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秦东晋决战时刻:是谁在左右淝水之战的走向

 雪炎熊猫 2020-05-14

谢玄组建了北府兵,战力颇强,初战便击溃了前秦彭强等人的大军,一举成名,而此时苻坚雄心壮志不减,力排众议,决意南征。公元383年七月,苻坚下诏南征,强令各州十丁遣一兵,征用公私马匹,二十岁以下、有材勇的良家子都拜羽林郎。此时苻坚信心满满,甚至放话称“要司马曜做大秦尚书左仆射,谢安做吏部尚书,桓冲做侍中”。

好家伙,仗还没打,都替东晋君臣想好了出路,不过话又说回来,此时的前秦王朝,也确实有能力灭掉任何一个政权,兵强马壮,人多地广,反观东晋,双方不是一个量级的。

但是我们前面总结了前秦南征前的几个危机:一,迁鲜卑羌人等胡人入关中,同时徙氐人于关东要害,这虽然表面上便于管理,然而实际上却使得京畿附近几乎没有氐人的势力,一旦出了什么岔子,京畿空虚,实在危险;二,苻坚对于降臣的重用,尤其是像姚苌,慕容垂这种人,让其带兵,实在有些胆大,淝水之战前夕,这些人只军队便掌有数万,更别提那些部落之人了;三,君臣对于伐晋的不同态度,君臣不合;四,前秦经过短短几年便迅速统一北方,除去之前休养生息的阶段,大部分都是在扩张之中,可谓穷兵黩武,而且迅速扩张的疆域也表明了那些新取之地并不安分。

再看东晋,谢安与桓冲皆以国家为重,抛弃个人恩怨,使得“荆扬相衡”,东晋朝局稳定,而谢玄在谢安的授意下,招募京口,广陵等地的流民及北府旧将,组建了一支实力不俗,果敢勇战的北府兵。总得说来就是君臣上下一心,共同抗击前秦,实在可贵!倘若当年祖逖北伐也能如此,局面当大为改观!

一方虽强,却暗疾甚多,另一方虽弱,却身体康健。

淝水之战前夕

公元383年,在苻坚尚未下诏南征之前,东晋竟然沉不住气,先行发动攻击:桓冲于是年五月,自上明率十万兵北伐前秦,进攻被前秦占领的襄阳,随后分兵进攻沔北诸城,又命辅国将军杨亮进攻蜀地,攻下五城后再继续进攻涪城,武当亦被鹰扬将军郭铨攻下,别将又继而攻下万岁和筑阳两城。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讲一下桓冲。

桓冲此人,也许大家不是很熟悉,淝水之战,大家都在夸耀谢安,但此人功绩却也不小。他是昔日权臣桓温的弟弟,也是最厉害的一个弟弟,与其兄不同,桓冲是为忠于晋朝的大忠臣。桓温死后,谢安没有计较桓氏家族,而桓冲作为桓温的继任者也表现出了名士该有的气象,以才能不及谢安为由,除扬州刺史,主动请求外放。此二人肯将个人恩怨抛诸脑后,实在令人敬佩。

桓冲这十万人气势雄壮,把苻坚气蒙了,也是,平时看着挺弱的一个国家,突然派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北伐。在被打下数座城池之后,苻坚立刻命慕容垂等人驰援襄阳,而此时,桓冲军中突发疫症,而且慕容垂设疑兵之计,桓冲只得退兵,七月,苻坚再也不能忍受老虎竟然会被绵羊咬了一口的耻辱,下诏南征,而且是御驾亲征!

八月初,苻坚在训斥了阻止出兵的群臣之后,命苻融及慕容垂等人率步骑二十五万人为前锋,又因桓冲的荆州兵战力不错,遂另派姚苌督益梁二州诸军事以牵制桓冲。

不久苻坚兵发长安,步兵六十多万、骑兵二十七万。

这一百余万人,真是浩浩荡荡,连绵不绝。

东晋的应对

消息传至建康,那可真是朝野皆怖,那可是一百余万人啊!但运粮船恐怕也得有万余艘,想想都吓人,不过谢安并不慌,如同昔日他坐船泛海,心中虽然害怕,却依然一脸淡定,微笑着看着船夫,“风浪既高且猛,我们还回得去嘛?”

