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龟缩江左的晋王朝为何会赢得淝水之战(四):空前强大的北府兵

 雪炎熊猫 2020-05-14

大家好,时隔多日,我又开始了。

上一回说到前秦南征北讨终于统一了北方,雄才大略,治国有方的大秦天王苻坚,眼见弱晋只有江左之地,于是便打定主意,准备举全国之力,灭晋而一统。有如此想法,自然要付诸行动,公元383年,苻坚不顾群臣宗室死谏,在慕容垂,姚苌等异族人的怂恿下,下诏南征。

那么此时的东晋,有能力抵抗前秦么?答案很明显,那是绝对没有的!

东晋的局势

即便可救苍生的谢安出东山,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智慧似乎显得并不重要,况且,前秦还在延续着王猛的治国方略,他可是号称“功盖诸葛第一人”!

公元377年,此时王猛去世两年有余,但他定下的政策依然被坚定的执行着,同时,年轻的前秦兵强马壮,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统一了整个北方,然后开始时不时的骚扰东晋,为统一大业做准备。而衰老的东晋熬过了匈奴汉国,羯胡赵国,氐人成汉,鲜卑燕国这些烜赫一时的王朝,这汉家正统,华夏正朔如今也走到了亡国的边缘,这就如同七八十的老头跟三四十的青壮年单挑,即便老头是爱因斯坦,也扛不住人一拳,不过,东晋虽弱,却也有昔日北伐之壮举,自然不甘任人宰割,在前秦南征之前,已经迅速组建了一支特别的军队,谁也想不到这支队伍,竟然会在日后左右天下数十年!这就是今天要说的北府兵。

之前讲过,谢安于公元360年出仕,到公元373年把欲行篡位之举的桓温搞死,此时的东晋王朝,在王,谢,桓三家的相互制衡下还算安稳,但来自北方的威胁越来越大,谢安,桓冲等人深知风雨飘摇之际,计较个人恩怨实在无益于国家民族,遂抛除私怨,携手抗击前秦:

公元375年,谢安辅政,虽然桓氏与谢氏有所冲突,但桓冲以自己的气量和涵养不及谢安、且自己是将领,军事才能不见用于宰相之职,决意牺牲宗族利益,将原本桓温时取得的扬州刺史职位让给谢安,自愿出镇外地。当然,这个主意被大多数的桓氏党众极力反对,但桓冲主意打定,义无反顾,毅然放弃了扬州刺史这个掌握京畿、权位极重的职位,改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以北中郎府并入中军将军府,出镇京口(江苏镇江)。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谢安也极有君子风范,他虽然总揽东晋朝政,但为了稳定政局,并没有对桓氏家族落井下石,仍然信任和重用桓冲,在桓冲担任了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和徐州刺史,负责镇守京口后不久,将桓冲转为都督七州诸军事,加了两州军事重任,兼任荆州刺史,而他自己则自领扬州刺史。

桓谢二人,于家国大义面前,弃个人恩怨,携手合作,使得东晋虽然偏弱,却建立起一个相对牢固的防御阵线,正所谓“荆扬相衡,则天下平”。

公元377年,谢安深知国家军事能力一般,于是举荐侄子谢玄为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此举时人非议众多,认为谢安任人唯亲,安插势力,不过桓冲却认为这是人尽其用,完全赞同谢安的主张。

谢玄,字幼度,父亲谢奕早逝,自幼跟随叔叔谢安长大,得起真传,一到任便开始整顿军务。徐(治京口)、兖(治广陵)二州本是北来侨民的集中地。“人多劲悍”,富于战斗经验,桓温曾说:“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

谢玄召募劲勇,徐、兖人民纷纷应募入伍,彭城刘牢之、东海何谦、琅琊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晋陵孙无终等皆以骁勇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威震敌胆。公元379年,谢玄率兵在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淮阴(今属江苏)和君川(盱眙北)等地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也许有人会问,组建不足两年而且实战经验不多的北府兵凭什么能够大败前秦的军队,那我们就要追溯一下这支队伍的前身了:

魏晋时期,京口实为荒凉之地,不过因为靠近长江,当时南下的流民到此地时已经无力继续向南,而且此地风景习俗与北方相近,故京口,广陵等地聚集了大量的北方流民,这些人经历过战争,经历过逃难,如今有了安身之所自然珍惜的很,于是纷纷组建武装军队,以抵御北方的胡族,王敦之乱时,郗鉴便以此地流民为军队应对叛乱。到了苏峻之乱时,京口的地位越发的重要,不仅能够控制三吴经济要地,还可以拱卫京师。

当时晋人谓京口为北府。

北府兵

郗鉴被任命为八郡都诸军事,节度浙东的王舒之军和浙西的虞潭之军,此后,经过郗鉴及其家族的世代经营,京口重镇成为东晋荆扬之争中建康的有力后盾!

