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1938年的南京 中山陵被罩上巨大笼子避免战火毁坏

 纤寻历史 2018-08-12
1938年1月初,日军占领华中大部地区后,决定在华中建立亲日政权。华中日军特务机关长原田熊吉选中了曾在北洋政府任职的梁鸿志,认为他是“进行新政权机构建设的最合适人选”。3 月28 日,“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梁鸿志任“行政院长”,下辖苏、浙、皖3个“省政府”和南京、上海2个“特别市政府”
 
战火后的中山东路,路边被毁坏的店铺还未完全恢复
 
为避免日军的空袭,中山陵的主体建筑都采取了防御措施,覆盖了巨大的竹围
 
南京鼓楼始建于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后因遭战火被毁而屡次改建。南京沦陷后,日本国旗被插到了楼上
 
1937年12月日军在向南京内廓阵地进攻时,使用野山炮、坦克乃至飞机,向中山门、光华门、通济门和中华门等城门与各城门之间的城墙地段轮番轰炸。图为被破坏的中山门,城墙被炸塌两个缺口
 
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中,高大雄伟的中华门城楼在烈火中荡然无存
 
秦淮河畔的夫子庙一带,这里自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战火之后,这里一片萧条颓废
 
白鹅不知亡国恨,秦淮河边悠闲的鹅群,远处的断壁残垣似乎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它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