谢从容不迫地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他早已算好局势,西面有桓冲的十万荆州兵,可以扼守长江,避免出现当年王浚楼船下益州的局面,而且江州等地北方骑兵也施展不开。

而东面战场,则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所在,谢安亲自节制东路军,他以弟弟谢石为都督,侄儿谢玄担任前锋,儿子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人一同配合,共统军八万,在淮河两岸抵御秦军。另派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增援寿阳(今安徽寿县)。

可是谢安并没有亲至战场,而桓冲也对建康很不放心,欲分兵三千以拱卫都城,不过谢安坚决拒绝,说:“朝廷这边安顿得很好,兵甲无阙,西面战场也很重要。”

至此,久经战场的桓冲心中大喊“蠢货蠢货”,然后特别的绝望对手下说:““谢安石虽有庙堂之量,却无将略之才。大敌将至,高论说了不少,反而派遣未经战事的子侄辈前去抵抗,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天下事已可知,我等只怕从此要改穿胡衣胡服了。”

好吧,桓冲这番话也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也确实,纸面上的实力差太多了!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战场的上空去观察,就会发现对于东晋而言,局势虽然很难,但未必一定会输,因为前秦的百万人马可不是从一个地方集结的,而是边集结边向南方开拔,而且除去关中,还要从甘肃,中原川蜀等地调兵,那时候可没有火车飞机:

到了这一年九月,苻坚抵达项城(河南项城沈丘一带),凉州的军队却刚到达咸阳,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幽州、冀州的军队已抵达了彭城(江苏徐州),虽说东西万里,水陆并进。但也只有阳平公苻融等人的部队三十万人,先期抵达颍口(今安徽颖上县东南)。

而且这百万雄兵攻取的地方也不止一处,其中慕容垂部三万人,攻打西路的郧城(今湖北安陆一带);苻融、张蚝部二十万人,负责寿阳;

羌人姚苌所督统益、梁的军队,梓潼太守裴元略负责攻取东晋都城建康,而苻坚自统的北方主力九十多万,尚在项城集结。

就是说,桓冲所要阻击的就是姚苌、裴元略所率秦军水师。而姚苌对前秦而言,早有不臣之心,这次南征只想捞点东西。

所以这么看来,东晋的压力似乎小了点,但谢石面对的苻融二十五万军队,那也是不容小觑啊。

前秦与东晋的摩擦

十月,苻融先于东晋胡彬所率的援兵到达寿阳,如泰山压顶之势攻下寿阳,俘虏守将徐元喜、王先,而慕容垂则轻松攻下郧城(今湖北郧县),东晋将军王太丘战死。胡彬收到寿阳失陷的消息,只好退保硖石(今安徽风台西南),阻击秦军。

苻融派兵围攻硖石的同时,又派梁成五万兵马前往洛涧(今安徽淮南东),在淮河上修筑了栅栏,切断胡之粮道,阻止晋东部战场分来的兵士。

谢石、谢玄发现秦军在洛涧已有准备,便扎下营寨,不敢轻进。胡彬孤军奋战,粮草耗尽,困在苻融大军的重围之中,动弹不得,只好派人向谢石求救。

也许是运气不佳,胡彬派出的人全被苻融抓了,然后出现了啼笑皆非的一幕,苻融生怕胡彬跑了,竟然派人赶往项城向苻坚报告:“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率军前来合击。”

“贼少”二字表明,胡彬部人不多,那有多少呢,仅五千人马。

大哥啊,你们是奔着灭亡东晋来的,怎么五千人马还要动用尚在集结兵力的老大?

然后苻坚竟然生怕胡彬这五千人逃了,又听说晋军主力就屯驻在洛涧(今安徽淮南东)前二十五里,正是破敌之机,便等不及军队集结,亲自先率领八千轻骑兵,秘密赶到寿阳督战。

我的天啊!项城那还在集结八九十万的庞然大物呢,你tm先跑去抓东晋的五千人马了?想当年王猛以弱胜强,千里突袭洛阳,几乎是砍瓜切菜一般就灭了前燕,唉。。。。。。。

突然,苻坚到了寿阳之后,又一扫之前的各种担心,他们逃跑?不存在的!命襄阳降将朱序去劝降洛涧的谢石等人。老朱那是纯一色的忠义之士,见了谢石,一股脑的把前秦军中的情况统统说了出来,然后说:“若坐等秦师百万之众尽至,我军诚难与为敌。现在乘他们尚未完成集结,迅速出击,若能击败其前锋部队,使其士气丧失,则胜负可定。”

谢石本来想打游击战,拖垮百万之师,如今一听,恍然大悟,立刻召集诸将,商定战法。

十一月某日,谢玄命手下猛将刘牢之率五千人渡过洛涧,突袭前秦先头部队。秦人只当东晋吓怕了,哪知人家主动进攻,这一下子营盘就垮了,大将梁成被杀,五万将士受损,又派部队阻绝了淮河渡口,歼灭前秦军队一万五千人,抓获了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

谢石谢玄立刻领兵水陆并进,与前秦大军隔淝水对峙。

淝水之战

苻坚得知前军败阵的消息,十分惊讶,不禁怀疑东晋的兵力,于是登上寿阳城观察对面的晋军,只见那军容整齐,连八公山上的草木都以为是晋军,“如此劲兵,如何是军寡兵弱!”

实话说,苻坚作为一个君主,很是称职,但作为一个统帅,却实在不敢恭维,他应该是管理型的人才,而非军事上的大家,一线部队有三十余万众,怕什么啊,结果他非要等项城的八九十万军队。不过也对,倘若那近百万的军队一到,那可就是为所欲为了,想打哪就打哪!