当然此时虽有北府之名,却无北府兵,到了谢玄时,便以原北府镇将及独立、半独立活动于江淮的宿将或流民武装,并征发一部分过淮流民相互结合组建北府兵。这支军队组建之前,便可以说身经百战,众人皆见过生死,自然勇敢无畏。

这里要说一下,东晋虽然有青州,徐州,兖州等,但这些地方早已经落入胡人之手,故东晋有侨立或侨治之说,比如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侨置徐州于京口,故东晋有这个南徐州,南豫州,南兖州,南青州等数个州,也算坐拥九州了,哈哈。

之前说过,苻坚不听王猛遗言,执意灭晋,跟当初灭燕一般,苻坚南征之前决定先找了一个点做试探性的进攻,试试东晋火力,选来选去,看中了襄阳这块地。

襄阳,后人称此地为“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兵家必争之地,天下之腰膂”,如此之地,苻坚不会轻视。

公元378年,苻坚着太子、征南将军苻丕率领步骑七万,与征虏将军石越、京兆尹慕容垂以及领军将军苟池等的各路人马近十万,突然对襄阳发起猛攻。

镇守襄阳的晋将是朱序,此人凭城固守,竟然牵制了秦军数月之久,要知道,当年前秦能够灭亡前燕,与王猛一击而得洛阳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东晋虽然弱小,但其实还是有些筋骨的。

远在长安的苻坚,自然不会因为这点挫折而消磨自己统一天下的决心,马上给太子苻丕快递了一把剑,“明年春天要是还打不下来,你也别回来见我了,用这把剑自裁吧。”

苻丕天生本就不强,如今更是汗毛林立,不得已只能督促士兵加紧攻城,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来到了第二年春天,襄阳城依然没用攻下,苻丕脑袋都大了。还好公元379年二月,襄阳城内出了叛徒,督护李伯护趁朱序出城拒敌之机,偷开城门,苻丕这才躲过自裁的悲惨下场。

可是苻坚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的艰难,只当东晋不过如此,遂于同年七月,命兖州刺史彭超进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随后又派后将军俱难等人率步骑七万攻打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盱眙(今属江苏)两地。

两路大军遥相呼应,气势汹汹,东晋朝野震动。

值得一提的是,献城的李伯护被苻坚直接砍了,对于这种卖国求荣的小人,苻坚厌恶的很,反而对忠勇尤佳的朱序十分欣赏,虽然是敌军将领,却不忍心杀害,将他收归自己帐下,任命为度支尚书。

由此也可以看出苻坚这人确实称得上贤明,不过朱序身在曹营心在汉,日后淝水之战,朱序也用自己一己之力成功的为东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前秦军队在彭城,淮阴等地所向无前之时,谢玄率北府兵驻扎在泗口,遂决定派人告慰彭城将士,援军将至,可是没有合适的道路,小将田泓请命前往,在潜水途中失手被擒,秦人以重金诱惑,命其在彭城下招降众人,田泓诈降,但到了城下时,却大声疾呼:“南来援军就要到了,我一个人前来报信,被敌人抓住,诸位一定要努力坚守!”然后遇害。

北府兵不亏精锐之师,谢玄一战而捷,再战皆胜,大败前秦军,顺利收复了盱眙、淮阴,将前秦军赶过淮河之北,此战大出苻坚意料之外,将彭超下狱,贬俱难为庶民,决意御驾亲征。

而谢玄,也凭此功封为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还屯广陵。

这时候,这支军队才正式开始被称为北府兵。由于世兵制在东晋已经没落,采用募兵制的北府兵一战成名之后,便成为陈郡谢氏的私人武装,不过谢安谢玄,无意权力争夺,后自动放弃,这支军队数易其主,经司马恬、王恭、刘牢之,彻底军阀化,刘裕重建北府兵,击灭桓玄恢复晋室,最终又取晋帝而代之,不过此时的北府兵已经不是当年的北府兵,而是新王朝军队的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