了投机因素,结果导致了严重的结果。庞大的投机资金为了推升油价,本来就囤积大量石油,一旦欧佩克决定增产,投机者出于对未来油价可能走低的担忧,将囤积的石油抛售,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油价就出现了急剧下跌的现象。

所以说,虽然石油期货市场理论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是石油的供求状况只是决定石油期货价格的基本因素,还有世界局势、投机炒作等诸多因素在左右着石油期货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