这个消息对于东晋的谢玄,谢石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俩快愁死了,你说要是耗着吧,等他大军一到,直接凉凉,要是进攻吧,前秦列阵以待,那是绝对渡不过去淝水的,怎么办呢?

谢玄想了好久,心说,要是对面把部队撤一撤,自己的军队不就可以渡过淝水了吗?

他把这个想法跟大家说了,众人心说,他苻坚扫除了那么多强敌,你当他是小孩子呢?能听你的话,还把军队往后撤?你怎么不说苻坚突然暴毙呢?

可是也没有别的办法啊,谢玄就派人过去求见苻坚。使者高声阔论:“你们费心费力跑到我们的领土上,难道不想速战速决?可是现在你们这么多人,竟然堵在淝水边上,不让我们过河,那这怎么打,要打持久战么?要是敢与我们决战,那就把军队往后撤撤,给我们腾个地方,好让我们渡河决战,咱们也可以坐在边上观看两军对垒,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么?”

前秦诸将都笑了,你这是当我大秦无人?“我众你寡,临河遏制你们,这样我们稳居不败之地,为何要后撤呢?”

但是苻坚可不这么想,他心说,“对啊,把晋军放过来,我们一战灭之,那弱晋岂不是唾手可得?”

于是苻坚就答应了,“不错不错,我军可以后撤。”

我猜想苻坚可能是想到了兵书上的“半渡而击”,可是大哥,你都有一百万的军队了啊!所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雄师劲旅需要这些弯弯绕么?

天王发话了,大家还能怎么办,苻融开始指挥大军撤退,三十万大军(另八九十万还在项城集结)这是什么概念呢?我记得上高中那会,晚饭时间一到,去食堂的路上可以说是人挤人了,可那也就五六千而已,苻坚要撤的可是三十万哪。

没有电子设备的秦军只能是前军后撤,后面的兄弟一看也就把头一转向后走去,可是总有人犯嘀咕啊,为啥后撤?战败了?不可能啊,我们可是号称百万啊!

嘀嘀咕咕不免军心有些不稳,然后,忠于晋朝的朱序突然大喊“前军已经战败了”,这下子可就炸了窝,我们百万大军都败了,对面难道有千万人?

大家一齐惊呼:“战败了,快走!”

然后那叫一个乱啊,什么撤退,分明是逃命。

东晋的士兵自然不会放过如此良机,谢玄、谢琰、桓伊等将高呼杀贼,率领着军队渡过河来,从后面追着掩杀。可怜苻融还想集合部队,连人带马被乱军冲倒,随后丢了性命。

这一退一追可就不可收拾,前秦溃兵一路上风声鹤唳只当是王师已至。

至此前秦帝国声威不再,分裂已成定局。

回望战前

昔日前秦百万大军威逼寿阳之时,建康满城震惊,唯谢安从容,于朝廷之上慨然道:“可将当轴,了其此处!”表现自己要率领国家的轴心力量与苻坚做一场了断。

然后谢安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派谢玄等人率兵八万前去抵御。

谢玄受职当日,心中很是没谱,毕竟前秦势大,这仗实在是不好打,于是特意到叔叔家辞行,目的很明显,就想问问谢安这仗怎么打。

可是谢安装傻充愣,竟然不发一言,谢玄无奈只好明言,谢安轻描淡写地说:“打好你自己的,其他的我已有安排。”

这算什么回答,谢玄回到家里,越想越不踏实。就在第二天,拜托张玄去看谢安,然后试探下一步该怎么走。

谁知道谢安见了张玄,张口闭口全是游玩,甚至驾车把他带到自己兴建在山中的别墅。

到了别墅,老张发现竟然有相当多的名士已经在那了,老张赶紧走到谢安面前,刚要开口,就被谢安打断“来来来,和我下棋,赢了这房子归你。”

谢安平常棋艺不及张玄,可是老张心中又慌又怕,棋是越下越臭,最后不得不弃棋认输。

谢安皱了皱眉头,回头对外甥羊昙说:“张公既然赢不了,这别墅就送你啦。”说罢,迈着四楞步,登山游玩去了。

谢玄听了老张描述,心中已然镇定,实际上,整个建康城的人也全都不慌了,谢安的镇定,从容影响了每一个人,他们知道,此时此刻正是国家存亡之际,一场史无前例的军事打击正在展开,他们也知道,在以谢安为首的国家核心领导人的带领下,国家一定会取得胜利,因为,谢安那么从容的背后,一定是有致胜的法宝!

谢安有信心击败敌军,只要己方能稳住阵脚,勇敢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毕竟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即便敌军实力强大,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堂堂正正的站出来,跟敌人干上一架,即便死那也是光荣的。

千百年后,新中国的缔造者曾经说过:军队应该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如同亮剑中的李云龙说过的那句话,“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